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曲艺 > 资讯 >

随太原莲花落游走太原老街巷

2015-05-27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黄忻渊

万寿宫巷保留的老建筑。

太原道路改造,让许多市民忆起那些老街巷,忆起逝去的时光。眼下,许多道路旧貌换新颜,将成为新一代人的新记忆。年轻人记录文化的方式可能是微信和摇滚,而上一代的记录方式可能是莲花落——

核心提示

5月下旬,友人远道而来,在老太原饭馆以当地菜品款待,席间听到表演者张文杰用太原莲花落遍说太原老街巷,老街的景致帧帧浮现眼前,此后每逢老街便驻足品味,用快门定格,看街竟如看花,有了与平日不同的感觉。老太原都知道太原有东西南北八道门,街巷更是数不清,每条街巷都各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你是个老太原,或者你对太原的老街有兴趣,那么请跟随莲花落《老街老巷老情趣》,游走一下太原的老街巷吧。

至于莲花落,大多数太原人对此并不陌生,但是说起其历史可能不甚了了。莲花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唐五代的“散花落”,宋代被称为“莲花落”,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形式,清乾隆年间兴盛于北京,被叫作“晋中落子”。20世纪60年代,曹强先生拜访李莲根、王剑霓等民间老艺人整理莲花落唱词与唱腔,并在表演、节奏、板式等方面做出创新突破,形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太原莲花落。

听莲花落看老街巷

“打起竹板板响连声,请问这位师傅是哪里人?兄弟我本是山西人,从小就生长在太原城。太原城有很多老地名,这老街老巷真有几分老感情……”

说书人穿一袭金色长褂,手拿七件子,操一口地道太原话连唱带说,不紧不慢,“洋务”的劲儿像拖着白边儿懒汉鞋的太原后生在太阳下“叨歇”闲话。这位圆头阔耳的说书人叫张文杰,是土生土长的太原后生,说的这段子,是名为《老街老巷老情趣》的太原莲花落。张文杰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2005年师从曹强先生学习太原莲花落,现在专业从事莲花落表演和教学工作。一年来,这段《老街老巷老情趣》被他在大大小小场合说了几百次,段子里的太原城八道老城门,70余条老街,60多条老巷子就这样被他一次次提起。

“东西南北八道门,城东面有俩道门,大东门和小东门,西面也有俩道门,水西门和旱西门,南面也有俩道门,新南门和大南门,北面也有俩道门,大北门和小北门。城里面有三个地名也叫门。有东华门和西华门,另外还有个南华门。”据说,这几个门可以上溯至明朝开国时期。当时晋王朱棡坐镇太原城,这几个门就是晋王府的宫门,北肖墙、南肖墙、上肖墙是宫门外的萧墙,而周边的东仓巷、北仓巷、典膳所是当时供王府存粮做饭的地方,天地坛是其祭祖祭天的场所,杏花岭曾是王府的花园,精营街、缉虎营、校尉营据说曾驻扎精兵强将。几百年后,王府不再,城墙塌了,花园毁了,这些名字却留存至今。

“说完门走向前,咱们一块儿逛逛街。五龙口桥东街,小五台上马街。纯阳宫黄华馆,万寿宫红市街。东夹道西夹道,府东街连着府西街……”

太原的巷子名字都有出处来历。以钟鼓楼为中心,周围便有钟楼街、鼓楼街,钟鼓楼后有按司街和察院后。钟鼓楼是曾经的繁华区,钟楼街曾有可达、开明、美光三家相馆以及广凝堂药房、大宁堂药房、兴隆药房,还有今聚合、义元升、明利华、亨得利、广盛德、复聚兴等多家老字号。鼓楼街旧为金融中心,清代有大清银行山西分行,民国以来有中国银行山西分行、山西省银行、太原金店等机构,现在依旧有旧址。

传说尧舜时天下分为十二州,以冀东恒山之地为并州,我们的并州路就是依此命名。有一说,红市街旧名“红四牌楼”,是晋王府前四座红色牌楼所在地,故命名红市街。而侯家巷内曾以侯氏宗族人口最多,便命名为侯家巷。柳巷据说因其巷内有池,池旁植柳树,故名柳巷。在太原南面商圈没兴盛前,开化寺、柳巷就是市中心,人们兜里有闲钱了,都到柳巷逛荡逛荡。

还有些巷子本是寻常百姓随口一叫,生动又简单,但叫着叫着就文雅了。太原有条狭窄至二人不得并行的巷子,老太原们叫它“一人巷”,而后文雅之士将其改为“依仁巷”。像这种被本地市民自己命名的巷子还有很多,比如察院后的“五拐巷”,真的有五个拐弯;“侠义巷”之名是老百姓错读“狭隘巷”而来;“进德巷”由口语的“进得人巷”发展而来。

太原街巷各有各的特色,你听……“想买牛到活牛市,想买马到多马巷,想买粮食到米市街,想买火锅到铜匠街,想买布匹到布市港,想买菜刀到铁匠巷,想买皮鞋到靴巷。想盖房子到砖瓦巷,想看风水到阴阳巷,想吃元宵到老鼠窟,想吃桃儿到桃园巷。”一听柴市巷、铁匠巷、酱园巷、剪子巷、羊市街、米市街、帽儿巷、靴巷的名字大约就知道,曾经这些巷子里集中着哪些匠人、商铺,这里曾有怎样繁华的市井图景。

