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上党梆子定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8-01-2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李芳
曹进堂/图

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末年,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烈。表演上,多用直出直入,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工夫。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我省东南部,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清咸丰年间至抗日战争以前,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晚清时,壶关的“十万班”曾到北京和山东演出。这一时期,这个剧种的职业班社多达200多个,有剧目上千个。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给上党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在太行山区的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重视上党戏曲艺术,创作了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了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等,这些剧作弘扬民族气节,由武乡县光明剧团、襄垣县农村剧团演出,很受观众欢迎。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三打祝家庄》等剧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晋东南各地纷纷成立上党梆子剧团,为以后的繁荣发展,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

据1965年不完全统计,上党梆子共有剧目七百个。现在存有剧本四百余个。这些剧目,大部分都粗犷豪迈,淳朴健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戏曲电影《三关排宴》经赵树理协助整理后,在1962年搬上了银幕。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党梆子重新勃发生机,涌现出《山村供销员》《骏马岭》《杀妻》《还印》等一批新剧目。郝聘之、郝同生、马正瑞、高玉林1982年在全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获一级优秀演员奖,吴国华、张爱珍、袁金叶、郭孝明、张保平、刘晋苗等后起之秀,大胆创新,将上党梆子推向新的艺术境界。

在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上,来自晋城的地方小剧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在国家大剧院亮相,短短4分10秒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该剧是优秀革命历史现实题材剧目,晋城地处太行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那首著名的革命歌曲《在太行山上》就诞生在陵川县,晋城人民也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保护了无数的共产党人,《太行娘亲》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

  上党梆子作为地方剧种,连续两年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这说明,传统文化只要敢于创新,结合时代精神出精品,定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