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图强的脱贫歌 ——评上党梆子《沁岭花开》
2020-10-15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嘉近年来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在艺术创作上层见叠出,佳作频频,对不同类型题材的剧目创作都有涉及,如红色题材《太行娘亲》,历史题材《郝经》,英模题材《申纪兰》,及刚刚正式首演的扶贫题材上党梆子现代戏《沁岭花开》。该剧是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经过两年沉淀,多次彩排,几经打磨,更趋精致。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际,《沁岭花开》聚焦一位没有当上“贫困户”的农村贫困妇女山花的情感世界和成长过程,从性格泼辣、破罐破摔,再到识大体、懂自尊,自强拼搏,通过技术与劳动,在全村脱贫致富和精神脱贫的路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孔丘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李山花恰恰就是这样人贫志不贫的人,她在教导儿子赵响时,黑板上写下的“要争馍馍争口气”的几个大字就体现了她不甘贫困、不甘现状的生活斗志。李山花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表面放荡不羁,内心却有不得已的苦衷,看似浑身芒刺,内心却不甘贫瘠,暗藏心气、志气和骨气。通过帮扶,第一书记张志龙为山花打开了心结、送去了温暖、传递了信心,山花由此觉醒奋发,实现了人生的蜕变,体现了不寻常的价值。
“莫道山花已萎顿,
但得春雨定向阳。
莫道穷乡起步慢,
恰已是,
一石激起千重浪,
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涓涓细流,
它终要奔腾入海洋!
张书记哪,沁岭村锣鼓已奏响,
人心向上、不屈不挠、它响彻太行!”
李山花的这段唱既是她本人精神世界的深情表达,也是村子里所有人价值观念重建的郑重宣告。李山花就像是全村人的一面镜子,是他们精神脱贫上先飞的“弱鸟”,最终成为全村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富兰克林说过,“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剧中和人贫志气存的李山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日子相较富裕,或被评为“贫困户”的贫困村民们,他们从内心里缺乏山花这样摆脱贫困的勇气,和勤劳奋斗的精神,即使是摆脱了贫困,反而志气尽丧,陋习未改,肆意挥霍,还想再度依赖党和政府的扶贫帮助。这个思想病态不根除,就永远不能摆脱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山西时说到,“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该剧聚焦“精准扶贫”,关注村民从精神上摆脱贫困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并与脱贫之后思想陋习未改、面临返贫风险的现象,同防止返贫进行联系,强调了不向贫困低头、勇于奋斗、不断奋斗的气节脊梁。扶贫“扶”的是什么?脱贫“脱”的是什么?《沁岭花开》一剧,“扶”起了沁岭村民的劳动热情与奋斗精神,“脱”掉了沁岭村民的“等靠要”思想和落后心态。脱贫才是开始,小康才是目标。脱贫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纯在物质上的“输血”,更是在精神上的不断“造血”,激发内生动力,在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奋斗,不懈追求,一路攻坚,沁岭的山花才能真正绽放,散发出久久不散、缭绕不绝的花香。正如剧中第一书记张智龙所说的一样,“有了墙,人会靠着;没了墙,人才能站住了、站直了、站挺了!贫困帽只有自己想摘、自己能摘,自己敢摘,才能彻底摘除!”
《沁岭花开》传递的精神力量鼓舞人心,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同样光彩照人。尤其是李山花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情转变,给表演上带来很大的难度,成为一大看点。李山花的扮演者陈素琴,她既能够把李山花“学一个美猴王大闹天宫、降龙伏妖”,拿着板凳拦路告状的泼辣性格演绎出来;又能够情绪突转,把一个在后山荒野、失魂落魄寻找儿子的母亲的急切心情演绎的淋漓精致;当见到儿子赵响在黑板上写下了触目惊心的“我恨她”,李山花身在门外,如刀扎心,痛切心骨,她在精准的刻画之余,运用情感上的恰当收敛,无声胜似有声,使人物凄苦复杂的命运更加深深地感染了观众;通过第一书记张智龙的交心帮扶,李山花既有以往积蓄的旧怨,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在旧怨与梦想之间,李山花更加自立自强自尊的个性转变,陈素琴切中人物,以内心充实、外化精准的精彩表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弓到自然,成为她在舞台上塑造的又一经典形象。
一部扶贫题材戏剧如何成为能够突破时效局限的保留剧目?关键还是要打破图解政策的怪圈,走出千人一面的机械化生产,讲好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戏剧故事,在故事中塑造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真正把脱贫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具有普遍价值的精神力量提炼出来,展现出来,变“宣传品”为艺术品,方成经典。
《沁岭花开》是一部具有良好基础、关注人物性格命运、精神世界的作品,建议能够进一步突出主线,着重关注李山花与村民们精神世界的变化和劳动实干的过程,去掉李山花和张智龙、许大壮纠缠不清的爱情线,突出脱贫致富的过程和脱贫后面临返贫、防止返贫的情节;巩固戏剧的发展逻辑与合理性、关联性,把情节枝蔓拧成一股绳,围绕戏剧主线发展推进;加强戏剧悬念,设置矛盾冲突,明确人物在戏剧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在主人公山花受到激励、鼓舞之后,赋予她更多具有主动性、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奋斗拼搏的行为动作;在剧中展现更多李山花在影响改变村民落后思想、纠正陈规陋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使戏剧更集中、叙事更合理、人物更鲜活、演出更好看,深动演绎沁岭村人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路上不耻落后、艰苦奋斗、斩断穷根、意气风发的时代画卷和精神图谱,培根铸魂,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使之成为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舞台艺术经典佳作。
(作者系山西戏剧网执行董事、总编辑,青年戏剧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