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不懈探索成就一代风流——记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及其“爱珍腔”

2017-04-2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周广学
俊杰摄影

说到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晋东南的老老少少几乎无人不晓,她的“爱珍腔”风靡山西晋城、长治两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看爱珍戏,四五夜不睡;听‘爱珍腔’,四五瓶不醉。”张爱珍主攻青衣、小旦,从艺40多年,唱遍了晋东南的城镇村庄。她唱的上党梆子较之过去的老上党梆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成为“上党梆子一绝”。有专家如此评价“爱珍腔”:“行腔婉丽,吐字真切,韵味十足。高音区清纯明丽,上下通透;中音区圆润甜美,哀婉缠绵;激情时声震云天,撼人心魄;委婉时柔情似水,风情万种。‘爱珍腔’腔以情出,腔行情浓;以情制腔,腔尽意不尽。”

上世纪80年代初,是“爱珍腔”刚刚诞生的时期。张爱珍主演的《皮秀英打虎》无论到哪个村庄演出,都是要演两场才能基本满足观众的需求。一次在高平米山演出,由于观众太多,一些观众挤不进剧场,致使一次次拉开的幕布又一次次关上,最后硬是关了剧场的门才开了戏。当《皮秀英打虎》被拍成电视剧后,因为当时很多村里只有村委办公室才有电视,所以就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个村庄村委办公室人挤满了,外面的老百姓为了看到电视,将窗玻璃都砸碎了。

看上党戏可以说是晋东南地区老百姓最大的娱乐活动。张爱珍在台上演戏,台下的掌声、喝彩声,往往经久不息。能观赏到张爱珍的演出,老百姓们就兴奋得奔走相告,如果很遗憾地错过了机会,他们就会垂头丧气。一些村庄如果请来了张爱珍所在的剧团,而不能让大家尽兴地观看张爱珍的演唱,老百姓简直会发疯呢!也是上世纪80年代,张爱珍怀孕的时候,因为考虑到待她坐月子时,她的戏需要其他人来代替,她就在这时开始训练她的学生,让学生代她上台演一出戏的第一场,然后她好接着演;不料,学生刚出场没唱几句,台下的观众就乱哄哄地喊:“换!换张爱珍!”于是整出戏便从头开始,由张爱珍一直演下来。刚生了孩子几个月时,她还没有正式上班,一次她所在的剧团到长子县西南呈村演出,第二天一早,她正在照料身体有些不舒服的孩子,团里的领导来叫她了,说是因她没到,昨晚村里人很不高兴,连幕布都没让挂。张爱珍只好抱上尚未完全好转的孩子赶往相距近百里的西南呈。在张爱珍的演艺生涯中,常常一出戏谢幕后,张爱珍回到后台卸妆时,就有观众跑到后台,站在一旁看她;她走出剧场往住处去,也有人一路跟着,还不时跑到她前面,回过头来看她几眼,直到她上车了,那些人才回去。上世纪90年代末,一次张爱珍在屯留县崔蒙村演出,一位平时不爱言语的80多岁的村民,看完戏后,很想见见张爱珍,就勇敢地去了后台,说明自己的来意;当他见到张爱珍并和张爱珍握手时,激动得手都发颤呢。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爱珍的成就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为了戏剧事业,她真可谓费尽了心血和汗水;而“爱珍腔”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孜孜求索的过程。

张爱珍自幼饱受故乡高平乡曲民歌的熏陶,1972年,13岁的她考入高平县“青年文艺培训班”,开始正式学习上党梆子。那时候,因为张爱珍嗓子出众,老师对她的唱腔训练一直非常严格。早晨喊嗓,要求她由低而高,先把嗓子喊热,再渐渐升高,放大,还要求她把丹田气练好,把脑后音练好。无论严冬酷暑,风霜雨雪,她从没间断过训练。为了使手、眼、身、法、步做到相互协调,学员们每天都要练踢腿、下腰、拿大顶,张爱珍非常刻苦,每次从基训课上下来,都是汗流浃背。在学戏的过程中,张爱珍也从不怕脏怕累,该跌下身来时,即使地上有一潭污水,也毫不犹豫地跌入其中。就这样,五年下来,她的嗓音更加清脆悦耳,底气也足了,表演也是有架有势。在校学习时,她在几个现代折子戏中饰演女角,她的演唱才华才刚刚显露了一些,已令专家们大为惊讶。

自“青训班”毕业后,张爱珍被分配到高平人民剧团。剧团从京剧移植了《蝶恋花》,张爱珍被委以重任,饰演主角杨开慧。为了演好这出戏,张爱珍和同事们赴北京观看京剧《蝶恋花》。张爱珍认真琢磨李维康的唱腔、表演,从中领悟到了艺术的真谛。当上党梆子《蝶恋花》在高平上演后,引起了轰动,在小小县城连演20多场,场场爆满。地区文化局的领导也亲自率领“三团一校”演职人员,前来观看学习。初出茅庐的张爱珍,即显示出驾驭上党梆子的非同寻常的能力。

