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新编历史故事剧《郝经使宋》读后

2017-10-20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笑林

郝经历史上真有其人,是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张宝祥、张华根据郝经出使南宋以便实现元宋和好的史实所编写的新编历史故事剧《郝经使宋》,就是根据这段史料创作的剧本。郝经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多有记载,他是元初学问大家,著述甚多,存世的有诗歌、散文合成的《陵川集》与《续后汉书》。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国信大使。郝经在历史上名垂千古的事迹是他没有听从保定父老乡亲“承病勿行”之劝,置生死于不顾,接受了忽必烈“翰林侍读学士”的封诏,充任国信大使,于1260年4月赴南宋议和。宋丞相贾似道生怕败露他1259年冬在鄂州前线向蒙方承诺纳币称臣的投降真相,而囚禁郝经一行于真州就是今天的江苏仪征市,竟达16年之久。在此期间,郝经曾多次上书南宋君臣,但在贾似道的阻止下,一切努力均付之东流。为了策反郝经,贾似道谎称元廷兵乱,几次派人诱降,均遭郝经痛斥。又派人假扮强盗夜闯囚所威逼、断绝生活供应等,也未能动摇郝经的意志。郝经被拘十几年后,在1274年从宋人供食的活大雁中挑出一只健壮能飞的,系蜡书于雁足,放飞大雁,希望能够把自己被囚的事情传递到北方,是否起了作用不得而知。好在至元十一年(1274)六月,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率兵伐南宋,又命礼部尚书中都海牙及郝经之弟行枢密陪都事郝庸入宋,责问信使无故被拘一事。南宋朝廷理屈词穷,再加元军所向披靡,不得不派总管段佑以礼送郝经一行北归。元世祖忽必烈也派枢密院官及内臣近侍远道迎接。至元十二年(1275)夏,郝经一行回到了阔别十六年的大都,忽必烈赐宴于宫廷,并给了许多赏赐,同时向郝经咨询政事。可惜在当年秋天,他就因病去世,终年53岁。剧本基本是按照这个历史史实编写的,当然有些细节和人物是艺术虚构,也是舞台艺术的需要。总体来说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陵川县决心把这个人物搬到戏曲舞台是非常好的,因为郝经是陵川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体现陵川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今天表现这位元初儒家名人,就是要把作为政治家的郝经所反对的“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民族团结的思路得到发扬;同时把他作为思想家,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其实,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更加需要有一个统一 的思想来治理我们的国家。当然,如今的中国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和习总书记的治国理念来实现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强盛的道路。这也是该剧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具体到剧本所表现的情节,就是要把郝经坚贞不渝的爱国激情和为国为民的思想感情影响到我们今天的人民身上。

作者是在翻阅和搜集了大量的有关郝经的许多资料的基础上构思剧本的。而且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两方面进行了极为恰当的选择,使剧本既不失历史真实性,又充满了动人的艺术观赏性。比如在第五场,田婶托郝经寻找自己的女儿杏花,在送郝经雁粥的时候,获知女儿已经被贾似道残害的噩耗。悲痛万分的她听从了郝经“且将仇恨埋心底,血债血偿终有期”的教诲,决心自己充当“鸿雁传书”的信使,到北方为郝经传递被囚的消息。这样到第六场田婶到郝经府上找到郝夫人,说明原委也就顺利成章了。这样就巧妙的把历史记载中的确有郝经用大雁传递信息的事情和有人给忽必烈报信的事件在舞台上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郝经在真州囚禁十六年是个漫长的时间,舞台上是无法展现他度日如年的心情的,而且戏剧也不容许没有进展的情节出现。作者在这里安排了几个合乎情理的场面,把戏剧情境发展下去。比如第三场宋琚的逃跑和被朱耀臣打死的经过,就是通过直观的舞台行动使观众看到郝经所处环境的险恶和以贾似道为首的恶势力的残忍,从而也反衬出郝经的意志坚定和不屈不挠。第四场因为死了一只蟋蟀就把一位舞女也就是杏花活活打死,也是很形象的,因为我们在过去的传统剧目《游西湖》中就领教过贾似道的残无人道和草菅人命罪恶。所以把杏花的死放在这里也就是合情合理的。其他一些很好的戏剧场面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供作者参考。

从序幕到第一场的过渡我觉得不是很顺畅。序幕是元朝殿前场坪,伯颜,郝庸,元兵,分列两侧。内侍手端酒盘宣读圣上旨谕,命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经率团使宋,并赐酒三爵。然后就是使团启程了。可是到第一场郝经又回到府上,同夫人和子女告别,这个时空是怎么颠倒过来的?舞台提示可以是从殿前到了顺天府,可是观众搞不清楚啊,因为使团已经正式出发了。而且这个序幕也有点太冷清,不是热开场,不容易一下子把观众吸引住。建议把序幕改为是鄂州战场的场面,元、宋双方经过激烈战斗将贾似道擒获,贾似道为了活命,哀求忽必烈把自己释放,答应回去报知大宋圣上,从此元宋和好,并且还要每年进贡大元岁币。忽必烈将其释放,命其回去速办和好事宜,贾似道仓皇逃走。第一场郝经在顺天府自己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忽必烈的内侍前来宣读圣上旨谕,命郝经率团使宋,将原来序幕的情节移到这里。这样既交代了贾似道后面失信的缘由,又使得戏剧更好看。

第四场郝经说:“宋人元人同为炎黄子孙,古能友善相处,今可融和共存!”这句话不准确,元人是蒙古族,蒙古人不是炎黄子孙。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进入今天的蒙古地区,其代表为大窑文化。然而直到公元前3世纪之前这个地区和周边发生的关系很少。因此蒙古人和炎帝、黄帝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里是否可改为“四海一家,天下一统”,因为这也是郝经一贯的政治主张。

陵川人演出郝经的戏,首先使陵川的名气在社会上更加闪亮,同时也使郝经这个历史人物使更多的人知晓,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希望陵川文化部门的同志们在编剧的进一步修改提高的基础上,早日让观众欣赏到这部戏剧。

以上意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