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上党梆子小戏《一念之间》《房》参演中国·桐乡小戏艺术邀请展侧记

2018-11-2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杨姣
 

正本才能清源 传统就是特色

 2018年10月,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出品的小戏《一念之间》《房》在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办的中国·桐乡小戏艺术邀请展中,载誉而归,荣获优秀展演剧目、优秀导演、优秀编剧、优秀作曲、优秀演员五项大奖,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亦荣获本次展演的优秀组织单位。

我是这两个小戏的编剧,从邮寄剧本参加评审,到接到主办方入选通知;从向单位汇报入选喜讯,到院领导大力支持立马筹措经费、组织人手进行排演;从近一个月的忙碌排练、悉心打磨,到整个创演团队千里奔波去往浙江桐乡;从两个小戏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到获众多奖项载誉归来……作为这两个小戏的创、排、演的整个环节的全程参与者,我收获良多,也感触良多。这两个小戏在“外埠”的成功,对上党梆子今后如何走出去、叫得响,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启发。

喜获佳讯  明确目标

9月中旬,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接到中国文联戏剧家协会邀请,获悉小戏《一念之间》《房》双双入选中国·桐乡小戏艺术邀请展。随后,在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的通知函中得知,本院是当时代表山西省参加本次小戏展演的唯一单位。

《一念之间》讲述了偷盗为生的吴邪,在某次入火场趁乱盗窃时,一念之间,良心发现,舍身将被困的主仆二人救出,自己却命丧火中的故事。这个故事诠释了人性的复杂,思想深刻,构思精巧,生动有趣。《房》讲述了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自愿离城返乡,翻修老院开办农家乐,乘着全域旅游之东风进行创业的故事。通过故事反映出祖孙三代四个人对“房”的理解。爷爷认为,房是外出务工子女在家乡的“根”,要守住根;父亲认为,房是生活必需品,是孩子结婚必备要件;孙子认为,房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渠道,是赚钱的途径;孙媳认为,房是国家政策在农村的践行,是农村跨越发展的有力助推。故事虽小,却内涵丰富,关切当下,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中国·桐乡小戏艺术邀请展由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办,是全国最有影响的小戏展演活动之一。这是上党梆子首次在该平台上展示魅力,出师战绩如何,意义重大。

作为一次在国家舞台上展现上党梆子魅力的绝佳机会,重点展示什么内容?以何种形式才能更好地展示?展示之后能否对上党梆子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什么才是上党梆子传统戏曲中应该被传承和保护的?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上党戏剧研究院的领导经过多番讨论和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回归传统文化,展示地方特色,用土腔土调、原汁原味的上党戏来打动全国观众。

稳步实施  精心打磨

这些年来,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梆子剧种之一,上党梆子不断寻求改革和突破,但成效不大,且越改越迷茫,越改越失去了自身韵味,“京剧化”“话剧化”倾向日趋明显。这次展演,创排人员不仅要展示上党梆子的当代风采和艺术成果,还努力尝试着恢复一些传统戏曲元素,尽可能地引领上党梆子回归戏曲本真,回归地方传统文化。

目标明确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立刻兵分两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申请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召开剧本研讨会,明确创演理念,招兵买马,组成创演班底。短短的两天时间,坐排、谱曲、组成乐队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有序展开。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次小戏得以排演,能够登上国家舞台,是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领导层“推新人、推新作、推剧种”的思路和实践分不开的。

为保证展演质量,市上党戏剧研究院组成了最强创演班底,由上党梆子名家、“梅花奖”得主吴国华、张保平作艺术指导并参演,国家二级演员侯慧琴执导,地方知名戏曲音乐人申秋宝进行音乐唱腔设计,特邀专业剧团的头号琴师、鼓师携晋城市知名的乐器强手组成乐队进行伴奏。无论演出阵容还是团队专业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围绕目标大胆尝试,一个信念贯穿始终。全体演职人员在整个创演过程中,坚定一个理念,就是要坚持传统的上党梆子土腔土白、土韵土调,突出剧种地方特色。首先,道白必须使用地方语言。地方戏之所以称之为地方戏,是因为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地而异。而在众多的地方特质中,语言是最为突出的一点。常言道,听其言辨其音,听其声辨其人。通过语言来分辨,是地方戏的鲜明特征。特别是上党梆子的“土白”,接近当地群众生活口语,运用于三花脸,既诙谐、风趣,又随意、轻松。故此,在排练中,要求演员必须使用方言道白,无论是晋城话还是长治话,无论是沁水话还是高平话,总而言之,用自己的母语来对话,来表演,驾轻就熟,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为演出增色不少。比如,“我媳妇”在高平方言中叫作“mai xiu”,在彩排和演出中,每逢演员说出这两个字,必定能赢得观众的喝彩声。其次,在音乐设计中,重新恢复使用上党锣和老胡胡。上党梆子乐队有文武场之分,武场指的就是锣鼓,经过几百年传承与发展,上党锣鼓已是千变万化,非常灵活。上党梆子传统剧目又多是表现杨家将、岳家将等英雄人物,曲调高昂,粗犷有力,在这样的前提下,相较于京锣而言,上党锣更亢奋、霸气,更有地域特色和地方韵味,更适合表现上党人的精气神。

