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以小见大显人性 ——评上党梆子《赵树理》

2015-05-05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灯捻子

资料图

为了纪念赵树理诞辰一百周年,省演艺中心上演了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排演的现代戏《赵树理》。

没看之前,我一直在办公室翻着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和中国民研会山西分会编的《赵树理的故事》,想,编剧会选取赵树理哪一段人生,哪些事件来给观众塑造舞台上的赵树理呢?

众所周知,在国人眼中赵树理是一代文学大师、“山药蛋派”作家的领军人物。被称誉为“铁笔圣手”,为人民创作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小说,诸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闻名全国至今影响深远。

赵树理一生传奇。塑造他的素材非常丰富,故事很多。不知编剧会用他哪些情节?这是我看演出之前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会不会重笔写他对上党梆子的痴迷,会不会写他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会不会写他的小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会不会写他在文革当中受到的迫害?我思索着。

演出在高亢激昂的梆子音乐中拉开了序幕。观众是流着眼泪看完的。这部现代戏编剧截选了赵树理的后半生来演绎他的人生。以赵树理和其妻关连中的爱情为线索。

然而,情节却是出乎我的意料,正如戏后省政协副主席闫爱英所点评的那样:整个戏演的都是些小事家事。恰恰是这些小事家事拉近了同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得到了共鸣。赢得了观众的赞许和认可。

序幕已是解放初了,赵树理八年未能回家,八年未见自己的亲爹娘,还有自己的妻儿。这一见便激起了小小的高潮。

看见娘老,喊了一声娘。女儿广健看着陌生的他,不情愿的叫了一声爹。妻子见到他又喜又怒。只是误会了他,以为他又在外面娶了一房妻。这样的小插曲,戏就演活了。就好看了。第一场,误会生冲突,冲突终被消除,表现了赵树理对爱情的笃诚。白头约唱的好:谁要变心谁是赖蛤蟆。对我们当今爱情泛滥,今天结婚明天离婚的时代不是一针清醒剂药吗?

第二个情节,解放后赵树理到北京工作,亲戚来找他,让他给这个亲戚的领导写封信,关于这个亲戚的工资级别的事。在老娘和妻子的危逼下,他写了一段小快板,经自己幽默的方式教育了这个亲戚,在他的心目中,人民老百姓是最高级别的,是最伟大的父母。与今天某些官员走后门、拉亲系、谋私利。置人民利益而不顾的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官员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四年中他不仅主动降级,甚至不领工资,伟人只不过是把平常的小事做好。

说服女儿广建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当农民,遭排挤,退休前全家返回山西,走前沉思,捐了自己的房子,为国担忧,为民解难,文革遭批斗,不想托累孩子们,写咏梅表心迹。夫妻话别是全剧的高潮,回忆他们不平凡的爱情,爱家人是爱社会爱人了的基础。尊重小脚没有文化的妻子关连中,为她起名字,换头衔不换夫人。

我想观众和我有同感。看完之后会有许多许多的思索。会有许许多的回忆,更会有许许多多的反思,看完之后,我不得不惊叹编剧的妙笔,更不得不佩服导演的高明,写赵树理的小事、家事表现赵树理的真性情。一个栩栩如生,对爱笃诚,爱妻子爱儿女,坚持原则,以农民为父母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定格下来,鲜活起来。舞台的赵树理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树了起来。

编剧以小见大,妙!

我常常想,要为一个人立传,必写其独特处,也必写其平凡处。剧中以赵树理的家风家事为视角,透过一连串饶有情趣的真实故事向人们讲述了主人公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平淡而美丽的爱情传奇。平实而淳朴的农民情结,平常而绚丽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