传统古装戏很快就开始在全国上演了。由于在“青训班”学艺时,没有学过古装戏的身段动作,张爱珍就虚心向团里的老演员求教,经过一番苦练,补上了这一课。1979年,张爱珍排演《皮秀英打虎》,通过唱片反复学习上党梆子名家吴婉芝的唱腔,1980年,她以饰演《皮秀英打虎》中的皮秀英,在晋东南地区获得青年优秀演员一等奖。后来,吴婉芝正式收张爱珍为弟子,张爱珍得到了吴婉芝的真传。

1981年,张爱珍被调入高平上党梆子青年团,该团在排练《皮秀英打虎》时,张爱珍仍饰演女主角皮秀英。在几年的演出实践中,张爱珍已经多次琢磨过上党梆子的声腔改革,她像其他一些有经验的老演员一样,认为上党梆子粗犷激昂有余,细腻委婉不足。这次为了表现皮秀英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她和音乐设计冯来生配合,将皮秀英的一些唱腔作了大胆改革,如为了表现皮秀英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她情窦初开的微妙心理,将“藤罗架上藤花开……”四句唱词,在原先的“四六板”中糅进行腔简捷的“一串铃”和旋律优美的“葡萄架”,令观众听后感到韵味无穷,愉悦之情顿生。改革后的《皮秀英打虎》在晋东南地区连演数百场,观众大饱眼福。张爱珍因演《皮秀英打虎》中的“吵窑”一折,在全省青年优秀演员评比中,获一级青年优秀演员奖。

类似《皮秀英打虎》的唱腔改革,在张爱珍后来的演艺生涯中不断地进行,“爱珍腔”由婴儿期、幼儿期逐渐步入豆蔻年华,直至成熟期。

1986年,市上党梆子剧团对传统戏曲《杀妻》作了加工,此时,张爱珍被借调到该团饰演剧中女主角王玉莲。王玉莲的“窗前梅树是我友”一段40多句原是念白,为了让其更加感人,音乐设计冯来生、吴宝明将其改为成套的唱腔。如果是传统的垛板一直唱下来,难免显得呆板冗长,张爱珍提议,能否像《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唱的“娘啊娘,儿死后……”那样,给人又激烈又哀婉的感觉?这样,这段唱腔开头就设计成了“扑垛”,中间又反复插以“扑垛”。唱出后果然不同凡响。40多句,悲痛,缠绵,一气呵成,惊天地,泣鬼神,被观众誉为“千古绝唱”。许多男女戏迷,都暗中跟着张爱珍的演唱学会了这一段。

用声腔来刻画人物一直是张爱珍的长处,“腔是骨架韵是魂”,张爱珍的演唱就是特别有韵味。1988年,她在《两地家书》中饰演女主角卓文君,演唱更见功力,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入情入理入画入意,成为“爱珍腔”的又一高度。上世纪90年代,张爱珍担任上党戏剧院第二演出团团长后,排演的《柴夫人》、《路魂》、《塞北有个佘赛花》等戏,都在不停地探索,创新。

出色的演唱使张爱珍获得了一连串的荣誉,其中,1991年荣获的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5年荣获的第三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尤其令喜爱她的观众们感到欢欣。2009年,她被选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代表性传承人。

荣誉并未使张爱珍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她热爱艺术,热爱上党梆子,无论外界怎样好评如潮,她都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演员,从最初从艺直至今天,她每天都沉浸在上党梆子中,琢磨一字一句,一腔一调。她的演唱境界如今已经很高,在演唱时,她的唇、齿、舌、喉、牙都是有讲究的;每一个字怎么唱,怎么拖腔,在哪里停一下,她也都是要研究的。她的唱腔中含有多个音色层,含有不同的意境,她的声音甚至能够让观众听出角色的年龄、性格、成长环境等等。诚如著名主持人白燕升说,张爱珍的演唱如同 “绣花”。

是的,“爱珍腔”成熟了,这与张爱珍广阔的胸襟、勇于探索的精神分不开。她不仅善于从上党梆子传统中挖掘精髓,善于向老一辈上党梆子艺人学习,而且善于从京剧、豫剧、评剧等其他剧种,甚至现代歌曲、古老民歌中汲取养分,同时,音乐设计冯来生、吴宝明 ,鼓师范文正、王书忠,琴师韩保国等人给了她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2011年5月26日晚9时6分,央视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栏目播放了张爱珍的上党梆子个人演唱会。富丽堂皇的舞台美术,意境深邃的民族音乐,加之不时点缀其间的清雅淡远的女子合唱,托举出张爱珍那独具特色、流光溢彩的“爱珍腔”。上党梆子昆、黄、罗、梆等多种声腔,通过张爱珍迷人的嗓音缭绕在千千万万听众的耳畔。这是一台全新的上党梆子的盛宴。不仅让上党梆子戏迷过足了瘾,也让全国众多的戏曲爱好者、音乐爱好者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在上党梆子历史上,个人演唱会走进万人瞩目的央视戏曲频道还是第一次,其中丰富的音乐语言让人陶醉。第二天一大早,张爱珍刚开了手机,就有戏迷朋友打进电话来:“张老师,昨晚在央视看了您的个人演唱会,真是太棒了,太令人激动了!”

“爱珍腔”正在成为我们的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