不辞辛劳加紧排练,精雕细琢反复打磨。9月下旬开始,全体创演人员进入排练状态,从早八点到晚六点,每天泡在排练场。有些时候,为了抠细节、讲动作,顾不得吃晚饭,饿着肚子坚持到晚八点。其间,恰逢中秋国庆假期,所有演职人员放弃休息。短短的15天内,两个小戏初具雏形。为了达到最佳演出效果,演员们数次排练,一次次扑跌,一次次跪搓,用实际行动在深刻诠释着“戏比天大”的理念。

10月上旬,创演团队历时18个小时,行程1000多公里,途径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跨越5个省市,于晚11点30分,最终抵达浙江桐乡。次日9点,顾不得旅途辛劳,全体创演人员立马投入彩排,从耳麦的测试到灯光的调节,再到乐队座椅、话筒的摆放,再到服装道具的微调,事无巨细,反复斟酌,确保演出的效果不出遗漏。

正是这种不辞辛劳,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执着,感动了剧场所有的工作人员。他们发自内心地给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这支团队点赞,主动向身边人推荐晋城,推荐上党梆子。

专家认可  示范导向

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这次回归传统,保持地方剧种传统特色的尝试是有益的,更是成功的。

上午走台时,不断有其他剧种和组委会工作人员过来观摩,用手机录视频留作纪念,对演员和音乐是交口称赞,一个劲儿地夸好。晚上现场演出异常精彩,观众的叫好声、掌声不断。特别是《一念之间》更是引起了评委和观众的热议,在剧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具有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出特征,反映了这片土地上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形态、社会现实和审美理念。正因如此,它与京剧、昆剧和其他地方戏是不同的。虽然从戏剧史的发展来看,各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变革、人们审美需求的转变,历经数代名家和艺人们的提炼和创造,不断吸取其他剧种的精华,“渐变”着,逐渐演化成更适合演出,更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但是,诸如道白、音乐唱腔以及特有的程式动作等等,这些是分辨地方戏的重要特征,是赫然不同于其他剧种的显著标志,有它独特的内涵和精髓。剧种的“渐变”与走向,势必要在保持剧种这些地方风格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只有继承传统,升华传统,这种有效的积累才能尽现佳作的艺术底蕴,否则将失去特色,走不长远。

为了使所有参演者在观摩交流、相互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桐乡小戏邀请展组委会在每场演出结束后,专门设立了专家点评环节。冯玉萍、李文启、周光、毓钺、许玉琢、谢丽泓等享誉全国艺坛的专家对所有演出作了客观中肯的点评,并指出修改提高方向,既高屋建瓴,又具有切实可操作性。

专家们表示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所带来的两部小戏,都是令人感动的诚意之作。尤其是《一念之间》寓正于谐,在剧本创作上构思巧妙,结构缜密完整,情节设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无论是唱腔、道白,还是音乐设计,都坚持本土化,注重给观众上党梆子原汁原味的舞台视觉、听觉及审美呈现。这点做得非常到位。不仅如此,吴国华、张保平两位老师的参演,也为两个小戏增色不少,被专家誉为“具有示范性的表演”。

原总政话剧团著名演员、导演李文启认为,“怎样保持传统,怎样保持地方小戏的特色,《一念之间》对我们的演出、排练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主创人员对艺术的严谨和执着,诠释了什么叫戏比天大。”

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著名剧作家毓钺表示,“剧本想法独特,是个很好的戏曲剧本。通过这个小戏,我看到了他们的训练、他们的排演、他们的后台。很传统,很讲究,生旦净丑样样精到,行当齐全,给大家听觉、视觉的盛宴。”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认为,“作为戏曲人,看到《一念之间》非常感动,表演方面,唱腔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动作眼神准确到位。正是有这样一批人的坚守,在不断给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续命’。”

如此高的赞赏提振了全体演职人员的信心,也说明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在两部小戏中尝试使用方言道白,启用传统的上党锣和老胡胡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为日后上党梆子创作、演出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为上党梆子将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