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 >

陈素琴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24-10-30 发表|来源: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作者:申陵锋 张安弟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一级演员陈素琴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陈素琴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一级演员,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

时时放心不下,竭力传承发展。

多年来,陈素琴奋力耕耘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上党梆子的挖掘保护和赓续传承中,常年活跃于城乡的一方舞台上,为全国稀有、古老的五声腔剧种注入了新生活力,将一众鲜活舞台形象献给了人民群众,她用自己的赤诚初心,践行着戏曲“守艺人”的使命担当。

守正创新,一部部精品促进“非遗”剧种活态传承

有着近400年厚重历史的上党梆子,如何在新时代守正创新?这是陈素琴一直在思考的时代命题。技以戏传,陈素琴深谙其中要义,她始终把剧目创作作为第一抓手,制定了“传统剧目练队伍、移植剧目闯市场、新创剧目开局面”创作思路。连续四届蝉联山西省“杏花新剧目奖”,连续两届蝉联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作为“非遗”传承人,陈素琴是敬畏传统的。为学习《三关排宴》,她把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吴婉芝、郝聘之主演的电影艺术片《三关排宴》拿来学习,从唱腔到念白再到表演,一字一句,如琢如磨,在全国首届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中,赢得戏曲专家首肯。特别是“盘路”一折,她虚心请教上党梆子名家吴国华、高玉林,亲自登门求教,把濒临失传的“盘路”继承了下来。

作为“非遗”传承人,陈素琴是敢于挑战自我的。上党梆子重文戏轻武戏,为弥补武戏不足,陈素琴移植了京剧《安国夫人》。这是一出动作繁重的刀马旦应工戏,于知天命之年的陈素琴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她不惧困难,硬是凭着一股犟劲儿没日没夜地练,把“梁红玉”搬在了舞台上。还移植了淮剧《哑女告状》,一人分饰两角,对演员身体协调和唱做能力要求极高,陈素琴同样演出了模样,成为“送戏下乡”保留剧目,深受欢迎。

作为“非遗”传承人,陈素琴是懂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她“三顾茅庐”,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一级编剧李莉,为上党梆子写了多部精品剧目。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团”,陈素琴创排并领衔主演了革命红色题材现代戏《太行娘亲》,荣获(入选)省部级以上奖项(荣誉)10项,将晋城及山西文化建设推向全国视野,探索出地方小剧种走向全国的“晋城样本”。还创排并领衔主演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题材现代戏《沁岭花开》、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为原型现代戏《申纪兰》,被誉为新时代“上党梆子现代戏三部曲”。

《太行娘亲》《沁岭花开》《申纪兰》剧照
 

薪火相传,一个个人才赓续上党梆子队伍建设

戏以人传,无人则无传承。上党梆子于陈素琴不仅是一个剧种的存在,更是一份事业的沉甸甸责任。她深知自己不足,虚心、接纳、空杯、清零是她挂在嘴边的常话。为系统学习上党二黄,她拜在了上党名家高玉林的门下,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走心,经过拜师学艺,陈素琴演唱的上党二黄《打金枝》提高了一个艺术层次。她不仅虚心向上学,还无私向下教,她带徒弟、教学生。90后青年新秀武艳艳荣获山西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杏花表演奖”,00后新秀郑媛媛入选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荣获第七届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一等奖。

此外,她还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优势,为“非遗”保护建言献策,撰写建议案20余条。组织招聘和引进上党梆子人才20余人,与高平中专委培上党梆子新苗60余人。

文化惠民,一场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艺术创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艺术创作、“非遗”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她躬身示范、扎根基层,四天一个地方,坐大巴车、吃大锅饭、睡行军床,常年奔波在演出第一线,与青年演员同吃同住同台演出,践行“非遗”最原始的传承之路。她带团“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走遍了太行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每年演出300余场次,受益观众100余万人。她带团赴北京、上海、河北、四川、江苏、香港、台湾、俄罗斯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擦亮了上党梆子这一新时代历史文化名片。

送戏下乡

陈素琴自知肩上“非遗”保护责任重大,作为传承人,她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而坚定。在她心中,始终矗立着“艺比天大”的人生信念,为“非遗”保护涵养“匠心”、磨炼“匠技”、创新“匠艺”,为当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艺人”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