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壮举,浓浓的情怀——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观后
2017-09-05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笑林今年七月份在晋城观摩了2016年度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大型舞台剧《太行娘亲》的首场演出,昨天晚上又再一次观摩了这出感人至深的上党梆子,觉得自己好像又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更加感觉到这出戏的艺术魅力。《太行娘亲》是由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共同创作,编剧李莉、张裕,导演王青,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上党梆子演员陈素琴担纲主演。该剧主要反映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赵氏,为了保护八路军王营长的初生儿子,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亲生孙子的感人故事,用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八路军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感情,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和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全剧思想内涵深厚,人物形象鲜明,故事连贯紧凑,艺术感染动人,演员唱腔优美,音乐伴奏精彩,灯光运用恰当,舞台呈现完整,是上党梆子在近年来又出现的一出上好的优秀剧目。主要人物赵氏是由陈素琴扮演,她把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农村妇女塑造的非常完美和感人。在她不减当年艺术风采的演唱艺术超水平的发挥下,使到场的观众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不愧为“上党梆子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太行山上的一枝花”。当然,素琴的表演在有些地方如果再收敛一些,会对人物塑造和演唱艺术的发挥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类似“太行奶娘”这样的舞台剧目在我省已经有过多部,而李莉的这个剧本同已往的剧目不同,是用有限的时间、空间,集中的戏剧人物事件,把太行山区极为普通的人民群众如何保护八路军后代不惜牺牲自己和亲人生命的壮举,展现在舞台上。这就同其他类似题材的剧本在艺术呈现上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而且这个戏路子也是符合上党梆子特有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主演陈素琴发挥自己的唱腔艺术水平的,所以非常难能可贵。
在人物性格塑造上,编剧也没有把赵氏简单表现成一个“高大完美”的形象,而是把她起初对保护八路军孩子的犹疑、不情愿和对自己亲孙子的喜爱、珍惜展现的很充分。正如作者李莉自己指出的,赵氏是一位“从未走出过太行山深处,既具底层妇女为求生存、只顾小家的偏狭,又有善良、能干、爽朗的精神本质”的普通山区妇女。但是经过看到日寇的残暴、张伯为掩护她们而牺牲,特别是王营长害怕因为自己的孩子而给百姓带来灾难,毅然抱走孩子的举动,使赵氏的思想有了一次“飞跃”和升华,以至为了保护和保存八路军的孩子,牺牲了自己和亲生的孙子,最终成为一个使中华儿女引以骄傲的“英雄娘亲”。英雄不是天生的,赵氏对八路军孩子铁牛开始的推托恰恰真实表现了一位普通百姓对后代儿孙的珍惜,对幸福家庭生活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也是真实可信的;而日寇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毁灭,正好把日本鬼子的狰狞面貌揭露的更加真实和彻底。其实,从一般人的思想认识上看待,在献出铁牛和献出自己孙子铁蛋的选择面前,在日寇的淫威面前,即使赵氏不得不把铁牛献出也是无可厚非的,三代单传唯一的一个孙子,对于普通农民的家庭来说,对能够继承家庭血脉的延续来说,孙子就是全家的希望和生存的目的。在中国这样的家庭里,小孙子绝对是受到全家无比珍惜和喜爱的。赵氏如果把八路军的孩子献出去是不会受到王营长的责怪,也不应该受到村民谴责的,受到谴责和控诉的应该是丧尽天良的日本鬼子。这样,赵氏从对八路军孩子的推托到后来不惜牺牲自己而保护铁牛的变化,就显得无比的崇高和伟大,而这样常人无法做到的举动也让观众看起来更加真实感人,更加可信。这正是剧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我们艺术创作走出过去人物故事单纯、平面,“公式化”“概念化”窠臼的成功尝试。写人物的成长过程更能体现人物的高大、真实,把要在作品中歌颂的人物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是不能打动普通观众心灵的,这也是该剧在剧本创作上的一个亮点。
但是剧本也有一些小的漏洞需要引起编导的注意。在晋城演出时我就曾经提过,现在我觉得这还是个问题。比如日本人是如何知道有一个八路军的孩子活下来被老百姓救走?因为当妇救会田大娘从一片牺牲的八路军人堆里抱走孩子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其他人看到,她回到村里也只是找到村支书张伯商量了由谁家收留孩子,也没有让村里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日本人为何非要找到这个孩子不可?在山西类似“太行奶娘”题材的几个作品中,都曾有非常合理的安排了这些原因的规定情境,比如日本人知道有八路军的后方医院在这里,汉奸将有一位八路军的女干部在这里生了孩子的情况告知日本人,为了摧垮八路军抗日的意志,日本人就非要找到这个孩子不可,以便逼迫八路军屈服。而在这部剧中,只是在序幕里牺牲的八路军女军医托起孩子被田大娘救走的情节,没有表现出日本人知道有孩子的缘由,或者没有明确告诉观众,孩子如何引起日本人的关注,这样会形成全剧情节发展的基础不牢固、不扎实的感觉,因为日本人找孩子是全剧的中心事件,是剧本的核心内容,所以应该弥补一下。其实稍加一些情节或者通过汉奸的对白就可以解决。昨天的演出还有个改动,因为有开头日本人看到赵氏家为孩子做满月的情节,现在突然又多出现了一个孩子,显然是和八路军有关联的,那就非要找出不可,如此也使情节更加紧张、合理多了。让日本人提出要把八路军的孩子杀死,是为了给八路军和老百姓之间造成对八路的仇恨、对立,所以要赵氏选出八路军王营长的孩子,这样把日本人非要找到八路军孩子的理由也更充分了,更加衬托出日本法西斯的残暴,避免了反面人物过于“脸谱化”。剧中有日本人来电报说王营长的孩子就在这里的情节显然不太合理,既然是电报,那发报人就应该是日本人的上级,或者是情报人员,这就同此时此地的规定情节不吻合,纯粹是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让电报出现,因为只要是八路的孩子,都可以达到日本人挑拨离间八路军和老百姓关系的罪恶目的,而不管是否王营长的孩子。做为残暴、狡猾的日寇侵略者是不会如此简单的处理这件事情的。当然,从演出效果看,也只有这样更合理一些吧。山洞那场戏和评剧《母亲》的场景也太类似,只是没有把孩子捂死的情节。其实不在山洞里也一样可以让张伯引开鬼子,牺牲自己,要尽量避免情节和别的剧目的雷同化。张伯牺牲后,赵氏在他坟前的那段唱腔不错,是为塑造人物、完成人物形象服务的,也很感人,同时扭转了开始赵氏声嘶力竭的演唱,能够给观众美的享受了。其实在这里就是素琴把自己的表演收敛一些了,收敛后的演唱更能把素琴的演唱艺术特长发挥到极致。
导演在这出戏里的表现不俗,显然下了些功夫。几个群众场面的处理都很干净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再加上小转台的运用,使全剧节奏更加紧凑,更加跌宕起伏。导演为整出戏的最终完成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地方写实的布景同演员虚拟的表演还是不协调。比如赵氏从山洞出来后的动作、张伯引开鬼子的表演,都和写实的转台布景没有达到协调的程度。因为演员的表演是虚拟的程式化,而布景是写实的,这个矛盾要想办法解决,整出戏的艺术水平会有更高的提高。
总之,《太行娘亲》做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通过在艺术节的演出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圆满完成了初步的创作任务,下一步应该在演出之中,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满足观众对上党梆子艺术的更大需求,将这出戏打造成为我省以至全国戏曲舞台艺术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