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邱亚萍:19岁的《悟因楼》“女一号”

2014-12-13 发表|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作者:高春鸿

由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排演的上党梆子爱情剧《悟因楼》10月27日晚在晋城影剧院首次公演,唯美的舞台,婉约的唱腔,精彩的剧情,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女一号”陈静渊的扮演者邱亚萍今年只有19岁,而她入木三分的出彩表演,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圈外,或许邱亚萍并不为人所熟知。可在圈内,她是前辈眼中的后起之秀,早在2012年第十三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中,邱亚萍就凭借《秦香莲》中青衣秦香莲一角,获得了戏曲表演类大奖,成为该奖最年轻得主,那一年,她只有17岁。

8年学艺生涯,3次荣获大奖,多次担纲重要角色,这就是邱亚萍,一个90后女孩与众不同的青春传奇。

爱情剧《悟因楼》担纲女主角,19岁女孩不简单

上党梆子爱情剧《悟因楼》是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的一部上党梆子实践教学剧目,从去年9月份投入创排至今,经历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打磨”。

故事根据清康熙年间陈廷敬的孙女陈静渊一段极为悲凉的情感故事所改编,讲述了自幼聪颖、才华出众的陈静渊,17岁时远嫁河北沧州官至礼部郎中的卫潘之子卫封沛。卫封沛虽才华横溢,却在成婚两年后暴病而亡。回到娘家后,19岁的陈静渊忍受了无尽的寂寞和痛苦,在一次家庙祭祀活动中,偶遇青年才俊柳若风,两人一见钟情,但陈父却以“好女不嫁二夫”的古训不允许女儿有“非分”之想,为使女儿断了念想,陈父专修“悟因楼”让其悟却前世之因,了却今世之果。陈静渊遂万念俱灰,走上绝路。

唯美的舞台,婉约的唱腔,精彩的剧情,该戏首次公演就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而剧中女主人公陈静渊的扮演者邱亚萍入木三分的表演,尤其是其婉转清亮、韵味十足的“爱珍腔”,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知让我演陈静渊这个角色时,说实话,我心里也有点小忐忑。虽然我与陈静渊年龄相仿,都是19岁,但这部戏不比传统剧目,演得更多的是心理戏,情绪不到就唱不好,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还真不太好把握。可既然大家信任我,我还是有信心把这个人物演好、演活。”刚见面时还像个孩子似的和记者说笑了半天的邱亚萍,谈起剧情时,脸上现出了19岁女孩少有的成熟和坚定。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邱亚萍就泡在了排练厅里,一遍遍地读剧本,一字一句慢慢推敲,就连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会不厌其烦地练习上百遍。《悟因楼》中有一场柳若风死后陈静渊睹物思人的感情戏,为了将主人公内心世界大起大落最终导致崩溃而走向死亡的过程逼真地表现出来,邱亚萍又是请教老师又是反复拿捏琢磨,甚至在睡梦中都在思考着剧情。

邱亚萍说,那段日子,她的生活特别简单:白天,在各位老师的指点下抠戏排练,晚上,在排练厅一个人对着镜子练习到很晚。排练期间,她没有回过一次家,甚至到校外解解馋放松一下都成了奢侈的事情。

“整部剧时长两个小时,为了剧情需要,我换了5套衣服,特别紧张。3场演出中,我觉得最后一场状态最好。更让我开心的是,我妈妈也专程从长治襄垣赶来看演出了。此外,演出结束后,我还收到了戏迷发来的祝贺短信,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是美美的。”回忆起演出时的点点滴滴,邱亚萍依然难掩兴奋。

17岁时就拿了山西“杏花奖”,成史上最年轻得主

对于圈外人而言,邱亚萍这个名字或许是陌生的。可在上党梆子圈内,邱亚萍这个后起之秀还是小有名气的。她不仅是我省目前“杏花奖”最年轻得主,还是上党梆子名角张爱珍的爱徒。

“2012年,我拿了山西第十三届‘杏花奖’、晋城市首届‘紫薇杯’优秀剧目展演‘新人奖’,还被张爱珍老师收为弟子,真是太幸运了!”采访中,邱亚萍说得最多的就是“幸运”这两个字。而熟悉她的人深知,这“幸运”的背后是老师的精心培养和她的不断努力。