本土太原莲花落

“用太原莲花落说太原老街巷,哪个老太原都愿意听。”莲花落艺术家张文杰说。

每个太原人都是爱太原的,在外地的太原人听到太原普通话就觉得亲切,在城里的听到引起共鸣的段子就会会心一笑。近年,太原交通道路改造,让更多太原市民追忆起了这些已经寂静的老街巷和那些逝去时光与回忆。现在许多道路已然旧貌换新颜,这将成为新一代人的新记忆,年轻人记录文化的方式可能是摇滚与微信,而上一代记录的方式或是莲花落。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可查到的曲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带着鲜明时代色彩的段子。1965年的段子《千里取经》可以看到“千里徒步学大寨”的社会风尚,1968年的《为甚挂像多》批判了“苏修头目挂像多,堆满仓库没法挪”;写于1974年的《养猪姑娘》歌颂“知识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炼红心”,《拒腐蚀》批判了“亲帮亲、亲靠亲,打断骨头筋连筋”裙带腐败现象;1978年创作的《歪批曲艺》用“有位干部叫胡秋来,不懂装懂很悲哀,对民族文化有偏见,胡批乱侃尽瞎掰”的唱词讽刺当时官场不正之风。

太原莲花落段子,有的经典、有的新潮、有的戏谑、有的幽默,各有各的味儿。除了这些反映宏大政治背景的作品外,莲花落包罗众生万象,记录时代、记录草根、记录本土乡风民俗,这些段子传播更广,老百姓更爱听。老太原们都知道的莲花落著名段子《卖花生》《儿子迷》《臭嘴相亲》《看车祸》里,我们听到的都是市井庸常的琐事,平凡又不失生活智慧的小故事。

《老街老巷老情趣》是为太原建成2500年而创作的段子,至今听来仍觉有情怀、有温度。听这短短千字的段子至多十分钟,可不知其酝酿了6年之久。这是太原莲花落表演艺术家曹强生前创作的作品,曹老先生在2002年完成了第一稿《老街老巷老情趣》,恰逢太原建城2500年,便有了这样的开头——“咱太原两千五百年,男女老少笑开颜。张灯结彩是来欢庆,扭秧歌扭得丢了鞋。老汉我心里很激动,说一说咱太原街道的老地名儿。”2010年曹先生弟子们又重新拿出初稿,到文化馆、博物馆查阅资料加入地名、街名,再次完善,这一版《老街老巷老情趣》才得以重出江湖。这段子在饭馆里也说、在剧场里也说、在团拜会上也说,老百姓听、当官的也听,每次演出完,总有人感慨称赞,也总有热心老太原上前提醒段子里还欠个什么街没说,什么巷子落下,什么门原来有怎样的历史云云。

后来,每次演出前,张文杰自我介绍时都要提到师傅曹强,这引发很多来这里吃饭的老太原人的共鸣,不少人也都向这位刚刚去世的艺术家表示了怀念之情。而当张文杰开始表演后,那熟悉的韵味更是让一些中老年人感动非常。

一次,一个老人过70大寿。张文杰正好唱了一段《老街老巷老情趣》,没承想,老人居然激动地哭了。他告诉张文杰,年轻时就是听着曹强的段子过来的,是曹先生不折不扣的粉丝,而且段子里的那些老街巷更是勾起了他曾经的回忆。

“小太原”的老街印象

笔者算不上“老太原”也算得上“小太原”,这是笔者长大的地方,20多年,几乎没有怎么出去过,从小学念到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研究生,都在这个城。相信大部分太原人都同笔者一样,与亲人、初恋、朋友、知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城里,这里的大街小巷,变迁或留存,对于我们太原人都有着特别的记忆。

每到元宵节前后,钟楼街上便会排满了人,他们在等待老鼠窟的元宵,这已经成了老太原的共同记忆。同样火爆热销的,还有六味斋的肉和老香村的点心。不远处的食品街香喷喷的存在是对逛街人难抵的诱惑,这是很多老太原打牙祭的地方,不说什么大餐,单说屈礼洪的串串、雪山的冷饮和泡馍就足以让人惦记。

太原每条老街都默默讲述自己的历史,每条老巷都在太原人心里有专属的记忆。随太原莲花落游走老街巷,曾经熟悉的路竟有不同味道。真爱太原,真爱这太原的老街老巷。

相关链接

莲花落《老街老巷老情趣》节选

东西南北八道门,城东面有俩道门,大东门和小东门,大东门从前叫宜春门,小东门就叫迎晖门。西面也有俩道门,水西门和旱西门,水西门从前叫振武门,旱西门就叫阜成门。南面也有俩道门,新南门和大南门,新南门早先叫承恩门,民国时期叫首义门。大南门再叫朝天门,后来又改成迎泽门。北面也有俩道门,大北门和小北门。大北门再早叫镇远门,小北门就叫拱极门。刚才说完这八道门,城里面有三个地名也叫门。有东华门和西华门,另外还有个南华门。

买卖人要住兴隆街,当领导要住上官巷,当老师要住师范街,当警察要住交通巷,小姑娘要住杏花巷,小伙子要住教场巷,中年人要住康宁巷,老年人要住福寿巷。爱钓鱼你到饮马河,爱游泳你到大水巷,想买牛到活牛市,想买马到多马巷,想买粮食到米市街,想买火锅到铜匠街,想买布匹到布市港,想买菜刀到铁匠巷,想买皮鞋到靴巷。想盖房子到砖瓦巷,想看风水到阴阳巷,想吃元宵到老鼠窟,想吃桃儿到桃园巷。

渴了请到临泉府,饿了请到馒头巷,馒头就上猪头巷。最后来点猪耳朵巷,炒米巷炒上茄皮巷,酱园巷凉拌豆芽巷,再来上二两韶九巷,要划拳就去五魁巷,想吃咸的有咸肉巷,不够了还有牛肉巷,千万不敢吃成外罗锅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