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红藏人”的海报情

2018-02-24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郝英民 丁德令
李志文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上党梆子传统经典名剧《三关排宴》海报。

【写在前面的话】

说起看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曾几何时,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匮乏的时代,听戏剧、看电影作为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是值得每个人共同期待的。而这些被人们期待的戏剧电影,要通过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所以海报作为时代的记忆,被许多人谈论着、收藏着。长治市举办的2018迎新春戏剧电影海报展上,李志文从他收藏的上千张海报中,整理精选出的200余张中国戏剧电影海报珍品,深刻地展示了电影海报在影片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精美的画面,独特的表现手法,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一张名片,不仅使其具有欣赏价值,而且也深受收藏者的喜爱。新春佳节期间,笔者在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展览大厅看到,墙壁四面挂满一张张戏剧电影海报:《李慧娘》《望江亭》《杨门女将》《花木兰》《天仙配》《宝莲灯》《白蛇传》……在灯光的照射下,一眼望去,尽是当年笔者熟悉的戏曲明星和人物形象。驻足于一幅幅承载着历史岁月和故事的海报前,让人心生感慨。

这些中国戏剧电影海报藏品是由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会长李志文收藏的。30多年来,这位痴迷红色文物收藏,带领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会员挖掘、搜集、收藏了许许多多红色藏品的“红藏人”,因为自己的爱好,还收藏了上千张海报,此次展出的是他整理精选出的200余张有代表意义的珍品。以精美的戏剧电影海报贺新春,具有独特的意味。为此笔者采访了李志文。

以红色藏品追寻太行精神

李志文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18岁投身八路军南征北战,英勇不屈的经历,给了他深厚的红色文化熏陶。后来,他爱上了收藏。漫长的收藏岁月,丰富充实了李志文的业余生活,也让他感受到收藏的快乐。按说退休后应安享天伦之乐,但他却一心扑在收藏事业中。他所收藏的宣传画有2000多幅,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合作化时期的版画、油画、刺绣画、堆锦画、粉彩画分门别类、丰富多彩,有纸质、布质、丝绸质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李志文的藏品《太行浩气传千古》展示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为悼念抗日名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手握望远镜凝视远方,无所畏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太行山的农民代表李顺达、申纪兰等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与国事的宣传画,妇女、儿童、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各界人士的宣传画,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2009年,李志文牵头成立了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他和会员们以“收藏研究革命文物、弘扬传承太行精神”为宗旨,千方百计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收藏了一大批各类抗战报刊书籍、文献史料等。在当年八路军总部王家峪、砖壁、北村、麻田旧址、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等一个个闪烁着红色记忆的山庄,都留下他们不懈追寻的身影。李志文等人还与当年曾战斗生活在上党老区的将帅后代取得联系,收集到不少珍贵的革命文物。

盛世收藏、藏物砺志。李志文常想,只有让更多的人达成共识、留住记忆,才能使太行精神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收藏协会组建以来,他们先后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大型藏品展20余次,并深入到长子、襄垣、武乡、沁源等县城和农村及市区部队学校、厂矿展出30余次,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

李志文出于对革命先辈的感恩之情,发动协会会员建言献策、创办了《红色太行》季刊、月报和网站。刊、报、网设置太行徽章、太行证件、太行书籍、太行报刊、太行货币、太行文献、太行群英、风云人物、文化名人、革命遗址、历史事件、日伪罪证、伟人风采、收藏故事等栏目,在红色收藏界享有盛名。

海报易损毁留存不易

李志文告诉笔者,他和电影海报结缘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他还在北京某部队当兵,观看电影时偶然间见到了《闪闪的红星》宣传海报,那是他第一次知道“海报”一词。负责放电影的同志看到李志文好奇,就把这张海报送给了他。从此,他迷上了电影海报,并不辞辛劳地收藏起了电影海报。“电影海报不仅有艺术价值,还带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对后人了解时代变迁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李志文说:“再不收藏,以后可就看不到了,因为数量太少了。”

在李志文的家里,笔者见到了他收藏的1800多张中国戏剧电影海报,以及一些电影期刊创刊号,内容可分成战争、戏曲、儿童系列等多个种类。为保存这些珍贵的海报,他专门将其装裱,并给电影期刊套上塑料薄膜加以保护。李志文说,早期的电影海报,大多是请书画家手绘再拿去印刷,艺术价值较高,数量也不多。由于过去人们缺乏收藏意识,大量海报因时过境迁被损毁或处理掉,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弥足珍贵,而且这些戏剧电影海报的背后,折射出了中国戏剧电影发展史,特别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窄银幕到宽银幕,海报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如今,在李志文心里,这些展出的戏剧电影海报不单在他这一代人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还陪伴他们前行,希望也能让新一代年轻人认识和了解,重温经典岁月。

海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谈起此次将戏剧电影海报展出的初衷,李志文娓娓道出缘由:“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而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恰恰也是戏曲片,因此彰显了中国戏曲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特殊地位,这也是我收藏的这些海报告诉我们的。由此可见,戏剧电影海报在戏剧影片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2017年底,李志文和伙伴们起早贪黑、精心布展,为戏剧电影爱好者准备了一份精神大餐。2018年新春来临之际,李志文将自己四处寻访收集到的200余张戏剧电影海报珍品陈列展出。这是他30多年来潜心收藏的海报中精选出的珍品。其中,由赵树理编剧的名剧《三关排宴》电影海报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这是196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上党梆子传统经典名剧《三关排宴》,剧中扮演佘太君的郝聘芝与扮演肖太后的吴婉芝,两位女性针锋相对,演绎丝丝入扣,很具感染力。

此外,由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演出、长春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的彩色戏曲片《佘赛花》的海报引人入胜。剧作家关汉卿原著、晋南戏剧协会、晋南蒲剧院演唱的《窦娥冤》,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传统文化经典剧作,反映这本戏的海报也十分珍贵。

春节长假期间,到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展览大厅观展的人络绎不绝。观众中不仅有老人,也有很多年轻人。学习美术专业的王丽今年大四,在看展览时发表了她的见解:“听说有这样一个展览,本来想从这里找一些灵感来完成毕业设计,但似乎我的收获比预想的要多很多。这是展览,也是一个课堂。在这堂课中,我无意间穿越到了爸爸甚至是爷爷的青年时代,这里的每一张海报,似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也让海报中的温暖情怀愈发深厚,深藏的历史意义和美术价值值得我们更多的人来认识和了解。”

 “那个时候才20来岁,文化娱乐生活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今天看到这么多的海报时,我一下子就忆起了激情的青年时代,日子虽是一去不复返,但我们的生活总归是越来越美好!”年过花甲的孙老先生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