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曲艺 >

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李立山抗疫曲艺作品赏析

2020-04-24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崔立君
李立山(右)与搭档王文水表演数来宝 文浩 摄

◎写好人物,是曲艺作品的重中之重。当下抗疫文艺作品很多,但好多作品写得不生动,并且有一个共性,就是人物形象大都不鲜明,没有真正让作品里的人“活”起来。人物为什么不“活” ?是因为没有性格。而李立山作品里的人物,都是有性格的。

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面对突发的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疫,彰显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日益强大的力量。

文艺工作者虽然无法直接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战斗中,但也积极行动,用我们独有的方式,为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价值。在诸多的艺术形式里,曲艺又是一种快捷、灵活、接地气、受众广的艺术形式,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文艺队伍里,自然也走在了前面。从天南到地北、从首都到边疆、从城市到乡村,从专业的曲艺家到最基层的曲艺爱好者,纷纷创作出大量曲艺作品。虽然特殊时期不能演出,但通过制作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在各种媒体上播放,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

如此众多的作品,当然质量上是参差不齐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位曲艺家的作品却难得地受到了曲艺界众口一致的称赞。他的每一篇作品推出,都是那么受欢迎,引得很多演员争相录制,欣赏者也直呼过瘾。这位曲艺家,就是曲艺界里的前辈,在创作、表演、教学和社会活动等多方面成就突出的李立山。

和所有大学一样,我所任教的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目前也无法开学,只能上网课。作为曲艺创作课的主讲教师,我根据当前的形势,调整了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了抗击疫情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任务。为此,我专门向李立山索取了他的作品,当作教材运用到网课中。李立山满口答应,没有提出任何条件,随即将他创作的7篇抗疫作品悉数发给我。慷慨奉献,这是他一贯的风格,只要是为了曲艺事业,他从来不计较个人利益。收到李立山的作品后,我反复看、认真读、细细品,更加坚定地认为他的作品,是堪当曲艺教科书的。

这7篇作品,分别是山东快书《站哨台》 、快板书《柳林湾》 《摔泥壶》 《买菜》 、唱词《大老冯》 《那个啥》和单出头《四天》 。7篇作品,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构思奇巧、角度刁钻、故事风趣、人物鲜活、语言精致,味道十足,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到的曲艺大家是真正的功力非凡、炉火纯青。

有一个现象我们必须承认,在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创作的初期,由于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中,又忙于出手,因此涌现出了大量雷同的作品,甚至连标题都“撞车”严重,带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民共同”“举国上下”等词汇的标题随处可见;作品内容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成为普遍现象。而李立山的作品却似乎与这些作品都不沾,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那么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那么深刻。这一点,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他却做到了。

李立山的作品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其一辈子对曲艺的热爱、舞台实践的丰富和曲艺技艺的娴熟。他的作品有一个特点,都是在大的前提下去做小文章。这里的“小”文章是指从小处着手,写小故事,塑造小人物,用这样的“小”去折射背景的大。即使有大人物出现(如《站哨台》里出现了省长) ,也是给小人物做陪衬。仅从他每一篇作品的题目看,都很小。其实对于曲艺作品来说,题目越小,越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写好人物,是曲艺作品的重中之重。当下抗疫文艺作品很多,但好多作品写得不生动,并且有一个共性,就是人物形象大都不鲜明,没有真正让作品里的人“活”起来。人物为什么不“活” ?是因为没有性格。而李立山作品里的人物,都是有性格的。说话、动作、语言,都打上“这一个”的烙印。而打上烙印的根本还在于细节,有好的细节,就不愁人物立不起来。这7篇作品,每篇里都有好的细节,细节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这7篇作品,虽出自一人之手,而且写的都是一个大的背景,但每一篇都有不同的角度,每一个人物都处于不同的社会坐标中,每一个故事都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门,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风景。有歌颂先进人物的、有写基层干部的、有写普通市民的,也有写与正能量不合拍的“懒政”干部的。这些作品中的情节,好多都是有生活依据的,并不是作者完全凭空杜撰的。像《站哨台》中的省长被拦,媒体上都报道过。 《摔泥壶》里一问三不知的“懒政”干部,我们也都不陌生。当然,这些生活里的素材在我们的文艺作品里如何运用得好,是很关键的。李立山不是把生活素材简单地搬运过来,而是巧妙地与精心设计的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化他为我,体现出作品的独特价值。

