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曲艺 >

繁荣相声要靠作品说话——从《新虎口遐想》说起

2017-07-13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吴文科
相声《新虎口遐想》

◎可现今的许多所谓相声名家,尤其是“新生代”演员,究竟有哪些让人记得住的名作,说起来实在应当惭愧和汗颜。体制内曲艺团体的主流相声创演,由于一些名家的相继退休和新人新作的较难出现,包括脚本作者的基本缺失,也处于回升乏力的局面。即便是一些看似活跃的创演活动,也因种种原因,要么命题作文、仓促应景,要么变相宣传、老段翻新,要么趋附市场、媚俗逢迎,要么追逐时尚、哗众取宠,就是缺少生活的积累,缺乏思想的提炼,缺失艺术的砥砺,也缺位形象的塑造。喧闹的表象难掩内在的贫困。

◎包括相声及整个曲艺在内的文艺繁荣与发展,说到底,不是靠耍小聪明蒙出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来的,而是要靠扎扎实实的创演磨砺并推出精品力作干出来的!“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也是相声创演的大敌。须知数量固然重要,质量永远第一!

相声或者准确说是“北京相声” ,由于在北京形成即以基本上是属普通话的北京话说演,从而较之采用其他方言方音与民族语言进行表演的各地曲种,拥有更加易于传播和接受的发展便利;同时,又以能够给人带来笑声的审美特色,尤其受到普遍的欢迎。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广播和电视的强力推展,包括央视春晚等特殊舞台的青睐与托举,使得有着一个半世纪多一些发展历史的北京相声之独特魅力,更被放大到空前的程度,也赢得了深切的关注。

然而毋庸讳言,相声艺术的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传统继承不足带来的合格人才短缺,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优秀节目稀缺,等等。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短板,就是脚本创作的严重滞后即内容生产的整体薄弱。显见的例证,是当今相声的发展状况,由于民营班社的纷纷成立而似乎呈现着万马奔腾的繁荣景象,但回望许多班社的经营历程,放眼整个行业的创演实际,不难发现,许多名气不小的相声班社及其经营效果,与其说是“文化品牌” ,莫若说是“商业符号” ,宣传折腾、制造舆论的能量向来很大,正宗纯正、引人入胜的名作极为稀少。而真正的相声名家,是与能给其带来艺术声名的真正杰作直接挂钩的。可现今的许多所谓相声名家,尤其是“新生代”演员,究竟有哪些让人记得住的名作,说起来实在应当惭愧和汗颜。体制内曲艺团体的主流相声创演,由于一些名家的相继退休和新人新作的较难出现,包括脚本作者的基本缺失,也处于回升乏力的局面。即便是一些看似活跃的创演活动,也因种种原因,要么命题作文、仓促应景,要么变相宣传、老段翻新,要么趋附市场、媚俗逢迎,要么追逐时尚、哗众取宠,就是缺少生活的积累,缺乏思想的提炼,缺失艺术的砥砺,也缺位形象的塑造。喧闹的表象难掩内在的贫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社会对于北京相声的艺术期待,短期内便很难回转或者说无法在那些民营班社及所谓的“新生代”里获得实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状况, 2017年的央视春晚,才又将目光转向了老一辈资深的相声名家,推出由姜昆和秦向飞合作、与戴志诚合说的对口相声《新虎口遐想》 ,并赢得了热烈的反响与普遍的赞誉,便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思的创演现象。

姜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马季之后相声艺术创作表演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并以与李文华合作创演《如此照相》 《想入非非》 《诗、歌与爱情》《男子汉宣言》 《祖爷爷的烦恼》 、与梁左合作并跟唐杰忠合说《虎口遐想》 《特大新闻》 《电梯奇遇》 《小偷公司》 《着急》等一系列相声佳作而独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声艺术之风骚。其艺术的影响力,仅以登上央视春晚为参照,不算兼事和蝉联主持人,就有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共说三段相声《错走了这一步》 《对口词》 《战士之歌》的“开门红” ,直至1993年连续11届的不缺席,再到1996年、 1997年、 2000年、 2001年、2002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和2017年前后总共20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并与李文华、王金宝、唐杰忠和戴志诚先后搭档的“常春藤”纪录与“不老松”奇迹。其在央视春晚舞台上持续创造的这些辉煌成绩,不只证明着相声艺术喜乐审美的独特魅力在广大海内外受众中拥有极为深厚的欣赏土壤,而且证明着姜昆自身的艺术追求和不懈努力包括艺术素养和文化积累的比较全面与相对深厚。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相声艺术的“新生代”们尽管也很努力且创演踊跃,但其艺术功力与舞台魅力,尚无法跟上乃至超越姜昆等前辈。记得姜昆自己前些年面对媒体,曾不无欣慰地多次宣称,相声艺术“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的世代接力” 。但上述种种事实无不表明,他的这种判断与宣示,鼓励的成分远大于实际的考量。

