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会激情澎湃 梆子戏韵味十足”晋城文化艺术周开幕
2017-09-04 发表|来源:山西晚报|作者:孙轶琼大美山水,美在晋城。很多人提起晋城都会想到绚美的旅游资源,却疏忽了在这座城市里,却也有着丰富的艺术文化氛围。今日,首届山西艺术节晋城文化艺术周在太原美术馆拉开帷幕,晋城人民带着自己心中最爱的八音会、梆子戏,带着最为自豪的手工艺品走进龙城,为太原的人民群众展示家乡的美,唱出家乡的韵味,全方位、立体化展现近年来晋城市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次晋城文化艺术周名为“意韵·晋城”,在太原美术馆小舞台上,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表演。其中,打击乐《上党八音会》,让大众欣赏到了八音会的激情和澎湃,演员们精气神十足,用民乐演奏出打击乐的效果,时而奋起一跃,时而把手中的铜镲抛向空中又徒手接住,不少观众看得是目瞪口呆,随后奋力鼓掌。“没想到,八音会是这样好看,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是好,应该在太原办个专场演出,让更多人欣赏到。”观众小赵说。
见证了八音会浓郁的民族色彩,一曲上党梆子《沁园春》在公众面前呈现了晋城独特的“北国风光”,著名上党梆子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的演唱,既有梆子腔的高亢,也不乏婉转动听的韵味,让听惯了晋剧的省城票友们感受到了戏曲别样的风采;在晋城这块土地上,诞生了很多文化名人,赵树理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由其小说《小二黑结婚》改编的同名舞蹈旋律欢快、舞步轻盈,展现了新时代中年轻男女的美好爱情;高平鼓书《谷子好》,也是赵树理创作,2009年走进央视《乡村大世界》,2010年搬上山西春晚,被誉为“最值得一看的本土节目”。
小舞台的演出,让观众看得是应接不暇,而商务区广场,也有别具一格的“晋城风”,其中《上党八音会》、传统舞蹈土沃《老花鼓》,民间打击乐《陵川十不隔》等,晋城市各县市文化特色浓郁,集中在龙城进行展示,实属难得;在剧场内,观众也能欣赏到晋城市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中9月4日、5日,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上演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9月6日、7日,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演出上党梆子古装历史剧《打龙袍》;9月6日、7日,在山西大剧院小剧场演出情景音乐剧《大道无垠》。
除了演出之外,晋城文化艺术周还有一场专题展示。该展览分为两个篇章。现代文化篇“前行不辍”中,“大戏足音”朵朵梅花次第开,详述专业文艺的创作成绩、学术研究等;“花开凤城”中,以图表、奖杯、老照片等内容,呈现近年来晋城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历史文化篇,在“忆神农”中,翻阅“煌煌青史丹河月”,感受千年古堡古建“余韵犹存”;在“笔墨丹心”中,凝心太行山水,聚焦太行精魂;“致匠心”里,观看太行手作,体悟匠人初心,那14位“器道并重 一人一品”的文化名人,亮点十足;还有“情洒黄土地赤心报桑梓”的红色英雄群像,庄严地告诉世人:为了人民,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展览中,还有几位晋城市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其中剪纸艺人乔明娥,为了此次艺术节,特意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有讲述雷锋精神的剪纸作品,把雷锋做过的好事,都体现在了剪纸上,有些带着孩子参观的家长,就开启了现场教学模式,给孩子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还有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创作的作品,饱含民间手工艺人扎根基层搞创作的决心和信心;高平绣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翠林年纪不大,但是在绣活的道路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以往,我们都会做一些工艺品,摆放着特别好看,现在都流行走文化产业道路了,为了这次艺术节,我们也精心创作了一些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比如这个头卡,就是用绣活的工艺做出来的,能让非遗走进百姓家。”赵翠林说。
链接
晋城艺术周端上特色新、老、全
自从首届山西艺术节启幕以来,已经迎来了我省不同市的文化展示周活动。要做到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晋城市相关部门可谓煞费苦心。记者为此采访了晋城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来总结该市艺术周的特色:新、老、全。
“新”。主要是说此次艺术周带来的两个新创剧目,一个是今年七月刚刚搬上舞台的,反映太行山区抗日题材的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另一个是去年搬上舞台的廉政情景音乐剧《大道无垠》。这个“新”字,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展览的内容是全新的,从艺术的角度,诠释了晋城近几年来的文化成就。
“老”。此次在太原美术馆小舞台和商务区行进表演的节目,都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比如“陵川十不隔”“土沃老花鼓”,都是我们当地百姓参与很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容一般都在百人以上,尤其是“陵川十不隔”,多数乐器都是演员自己打制的,非常罕见。还有“八音会”,不仅走出了太行山,还走进了中南海,走出了国门。
“全”。在以“意·韵晋城”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成果展中,通古贯今、图文并茂,涵盖了晋城的历史文化、公共文化、专业文化、非遗保护和传承等。通过本次艺术周活动,大家一定可以看到一个古老而又年轻、淳朴而又华丽的晋城,零距离感受晋城文化。
侧记
唱着卖针歌,李老汉挑着扁担进省城
“古阳阿县老针店,大街朝东有门面。油漆柜台金字匾,招牌挂在门外边。要问谁家钢针好,李记针行错不了……”在太原美术馆晋城艺术周展厅内,你能看到一位穿着藏青长袍,戴着瓜皮帽的老汉,一边唱着小曲儿,一边向公众展示着缝衣针。在晋城市泽州县的大阳古镇内,历史上因手工制钢针而享誉天下,被誉为“九州针都”,今年已经70岁的李连五,祖祖辈辈都是卖针的,尤其是他吆喝的《卖针歌》,也成为大阳古镇唯一延续至今的“活化石”。
大阳手工制针业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与很多非遗技艺有着相同的境地,市场难觅,行业萧条,而李连五则坚持下来。“我家祖辈都在古镇上卖针,我是第七代传人。”提起这枚小小的钢针,李连五如数家珍。“买卖人肯定要吆喝,这些小调调就是我爷爷、爸爸唱的,而他们是跟自己的太爷爷、爷爷学的,算下来有200多年了。”虽说是卖针吆喝的小调,但听起来却觉得朗朗上口,古韵十足,尤其是李连五的一身行头和装扮,挑上卖针扁担,更是原汁原味,让人一瞥这二百多年前的古镇风貌。
提起此次艺术节,李连五别提多高兴了,他没想到自己能凭着这个本事来省城进行展示,“这是宣传咱晋城,宣传大阳钢针,宣传古镇的最好方式和机会。尤其是此次艺术节,能成为晋城的一张名片来到太原,把这些传统的文化传播出去,我李老汉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