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追求完美的铿锵之旅——记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

2015-12-08 发表|来源:太行日报|作者:周广学

在日前市里举办的“第十届赵树理戏剧奖优秀剧目暨2015年廉政剧目展演”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陈素琴主演了两出戏,塑造了两个性格、气质、生活年代完全不同的女性。这两出戏分别是现代戏《西沟女儿》和古装戏《程颢书院》,在《西沟女儿》中陈素琴饰演劳模申纪兰,在《程颢书院》中她饰演宋代晋城县令程颢的夫人彭氏。两个角色都品格高尚、值得歌颂,但反差也相当大,申纪兰是豪放果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现代女子,彭氏则是沉稳贤德、知礼明义、温润如玉的古典女子。能将这样两个人物都演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体现了陈素琴扎实的演技、深厚的功力。

的确,在上党梆子戏曲舞台上,陈素琴正是以善于塑造各式人物见长的演员。那么,陈素琴的功力来自哪里?她曾经经历过怎样的锻打、磨炼?日前,记者对陈素琴作了采访,发现她30年的舞台生涯,乃是一个追求完美的铿锵之旅。

陈素琴(中)在《哑女告状》中饰演掌上珠。(资料图片)

执着地发掘最美的嗓音

陈素琴的嗓音高亢明亮,演唱时有丰富的技巧,因而令观众十分喜爱。可是,她的好嗓子并非天生,而是通过不懈努力练出来的。

1984年,12岁的她考入高平艺术学校。当时她虽然容貌姣好,但嗓音条件并不理想,有位老师曾给她泼冷水:“你这辈子还想唱戏?”她的父亲也因为她过去本就学习很好,希望她回去接着上中学,可是成为一名演员是陈素琴怀揣的梦想,任九头牛也拉不回去。她想,即使将来在舞台上只能演个小宫女,或是其他什么不起眼的角色,她也很乐意。

为了练出一副好嗓子,她暗暗地捏着一把劲。每天早上大家在操场上练嗓时,她总是很投入,总嫌时间不够,冬季不觉得寒冷,酷暑忘掉了炎热。有时候,老师离开了,一些同学就会悄悄逃掉,或者去烤火取暖,或者干别的事情,陈素琴却更加专注了。她的勤奋被老师们看在眼里,校长给了她很多鼓励,教音乐的老师借给她中央音乐学院付林教授的《寻找最美好的音色》、《寻找准确的发声部位》等书,陈素琴边练边学,用心琢磨,慢慢发掘自己的好音色。一天天,她的嗓子有了起色。到毕业时,她成了班上最优秀的四五个学生之一,而且她的特点是唱念做打全面开花,舞台上特有灵气。她的毕业作品《三关排宴》中的桃花公主、《表花》中的梅英、《小晏》中的貂蝉,都是难度比较大的,但她都出色地完成了,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毕业之后,她分配到当时的高平县人民剧团。那时,她的嗓子虽然已经不错了,但她并不满足。唱戏之外,就是看戏学戏,练功练嗓,非常勤奋,不知疲倦,团里一位老师曾说:“听不见小素琴唱,不是睡了就是病了。”她不仅练自己的戏,还背别人的戏,她是主攻花旦和青衣的,但她也背老旦、小生等角色的戏,有时团里有同事请了假,她就代替同事登台,尤其遇到临演出时,同事突然不能上场了,这时她的救场真是如救火。比如一次演《佘赛花》,演杨继业的演员突然病了,陈素琴就登台演起了杨继业。团里还流传着一句话:“只要小素琴在,就不怕开不了戏。”

1997年冬天,她参加了山西省首届艺术新秀选拔赛,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当时省直院团的同行们看过之后,奔走相告,惊讶于如此年轻又如此出色的戏曲人才。当陈素琴听到有人赞美她嗓子好时,她才突然明白,自己的嗓音已经达到非常动人的程度了。

“魔鬼训练”成就不凡功力

练功和练嗓是不分先后的,但练功比练嗓更辛苦。

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像《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秦香莲》中的秦香莲,陈素琴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甚至经历了跌打损伤。

