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香满园——长治曲艺走出传承创新繁荣发展之路
2019-08-24 发表|来源:长治日报|作者:安勇牡丹馨香飘太行,曲苑独秀天下闻。
长治曲艺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古往今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历经千百年传承演变,形成了30多个民间曲种,组成了根脉发达、枝繁叶茂的上党曲艺百花园。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长治曲艺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艺术追求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创作出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进入新时代,长治市广大曲艺工作者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用新作品新曲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建设美丽幸福长治凝聚起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曲艺之乡” 传承民族瑰宝
曲艺,是一门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传统艺术,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民风民俗融入到曲调唱词中。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长治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中原文化、北方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为长治民间说唱艺术发展提供了成长壮大的沃土,“曲艺之乡”的美名由来已久。
长治曲艺孕育于两晋,产生于盛唐,成熟于明清。长治曲种丰富、地方特色浓郁鲜明,至今有潞安大鼓、襄垣鼓书、长子鼓书、武乡琴书、沁州三弦书、屯长道情、民间快板、顺口溜、三句半等30多个民间曲艺曲种。这些曲种遍布全市各县区,深深扎根群众土壤,广泛渗透日常生活,无论体裁形式,还是题材内容,都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承载着长治人独特的文化情感。
其中,潞安大鼓、襄垣鼓书、沁州三弦书、长子鼓书4个曲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武乡琴书、屯长道情、长子干板书、壶关鼓书等7个曲种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壶关鼓书、长子扇鼓、沁源说嘴、郊区李村干板秧歌等14个曲种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长治市各县区都活跃着曲艺人的身影。据统计,目前全市有民间文艺演出团体近300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其中,仅长子县就有60余支长子鼓书队,鼓书表演者达2000余人。上党区潞安大鼓智燕说唱艺术团、襄垣鼓书张俊华说唱艺术团、长子鼓书引红曲艺演出公司、武乡琴书曲艺队、沁州三弦书盲人说唱团等曲艺团体的传承人,成为长治市地方曲种传承的佼佼者。
正是有这样一批批为曲艺事业发展繁荣的爱好者和痴迷者,才形成了长治曲艺花团锦簇、五彩斑斓的繁荣局面。
走出国门 唱响世界舞台
曲艺,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一把琴、一副板、一面鼓、一张嘴,无需布景,无需道具,板式丰富、旋律动听、韵味独特、精彩纷呈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中国曲协主席、中国曲艺名城考察评审组组长姜昆曾这样评价长治曲艺:“长治的曲艺有生活的温度。长治的艺术魅力不仅影响了当地的人、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也对我们中国曲艺的发展特别是鼓曲方面影响很大。”
1990年,中国曲协、中央电视台和市委、市政府联袂举办了“长治杯”全国曲艺大赛;2008年、2010年、2014年、2016年、2018年,长治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共5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2012年,成功举办了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2015年7月,长治市获得全国首家“中国曲艺名城”荣誉称号;2017年4月,市委宣传部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标兵单位”光荣称号;2019年,在全国曲协工作会议上,市曲协荣获中国曲协授予的全国曲协先进单位。
如今,长治市已经形成了县县有曲协组织、乡乡有曲艺队伍、村村有曲艺演出的繁盛场景。长治曲艺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不仅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更是走出国门、唱响世界舞台。
在国家级大型赛事上,潞安大鼓《割肉还娘》、长子鼓书《腊月天儿》《山西面食》、襄垣鼓书《水》、沁州三弦书《十七棵松》等作品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长子鼓书《常回家看看》、潞安大鼓《好婆婆》等作品荣获全国群星奖。长子鼓书《小两口回娘家》《腊月天儿》《山西面食》先后赴法国、日本、韩国等地演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董耀鹏高度评价长治曲艺:“长治曲艺有时代的高度,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治曲艺走出了山西,走向了世界。”
政策扶持 曲苑百花齐放
文以载道,汇则兴邦。为给长治市曲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繁荣长治曲艺纳入《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出台曲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民间各类曲艺曲种在组织、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同时,划拨专项资金对濒临失传的曲种进行扶持保护,对60岁以上民间艺人实施文化低保,以政策保障曲艺持续发展。
为延续曲艺血脉,长治市建立了全市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地方曲种数据库,编辑出版了《长治曲艺丛书》等地方曲艺文献,对各类曲种资源进行完整留存和保护。此外,还在长治学院、长治艺术学校、长子戏剧学校等学校举办曲艺艺术“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在中小学专门开设曲艺培训班,由曲艺老艺人担任辅导员进行教学演示。
同时,长治市还实施了曲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培训、比赛、展演、研讨等活动,为曲艺人才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广阔平台,涌现出暴玉喜、刘引红、王海燕、李彩英、常惠斌等一大批曲艺创作和表演人才。谈到曲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秘书长暴玉喜动情地说:“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艺术创作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写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今天,长治曲艺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广大文艺工作者将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用人品、艺品和作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长治贡献应有的才情、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