那么,怎样才算是完成相声艺术的世代交替或者说实现繁荣发展北京相声的新老接力呢?要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光有古道热肠的侠肝义胆即热情鼓劲的长者“厚道”还不行,而是首先需要有敢于直面现状的责任担当及严格要求同行的前辈“地道”才对。姜昆在距他宣告相声界完成世代交替前后不久的时间内,又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特殊大舞台。一方面说明他的宝刀不老和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也不无遗憾地表明,能够替代他及老一辈同行艺术家的“新生代”相声新人,依然十分匮乏。而从那些即便是登上了央视春晚的相声新秀及其新作的质量和反应去看,真正能够赶上或超越姜昆及其节目水平的,坦率说尚且没有。

为了探究其间的原因,还是让我们回到作品本身。 《新虎口遐想》之所以受到普遍的赞誉,无非是其作品的内容和节目的形式达到了有机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具体而言,首先是作品本身的话题涉猎及思想立意,触碰到观众的神经,引发了深切的共鸣。这从节目所蕴含的一连串足以引发观众笑声与思考的情节内容及包袱笑料中可以洞见:同是掉入老虎洞, 30年前的人们是往洞里丢拐杖和水果刀、解腰带和裙带设法救人,可30年后的小伙子却不敢轻易搭救,担心被讹诈成是自己把人推了下去而“给我爸爸说不清楚” ;更多的人则忙着拍照片、发微博、求关注、引点赞,就是不急于去报警,即便报警了,也因“你掉的时候不对” ,晚高峰车都堵在半道上呢;记者们闻讯赶来后,也不是着眼救人去报道,而是“长枪短炮”匪夷所思地要老虎洞里的人在镜头前面“给全国人民拜年” ;更有甚者,那些热心网络直播的人还现场进行有奖问答并口口声声“感谢刷屏” ;好不容易推选出个“明白人”现场指导施救,支的招却是让老虎洞里的人进行“自救” ,办法是模拟公虎向发情期的母虎“发信号” ,这当然不可行;接下来的“外部施救”法,是发动群众往下扔绳子去“套” ,“套准谁是谁” ,全然没有章法;而当老虎洞中人蓦然发现自己也带了手机并想求救时,平时横遭诈骗电话骚扰的他,此时手机却没了信号,请人找动物园园长索要这里的wifi密码,也被告知“时间不对” ,园长“贪污老虎伙食费” ,“昨晚让检察机关带走了” ;眼看着就要被没有伙食的老虎用来果腹的紧急时刻, 30年前这位曾经许诺要给老虎的爸爸找对象,却在出来之后只顾自己恋爱结婚而无暇兑现承诺的失信者,又以30年前自己“细皮嫩肉”属“绿色食品”而今天“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没少吃” 、 “假酒没少喝” 、“家装的有毒气体没少吸” 、“吃我等于吃毒药”为由,来威胁和阻吓老虎,孰料“已被驯化”的老虎不仅不吃他,反而转身进洞喊也喊不出来;结尾的“底”包袱是:主人公见此反倒来了劲,高调地宣称老虎“不敢出来”是因为现在“苍蝇老虎一起打” 。可以看出, 《新虎口遐想》与30年前的《虎口遐想》 ,内容上并无什么直接的关联,只不过是借了个方便的“旧壳” ,来盛装时新的“话题” ,并顺势而在前后30年间社会人心的新旧对比及世态描摹中,逐个抛出了诸如诚信、责任、堵车、娱乐、贪腐、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等等困扰当今时代的头疼话题;揭露并讽刺了麻木、冷漠、无聊、围观、集体无意识和缺乏诚信与责任等等当今之世随处可见令人忧虑的不良社会心理及各种丑陋习气。正如有人已经指出的: 《新虎口遐想》 “不只涉及到反腐,更对社会当下较普遍存在的‘围观心态’进行了鞭挞” ,既讥刺了贪腐,也警示了网红,更呼唤着诚信,也提醒着责任。篇幅尽管精短,而思想比较丰赡。尤其那句多次出现的“时间(候)不对”的提示性话语,更是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思想空间,似在不断提醒和启迪观众:到底是“时间不对” 、人心不古?还是时空依然、人心错乱?以此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同样是有人掉入老虎洞中, 30年的光景过去了,人们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可某些心灵状态与精神底色似乎变化不大,甚至更趋麻木以至愈加灰暗,这能不令人痛惜、警醒和反思吗? !这种借助荒诞手法对当今中国社会人心所做的思想拷问,不正是相声艺术最为独特的美学价值吗? !姜昆与他的合作者于此奉献给广大观众的,不仅仅是一段比较优秀的相声节目,更是一种促人思考的济世情怀。