2001年,已经担任高平市人民剧团团长的陈素琴,带团参加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了整本戏《陈圆圆》,折子戏《惊疯》、《杀妻》,在200名参赛演员中,陈素琴脱颖而出,获表演一等奖第一名。凭借这次演出,第二年陈素琴获得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全山西最年轻的获奖者。在这几出戏中,陈素琴饰演的陈圆圆之哀怨满腹,金桂之种种疯状,王玉莲之痛断肝肠,都令人深感震撼。陈素琴的出色表现,除了多年的积累,更得益于一次又一次的“魔鬼训练”。

就拿排练《惊疯》时,练跪搓步、僵尸功、甩发功等功夫来说吧,她整个人瘦得都让人不敢认了。因为练“跪搓步”,她的膝盖和脚面结的痂有两三寸厚,回家时爬不上楼梯,只敢趁没人时悄悄回去;正是冬天,回到家里身上穿的厚棉裤脱都脱不下来。“僵尸功”,要求演员直挺挺向后倒去,她在家也练在团里也练,在家里她把床垫拿下来放在地上,在团里则只能就着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一次她独自一人在团里的水泥地上练,倒下后摔得十分难受,半天起不来,一位老师进来后,发现她躺在地上,很纳闷,问:“你在干什么?”陈素琴忍着疼痛说:“我休息一下。”

获得梅花奖后,陈素琴并没有止步不前,一如既往苦练功夫,排出了《深山腊梅》、《西沟女儿》、《花木兰》等在观众中叫得很响的戏。2014年,陈素琴调到市上党梆子剧团任团长,排的第一部戏是《哑女告状》。陈素琴饰演掌家大小姐掌上珠,其中有一折是她一个人演两个人:呆大背掌上珠。陈素琴腿是呆大的,上身和她舞动的水袖是掌上珠的,也即那呆大的头和上身是假的,掌上珠腿是假的。为了把握好那种特殊的感觉,她一个人悄悄地在排演厅练了一个月,尤其是练男人的跪搓步、跨步,非常不容易。  

倾心打造细节的精细

演戏有了一定造诣后,陈素琴就把着重点放在了追求细节上,她认为,精细的细节对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很重要,因此要求自己唱、念、做、打,每一处都能更准确地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每演一个人物之前,她都要对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了解,从心里对人物作一个认真的设计。尽管如此,一出戏演了很多遍,她还是不断地发现自己的表演这儿有欠缺,那儿有不足,她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哪一个角色,哪一场演出完全满意过。于是就不断地推敲、揣摩,常常灵光一现,就有个突破,天长日久,则会产生一个大的提高。比如《哑女告状》这出戏,演了一年多了,从来都觉得有欠缺,而最近在高都的一次演出,她突然觉得从表演到唱腔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陈素琴认为,戏外功夫也很重要,一个人的舞台形象最终还是自己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她很注重读书,有空她不看电视,而是阅读各类书籍,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

而她在戏曲艺术上,却是越来越谨慎了,也越来越老到了。比如,对申纪兰这个角色,她没有用一般的方法去进行简单的表演,而是渗透了自己对这个人物全方位的理解,因此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申纪兰,连笑声、步态等,都闪现着独特的个性。去年她到市团后,排演的新剧目除《哑女告状》外,还有《程颢书院》等,一些专家认为,她更加成熟了,艺术功力比过去又有了很大提升。

谈到上党梆子的唱腔问题,陈素琴说,首先对于传统要保护、传承、发扬,也要根据人物和剧情需要有所创新,两者之间最难的是一个度的问题。有可能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会走一些弯路,但是不能因此就停滞不前。怎么结合得更恰当,需要大家共同探讨、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应该做到既不失上党梆子特色,又具备符合这个时代的元素。

陈素琴不只在自己的演艺道路上精益求精,还对我们整个上党梆子事业充满期待。如今,作为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她一方面为团里吸纳了一批新人,以改变上党梆子青黄不接的现状,一方面还打算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她说,艺术的魅力就在不断的追寻中;也正因追寻,人生才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