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家乡戏”是种“乡粹”

2014-12-22 发表|来源:晋城文明网|作者:李瑞强

近日,中国文明网开展“我的家乡戏”网上展播活动,集中展示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艺术和戏曲文化。在老家,每逢春秋两季农忙之余,老汉们仿佛过年一样,兴高采烈地提上马扎,带着孙子、孙女,聚集到大村的戏台,听着那一阵阵熟悉的“上党梆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真的可以从他们满足的脸上感受到。“看戏”,看什么戏最过瘾,无疑是家乡戏,那原生态的方言戏是一种融入上党人血液里的音乐和艺术,那种艺术魅力强烈到几代人坚守着、享受着、传承着、呵护着。  

为什么这种“家乡戏”会融入到每个晋城人的血液里,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对于“上党梆子”这种家乡戏几乎已经到每天都听的地步,也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文化根”,对于很多人谓之的乡愁,或者“叶落归根”,其实,在现代物质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叶子落下的地方,早已成了摩天大楼,归根更已经成了美丽的草坪,“乡愁何处寻”,其实最可靠的乡愁的归宿,已经是这种已经融入血液里“家乡戏”,因为只有这片并不富裕的土地,却可以安放一个土生土长的晋城人的心灵。每个人越成长,越渴望这种归宿,守护我们家乡的文化根,是因为几年、几十年回到家乡之时,还能听到在他乡永远不会听到“家乡戏”、“方言戏”,那就是我们最割舍不下的“上党梆子”。  

然而,像所有在泽州这片热土上繁忙和滋养过我们的戏曲文化一样,这些美丽的艺术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出现了无可挽回的消失,这种消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也正因为渐行渐远才更让现代文明社会显得那么快速和无情。留住“家乡戏”,如果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那么“家乡戏”就是我们的乡粹,美丽的家乡无论怎样变迁,我们都希望能给“家乡戏”一点点空间。  

时至今日,很多晋城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讲还是幸福的,也许再也找不到儿时数着日子看戏的快乐了,但只要想看,在晋城文体宫《百姓大剧场》上党梆子的“名角”们还在活跃着,只要想看,许多乡村还在传承着赶集庙会唱大戏的传统习惯。老人们的文化希望还在点燃着。然而,却显得那么得脆弱。在我们身边喜欢上党梆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更喜欢大城市的新奇和刺激,流血歌曲的欢愉和变化,上党梆子生活的土壤和空间在渐渐变小,这是一个事实,上党梆子的传承面临着经济效益的冲击,这是事实。  

但我觉得任何一种“家乡戏”都可以演绎出新内涵,人民艺术人民爱,家乡戏曲百姓爱,只有老百姓爱听,总会有传承人,这是最乐观的看法。在晋城传承上党梆子的名角们,常常会走到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地讲戏、唱戏,而听了一辈子的老戏迷,与“名角”们过过场,乐不可支。希望,家乡戏的传承人能充分地吸收“家乡戏”传统优点,又按照时代的特点,年轻人的喜好,创造出一大批新剧目,以表达我们这个时代的喜怒哀乐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