同时, 《新虎口遐想》的艺术构思及舞台表演也值得总结。既借力过去、观照当下,又虚实相衬、机巧灵动,让人在回想与对比中扩展审美的视野,并在联想与共鸣中拉升思考的效应。尽管是央视春晚的特殊舞台,又有十分严苛的时长限定;节目的容量因此受到极大的挤压,但构思的巧妙和说表的挥洒,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表达的局促与节奏的紧巴。而围绕“救人”线索贯穿并勾连出的世象百态,又使那些看似互不搭界的种种现象有机汇集;形散而神聚,举一而反三。节目的信息量由此丰富起来,艺术的张力也随之级进增加。跳跃性的思维和点染性的表达互为表里:不强调情节的紧凑与连贯,只注重话题的鲜明与衔接。许多立意和思想无需仔细展开,仅仅借助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的提示与点拨,即可触及听众的神经,引发思想的共鸣。其间,既有着作者与演员的默契和创造,又有对观众的尊重与信任。从而能在艺术效果上,使创演者的“初心”和观演者的“会意”达成一致,“推销”自己也“点燃”观众。而说演叙述的节奏把握,包括语气口吻、缓急轻重、语流语速、逻辑重音,都比较讲究且拿捏精准,展示出老艺术家驾驭舞台效果和调动观众情绪的老到与成熟。至于挥洒表达展示的跳跃思维,逗捧往还形成的有机拉升,更使对现实的观照顺手拈来,对世象的讥刺针针见血;“虎口”之外,更值得“遐想” 。正是这种由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到形式、技巧、语言、节奏各个方面的审美选择和艺术契合,才使原本仅11分钟的精短节目,听来感觉比较解渴,同时又觉意犹未尽,甚至有些余音绕梁。凡此均使《新虎口遐想》较之当下的许多相声节目,拥有了获得成功的必然原因:一是路子正,二是思想深,三是艺术精。

再放眼周遭的许多所谓相声创演,虽然动静很大,但是精品稀少,“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个中缘由,值得深思。其中最为深层的根由,就是态度比较浮躁、思想比较贫乏、技巧手法老套、语言刻板陈旧。而艺术修养的严重不足与业态伦理的比较紊乱,更加重了这种危机,也强化着这等痼疾。修养不足是因为忙于挣钱而疏于修炼,业态扭曲则缘于侧重表演而轻忽创作;同时又缺乏继承,不知道如何创新。结果当然是既颠倒因果,又乱了本末。解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 ”唯一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潜心创作,写好曲本,扭住根本;有了好的脚本,再去进行排演,依据内容表达,组织包袱语言。缺生活必然少思想,乏内涵必定瘪形式,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无需老生常谈地重复。可惜许多同行静不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也不愿意吃苦去修炼和提高,当然也极少在观摩和钻研前辈经典包括姜昆名作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和养料,成就自身和相声。出现艺术传统的断裂和创演水平的沉沦,于是便在不言之中。而包括相声及整个曲艺在内的文艺繁荣与发展,说到底,不是靠耍小聪明蒙出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来的,而是要靠扎扎实实的创演磨砺并推出精品力作干出来的!“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也是相声创演的大敌。须知数量固然重要,质量永远第一!曹雪芹的《红楼梦》不过是未完成的“半部”之作,但其艺术水准与思想内涵,已经无法超越;巴黎圣母院作为宗教建筑,也是没有完成的“残缺”之作,同样不影响其文化价值与艺术地位。这些不乏极端的例证表明,包括相声在内一切艺术的创演成就和繁荣标准,主要不是外在的形式与数量,而是内在的品质与思想。就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的讲话中所说的:“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姜昆以《新虎口遐想》的创演实践取得的新辉煌,就是用高品质作品来说话而繁荣相声的最佳途径及最新例证,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业界同仁,尤其是肩负着繁荣发展相声艺术历史重任的“新生代”们,不妨将之作为砥砺自身的新支点和努力超越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