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曲艺 > 资讯 >

翼城琴书:中华曲艺优美精彩句句动听声声入耳

2018-02-0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马建军
省级传承人李琳在激情表演
研讨琴书新发展
四胡伴奏
翼城琴书老艺人
演奏乐器
八角鼓声声动听
全民参与表演琴书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翼城琴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元代末年,流行于以山西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唱腔分为以小钹击节的 “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

翼城琴书是在山西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据 《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翼城琴书,起源于元代杂戏兴盛时期,流行于以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等3省区域。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曲艺艺术的奇葩。

翼城琴书早期是民间演唱的小曲,演唱艺人们,带着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自弹自唱,走村串巷。每到一地,就在街头巷道或百姓庭院里,摆起一张桌子,一人手持小钹或打琴,一人手拉四胡,同时,一脚踩着系有绳子的木梆子,击打着固定在桌子上的小木鱼,手脚并用,连打带唱。演唱动情高潮时,主唱者又手持八角鼓,用手指边击鼓点,边舞动鼓身的丝穗,更显得格外得优美精彩。

明清时期,琴书班子人员,逐渐增加到三至五人,同时,增加了板胡、笛子等乐器。曲调也有新的发展。清末民初,又逐渐形成以人包本演唱,多人伴奏的“地摊子”演唱艺术。

从20世纪70年代起,翼城琴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翼城县文艺工作者尝试着将翼城琴书分角色的演唱,改为演员扮人物角色演唱,从“地摊子”说唱,搬上舞台表演。同时,在音乐上,增添了鼓板、马锣、小锣及高音板胡的配乐,经数年的磨炼与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新生的地方剧种,被称为 “翼城琴剧”。1982年,翼城琴剧团正式成立,标志着翼城琴书由曲艺形态正式向戏曲形态的转变。

翼城琴剧在不断发展中吸收了当地蒲剧、眉户、民间音乐的精华,使得唱腔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在剧目选择上,对传统戏《善士亭》《贤良传》等进行了认真的加工排练,使这一新生的琴剧艺术,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与此同时,琴剧团还不拘一格地编排了现代戏,使琴剧名声大振。

琴书是通过语言和唱腔结合音乐,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一般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并结合动作表情,进行演唱。

翼城琴书的伴唱乐器,主要有扬琴、四胡、三弦、八角鼓、木鱼等。表演形式有坐唱、走唱、拆唱(分角色演唱)、彩唱(化装表演)。

唱腔结构,属于板式变化体,但也有些曲牌成分。有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的曲艺艺术。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飞板和鼓儿腔等。

其次,翼城本地的“民歌”也是翼城琴书的重要曲调组成部分。即为“书”,必会“说”,方言的“原汁原味”也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因素之一。

翼城琴书的表演中,有个琴书最精湛的技艺便是“鼓儿腔”中鼓的打法,每当一个段子或长篇中,有表现矛盾激烈和表达人物内心苦衷及叙事、回忆等情节时,说唱者手持八角鼓,抖动灵巧的手指边耍边弹击鼓点,造成热烈的气氛,然后变调演唱,将观众自然而然地带入下一个情节中。代表艺人有:张殿君、崔道安、李香玉、王海祥等;代表曲目有:《钗环计》《杀狗劝夫》《张古董借妻》《小寡妇上坟》《十个小和尚》《敌后武工队》《欧阳海之歌》《看瓜》《方向盘》等。

翼城琴书分南路和北路两大流派。主要区别在于北路以当地音调为主,用徵调式;南路则吸收了河南的民间音调,用宫调式。

2011年,“翼城琴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2015年,李琳、李学峰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翼城琴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