2011年,邱亚萍中专毕业那一年,剧目启蒙老师殷艳婷精心为她编排了汇报演出剧目。那一次,她正是凭借《秦香莲》中青衣秦香莲一角,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继续深造上了大专后,每逢系里排大戏或是有演出,邱亚萍演的几乎都是主角,这也为她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因为表现出色,系里推荐邱亚萍和另外一名同学角逐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说到“杏花奖”,很多戏迷并不陌生。该奖创办于1989年,由省文化厅和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是我省最具品牌价值、公信力与权威性的一个舞台艺术政府奖项,比赛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2012年,邱亚萍参加的是第十三届“杏花奖”,评比演出历时两个月,共有646人参赛,其中戏曲类369人。

邱亚萍清晰地记得,准备比赛的那段日子里,系主任李素香、老师郭秀丽、成丽丽每天围着她们排戏、抠戏,很是辛苦。老师如此上心,她自然不敢松懈。可没想到,眼瞅着还有一个月就要比赛了,邱亚萍却感冒了,而且是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进度,她只能白天排练,晚上输液,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好在正式比赛时,她的状态还不错,最终不负众望拿下了戏曲表演类大奖。年仅17岁的邱亚萍由此也成为“杏花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

“说实话,那次参加大赛,我们老师比我还紧张和辛苦,如果没有她们的精心培养,我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谈及自己的恩师,邱亚萍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

11岁入行,8年历练,从“歪打正着”到肩负传承重任

11岁入行,17岁就拿了山西“杏花奖”,并多次在演出中担纲主要角色,对于邱亚萍的成长经历,很多人都颇感好奇。而事实是,这个来自长治襄垣的女孩,最初步入戏曲这一行纯属“歪打正着”。

8年前的一天,在晋城一家剧团工作的舅舅听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戏曲表演班招学生,就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邱亚萍的母亲。凑巧的是,邱亚萍的母亲是个上党梆子戏迷,她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有个一技之长。就这样,11岁的邱亚萍被舅舅带到了晋城。邱亚萍原本想报戏曲音乐专业,可报名时才知道,这个专业只招男生。后来,一位老师建议邱亚萍报考戏曲表演专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邱亚萍参加了考试,没想到,身体和嗓音条件还不错的她就这样被选上了。从此,踏上了学戏的“苦行”之路。

最让邱亚萍难忘的是刚入戏班不久,老师帮她开腿的那段日子。劈叉需要用外力把腿部韧带拉开,在没有任何身体柔韧性训练的情况下是很痛苦的。而每次邱亚萍都会疼得泪流不止,直冒冷汗。此外,每天早晨一个小时雷打不动的吊嗓,一周2节身段、2节靶子、5节基本功、2节唱腔的单调枯燥,忍受不了的时候,她也曾打过退堂鼓。可往往只是念头一闪而过,这个倔强的姑娘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采访中,邱亚萍还告诉记者,最初练功的时候,腿肿、身上磕了碰了摔了有黑青是常事,每次去澡堂洗澡,别人还以为她是被人打了。而在邱亚萍看来,正是那些年的磨炼,正是在这样的摸爬滚打中,才有了她后来的成长。

这些年,邱亚萍还多次随系里到乡下演出,观众对于上党梆子的喜爱对她触动很大。在一次次的历练和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也让她对上党梆子这个戏种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渐渐爱上了它。

5年中专学习结束后,在家人的支持下,邱亚萍选择了继续深造,又攻读了3年大专。为了学好技艺,8年中,邱亚萍很少回家,尤其是上了大专后,没有双休日,寒暑假排练都是常事。为了备战由文化部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家级戏曲专业大赛——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戏曲大赛,今年暑假邱亚萍和往常一样是在学校度过的,每天就是废寝忘食,刻苦排练。今年8月,大赛在沈阳如期举行,邱亚萍最终获得地方戏青年组表演奖。这一殊荣,无疑是对她多年来辛苦付出的又一肯定。

从“歪打正着”到喜欢站在舞台中央为戏迷们表演的那种感觉,正是那一身水袖拂过的百转千回,让邱亚萍从此爱上了戏曲的舞台,用字正腔圆的上党梆子,塑造出一个个经典的戏曲人物形象。

面对未来,这个19岁的女孩心中藏着一个简单而朴素的梦想:她希望能塑造出更多的人物形象,为上党梆子的传承和发展尽自己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