他的第一篇抗疫作品《站哨台》就出手不凡,在众多的抗疫作品里一枝独秀。而这篇作品完成的速度又很快,几乎一气呵成。《摔泥壶》则是很短的一篇作品,但却是这7篇作品里最费时的一篇,从2月6日写出初稿到2月16日定稿, 10天时间反复修改,历经6稿才最终拿出来。不同的作品完成状态不同,该快的就快,该慢的就慢,小大由之,都是佳作。这种创作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修炼所成。

曲艺作品的语言运用也是考验创作者能力的试金石,既不能太文雅,又不能太直白。太文雅,不上口;太直白,没味道。而李立山的作品里,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到位的。每一篇作品的遣词造句都是那么讲究,辙韵非常严谨,声调的搭配都是用了心的。所以,很多演员抢着拿他的作品去表演,因为实在是太“省力”了,几乎不用调整,读着朗朗上口,拍着大腿就能唱。语言与人物极其吻合,也是李立山的强项。像《站哨台》里村支书的大喇叭喊话,虽然经过艺术化处理,上了辙韵,但每句话一听就是出自地道的农村干部之口,就是经过艺术化的生活语言。即使是人物的外在描写,他也是寥寥几笔,就能抓住其特点。 《柳林湾》里的这几句:

前边走的是个大汉,

胸宽背厚胳膊顸。

迈一步就够一米半,

最显眼,旅游鞋号大四十三。

虽然没有面部的描写,写的是身材、脚步和鞋号,但人物憨厚的形象和直爽的性格都体现出来了。

曲艺人爱曲艺,有时在作品里也愿意渗透一些行内元素,这不仅会增加作品的幽默感,通常更为曲艺同行所欢迎和乐道。如下面这段:

两姓人和谐相处上百载,娶过去嫁过来,

姑爷媳妇妯娌连襟丈人婆婆表奶奶,

不细倒辈都不会排。

上七辈下五辈沾亲带故的没法论(啦)

加个“表”字就明白(啦) 。

(白)真明白了吗?那谁知道啊,跟曲艺界一样,单论吧。

还有那句把“和谐”的“谐”,读成(读xiai)的调侃,都更加体现出了曲艺艺术特有的魅力。这些地方都是从作品的主线跳出来的,但跳得好玩儿、跳得精彩。

我认为,曲艺作品除了个别曲种里有的段子适合表现悲剧题材外,大多数作品都应该是喜剧风格的,最起码也要具备一定的喜感。有的故事本身不具备喜剧性,但也应该在作品里尽量体现出一些喜感来。因为大家欣赏曲艺时,意在放松心情、寻找娱乐的开心快感,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四天》 ,写的是一个刚出方舱医院回到老家后又主动奔赴火线去投入战斗的小护士,因为交通工具的中断,无奈只好骑着自行车日夜兼程,历时4天赶赴岗位的艰难之旅。可是,在这么艰苦疲惫精神都要崩溃的境况下,这姑娘还能“扑哧的”笑,还能想到周末解馋吃大餐。看到这里,我憋不住笑了,这姑娘太可爱了。

有些作品,认真读,总能找到一些瑕疵。但李立山的作品里,还真就找不到瑕疵。这说明他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下笔严谨。一般追形势、突击性强的文艺作品很难做到完美,但李立山的作品完成得令人佩服。他的这些作品,即使抛开抗击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单就艺术质量的呈现来说,也是可以流传的。

在这次抗疫中,也有很多我敬重的曲艺家写了很不错的作品,但总体上看,李立山在这次行动中是站在排头的,为曲艺界树立了一个样板。借用一句诗:风景这边独好,我改动一个字,向李立山致敬。我认为,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曲艺作品中,李立山的作品,可谓之:

风景这“山”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