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 >

筑梦梨园四十载——记上党梆子传承人侯慧琴

2020-05-1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牛宗夫
侯慧琴(右)在《三关排宴》中饰佘太君(资料图片)

侯慧琴,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一级演员职称,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党支部副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党梆子晋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第九届山西省戏曲“杏花奖”获得者。2017年,执导上党梆子《小院春光》,获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梦想微剧场”第二季“最佳导演奖”。2018年,执导上党梆子《一念之间》《房》,获中国·桐乡小戏邀请展“优秀导演奖”。

天资+勤奋是成长之基

侯慧琴从小就是个戏迷。每次跟着大人去看戏,趴在戏台上,从头看到尾,不杀戏,不回家。以致剧团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回家以后就模仿戏剧中的人物表演,床单、毛巾全成了她的道具,逗着家人们拍手叫好。

1979年10月,长治县文艺班招生,当年14岁正在上高中的侯慧琴忍着病痛,偷偷跑出来去考试,但终因嗓子发炎,没有唱好,未能考中,于是倔犟的她连学校也不回了,抱着一根电线杆哭个不停,心里发誓一定要考上戏校。

侯慧琴在校读书极其勤奋,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尤其对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情有独钟,每天手不释卷,吃饭时母亲连喊几次,她都舍不得放下书,边吃边看,为日后学戏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4岁那年,侯慧琴代表长治一中为县里召开三干会表演文艺节目,一曲《绣金匾》,又一曲《交城的山交城的水》,轰动了全场观众。从此,她认定自己就有唱戏的范儿,决心要去剧团唱戏。然而,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家有半升糠,不让孩子上戏堂”。

坚定执著的侯慧琴,有自己心中的梦想。父母的阻拦挡不住她前进的脚步,1981年,晋东南戏校招生,侯慧琴以优异成绩一举考中,分在了老旦组。由于自身条件好,又表现出色,博得了时任校长、著名表演艺术家郝聘之的夸奖,她对师生们说:“你们看看长治县的那个小姑娘,真是太棒了,要向她学习。”

严师出高徒。走进戏校的侯慧琴在郝聘之老师的指导下,如鱼得水,进步很快,每天比同学提前一小时起床,苦练下腰、蹬腿、跌叉等基本功,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她一边练功一边排戏,样样都争第一。在排练《雁门关》时,80多个同学中,十几个青衣、老旦都抢着上,唯有侯慧琴被老师选中饰演佘太君,成为幸运儿。春节放假时,她拿着第一名奖状回家向父母报喜。

在晋东南戏校,侯慧琴分别在《杨八姐游春》《金陵记》中成功扮演了不同角色。毕业作品《打碗记》,凭着与众不同的身段和唱腔,一炮打响。侯慧琴一路拼搏,顺风顺水,毕业后,剧团派车直接去接,从此成为正式演员。

才能+实干是进步之梯

侯慧琴到剧团后,正是春节放假前的排练紧张阶段,碰巧也赶上全省中青年演员调演,老师去了太原后开不了戏。于是立马让侯慧琴上角色,新入职的同事中,她被第一个派上舞台,十七八岁的年纪,当时就蒙了。但侯慧琴基础好,戏路宽,青衣、小旦、老旦、刀马旦,样样都很出色。在《小刀会》中,一人演了多个角色,有时还要反串小生,受到剧团领导高度肯定和表扬。“要做就做最好的!”这是侯慧琴的口头禅。她认为,做一个好演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才能功底扎实,应变能力强,加上自身的优点,才能发挥自如,风格独具,在《法门寺》中饰演彩旦刘媒婆一角,就是最好的明证。

1994年,晋东南地区地市分家,吴国华任市上党梆子剧院一团团长。当得知侯慧琴是个好苗子,就决定叫她来团里,并分配她饰演老旦等多种角色。侯桂琴珍惜机会,开辟戏路,除了花脸外她什么角色都演过,都演得很好。

2008年,剧团要培养擅长演青衣、小旦的青年演员,需要一个新剧目,决定移植京剧《状元媒》,并请来了京剧导演陆老师。可是排练中发现了问题,上党梆子唱的多是七字句、十字句,而京剧唱的却是参差不齐的多字句,唱不成上党梆子。这可怎么办?

要移植这出戏,就需要重新修改剧本的唱词,但《状元媒》没有剧本,只有录像。侯慧琴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既省事又巧妙的办法。长治红专剧团曾演过上党梆子《状元媒》,而且有录像带,照着录像抄写唱词岂不是个捷径!

说起来省事,做起来难。侯慧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爱人帮她按暂停键,她用笔抄写。次日一上班,侯慧琴把《状元媒》剧本呈送在团长面前。领导震惊了,忙问,剧本哪来的?侯慧琴的敬业和刻苦精神可见一斑。

2006年,剧团要排练上党梆子《赵树理》,特意请来了著名导演谢平安。侯慧琴任副导演,同时在剧中扮演赵树理的母亲王金莲,不仅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要有驾驭整个排练场的能力和说话的能力,此时她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于是晚上恶补。她告诉笔者,导演之前需要把所有表情、动作,在脑子里想好,排练时才能得心应手,再加上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人物形象就出来了。

勤奋终得硕果。2003年,侯慧琴在《五世请缨·出征》中饰佘太君、《打龙袍》中饰李后,获得第九届山西省戏曲“杏花奖”。

改革+创新是不竭动力

2013年,进修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高级研修班的侯慧琴,恰巧遇上全国梅花奖30周年演出周,她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每天到剧场看戏,一个月看了20多部,学到了很多表演技艺。

2014年,阳城县邀请侯慧琴改编小品《微信与淘宝》为戏曲,这需要下很大一番工夫。改编考验的是改编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取舍的技巧。侯慧琴埋头苦干,经过几个昼夜加班加点,改编为上党梆子幽默小戏《小院春光》。为保证演出效果,在之后的排练中,侯慧琴把舞美、灯光、音乐以及后勤工作,全都包在自己身上。

《小院春光》在中央电视台演出时,博得专家和评委的一致肯定,最终获得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梦想微剧场”第二季金奖,个人获得“最佳导演奖”。

2018年,侯慧琴又执导了《一念之间》和《房》,参加中国文联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桐乡小戏邀请展,获得“优秀导演奖”。

梨园筑梦40年,侯慧琴凭着一腔热血,一股钻劲,名扬戏曲界。其扮相端庄大方,唱腔高亢明亮,浑厚有力,表演豪迈大气,刻画人物深刻准确,代表剧目有《三关排宴》《五世请缨》《太行娘亲》等,堪称成就卓著,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