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资讯 >

《太行娘亲》,讲述成长的英雄

2019-05-27 发表|来源:新民晚报|作者:南妮

一直到为掩护躲在东山山洞里的赵氏婆媳与两个婴儿,引开日本鬼子的张伯壮烈牺牲之前,赵氏,根旺的娘,一直是一个舔犊情深的母亲、祖母,贫家之女,嫁入农户,生了四儿,只活根旺,丈夫早逝,辛苦养儿。在山上救了因病被弃的梨花。梨花跟根旺成亲,铁蛋就是梨花替赵家生下的孙儿。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开场,就是山下赵家在摆铁蛋的满月酒。战争岁月,贫瘠山村,土白酒,野菜饼,却掩不住新生命诞生的欢乐与喜悦。满村的男女老少喝喜酒,逗趣话,根旺娘的豪爽、能干、热烈、机敏,在舞台四溢。

穷人家的掌门人,女人当男人用,女人也作女人使。山里的一朵苦菜花,奄奄地开。张伯把洪医生与王营长的男婴铁牛送到梨花那里,洪医生牺牲了,王营长带着八路打鬼子,铁牛生着病,需要喂养。洪医生救过梨花的命,梨花含着泪花要求婆婆答应张伯留下铁牛。根旺娘却说:“这个家,还轮不上你说话。”

后山沟的前一幕,转动的山石,踉跄的脚步,惊骇的眼神,悲怆的演唱……根旺娘告诉乡亲:日本鬼子专门要杀八路军放养在老百姓家的孩子,后山沟无数个婴孩,被日本鬼子的刺刀一个个挑死。答应将铁牛的病养好,之后要送还。“铁蛋是赵家唯一的根,我不能冒这个险。”根旺娘如此回答张伯。

“生死敢把信义偿”——赵氏的信义一开始是对家族的,她要实现对死去丈夫“保证赵家传宗接代”的承诺。王营长从日本鬼子的魔掌中救下了被抓去当劳工险遭活埋的根旺,张伯牺牲了。王营长称把根旺送去当八路军的赵氏是“英雄娘亲”——

这一声“英雄娘亲”与张伯的新坟,使根旺娘震撼了,面对着张伯的身世诉说、认错与许诺,是根旺娘人格的成长、人性的升华。

比起“生而英雄”,成长的英雄更真实生动接地气,人物与舞台获得的感染力也更饱满深厚。去追被王营长抱走的铁牛,在日本人的淫威下救铁牛舍铁蛋……对家人守信义的根旺娘,对张伯、对王营长、对刺刀下的一村村民、对八路军、对整个受着难的民族守着信义。她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主妇变为英雄。最后,她抱着自己深爱的孙子铁蛋,往枯井里纵身一跃,完成了自身形象的统一:她是英雄,她是一个最伟大的母亲。她的肉身甘做大地,承载子孙的痛,保护他们的生。

赵氏,苦难的经历赋予她既勇敢又老辣,插科打诨,对着鬼子的头目调侃:“哪天你要是被八路打死了,你那孩子俺来养,准把他养成白白胖胖、壮壮实实、健健康康的中国小子!” “咱老百姓哪,见了孩子就喜欢!不管男的、女的、大的、小的、病的、残的,都会抱回家来,养着、护着、爱着、宠着。”——用最基本的人性来批判日本鬼子的非人性、战争的野蛮荒诞,由李莉、张裕创作的剧本在此是有创造性的。

最朴素的语言就是最有力的真理。高贵与卑劣、正常与变态昭然若揭。面对死亡,也难掩豪气。根旺娘就是身处绝境也要发出笑声的人。刚烈与柔情、牺牲与眷恋如此感人地和谐在这个形象中,热辣是赵氏的生命力,成长的英雄是可感知的英雄,欢乐的英雄是超越了生死的英雄。

《太行娘亲》每一幕幕首的伴唱,雄浑、苍凉、悠远、温柔,是梆子的乡音,又似太行的回音,它们是女主角亮烈强音与伟大人格的衬托、互文与歌咏,犹如大地与子民的关系、老百姓与子弟兵的关系。她,他们,从何而来,又必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