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上党梆子“戏王”赵清海

2015-06-02 发表|来源:太行日报|作者:佚名

从清咸丰到抗日战争初期的90年间,在上党梆子发展的鼎盛时期,陵川县出了一个享有“戏王”之称的梨园巨匠和戏曲大师,他就是赵清海。作为演员,赵清海在上党戏曲史上可以说前无古人,后罕来者。他领着戏班走南闯北无不载誉而归,许多听不懂甚至不习惯欣赏上党梆子的外地观众看了他的戏,无不交口称赞。1934年和1935年,他两次率团到省城演出,得到了赠匾题词“涵盖一切”和“宫调泰斗”的高度评价。

“宫调泰斗”开创上党梆子新局面

赵清海(1881—1939),原名勤孩,陵川县杨寨村人,出身农民家庭。他生来酷爱唱戏,具有表演天赋。小时在城内读私塾时,就常用高粱秆编成帽子,用玉米缨当胡须,耍作演戏。他13岁开始学戏,由于刻苦钻研,不懈努力,表演艺术有长足进步,最终成为上党梆子盛极一时的须生。成名后,他先后在皮妞戏(三义班)四义戏(鸣凤班)掌班。中年之后,长期在东宅戏(三乐意班)掌班,使该戏班名满泽州,驰誉上党。

赵清海在表演上,对角色的体会十分深刻,细致入微,任何复杂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都表演得惟妙惟肖、生动感人。如唱《太平桥》中的四太子史敬思,对“掇闸”的表演堪称一绝,经常能够博得满堂喝彩;唱《一捧雪》的莫成,当场能够气得面白如纸,并能将哭中带笑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唱功上,他能做到行腔依韵,声情并茂;放之则高亢入云,敛之则幽徐应节,加之发音清脆,吐字真切,尤其是唱黄戏,叫人听后极为轻松愉快。

在四十多年的舞台生活中,赵清海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他拿手的戏有梆子戏《赏花楼》、《五福堂》;二黄戏《清河桥》、《取巴州》、《白玉带》、《五丈原》、《取荥阳》、《挂龙灯》、《一捧雪》、《牧羊圈》、《吓蛮书》;昆剧《长生殿》、《赤壁游》、《瑶台会》等等。在这些戏剧中,他成功扮演了诸葛亮、杨六郎、杨八郎等角色,并赋予这些角色新的艺术生命,给人留下久久难忘的印象。

“戏王赠烧饼”学人之长传为佳话

人品高尚,德艺双馨,这在梨园艺苑中最为难能可贵。可以说赵清海的演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他仍虚怀若谷,精益求精,从不自封权威,唯我独尊。他常常去看其他戏班和地方秧歌的演出,从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甚至还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向同时期的名角请教。对于其他剧种,他也不存门户之见。对于后起之秀,他从不嫉贤妒能。有一次,他们戏班和一个泽州秧歌戏班在南乡庙竞技“打擂台”,秧歌班有两个饰旦角的少年表演得十分出色,竟然胜出。清海戏班的演员甚为不服,但赵清海与演员们的看法不同,他亲自到秧歌剧场观摩,看到人家表演得生动,就买了两串烧饼登台,挂在了这两个秧歌演员的脖子上,表示敬佩。这种表示在当时是对戏曲演员的最高犒赏。一时间,“戏王赠烧饼”被传为佳话。赵清海还尊师如父,老师徐全虎临终时,要求赵清海每年要到他的家乡小会岭演一次戏,他坚持不怠遵行老师的遗言。

上党梆子一代宗师与世长辞

1939年,日军首次扫荡陵川,瘟疫流行。是年8月,赵清海随戏班在晋城、高平交界的紫台山庙会唱戏,为抗日军队将士作慰问演出。当时他已身患伤寒,但仍坚持登台,第二天去世。巨星陨落,上党悲鸣,戏迷们莫不捶胸顿足,仰天长叹。当时虽值战乱年代,仍有很多同行艺人和生前好友不远百里赶来为他送葬。太原马骏、贾景德、郭象升等人送来了挽联,其中一联为:“昆梆罗卷黄腔腔皆优,生旦净末丑行行俱精,因赵君大戏始称宫调;鼓锣钹梆琴样样全能,编导唱做项项都佳,去清海潞泽再无戏王!”高平东宅村至今逢清明等节,还有人为赵清海焚香遥祭。他的弟子有须生郭金顺、李不旦、大净吴大路等,后来都成为上党梆子的台柱子。

赵清海是民国时期三晋大地享有盛誉的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他承前启后,推陈出新,是上党梆子艺术的集大成者,对上党梆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赵清海不懈攀登又兼容并包的敬业精神和博大胸怀,集中代表了上党梆子在那一时期的人文高度,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资料来源《人物春秋》 赞诗作者赵凯龙)

赵清海

赵清海(1881—1939),陵川人。梨园巨匠和戏曲大师,被誉为上党梆子“戏王”。他五腔皆精,昆梆黄尤胜,功夫过硬,演唱声情并茂,唱腔高亢自如、圆润婉转,并擅于运用念白、舞蹈身段来表现人物,使人物具有更大的感染力,获得“涵盖一切”和“宫调泰斗”的高度评价。在上党梆子的传承上,他更是倾尽心血,亲手培育出了一大批颇有造诣的演员,为上党梆子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赞诗:

五音一出珍珠落,

水袖轻舒故事来。

更凭炉火纯青术,

直把名伶细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