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综艺《国色天香》:戏曲可以属于每个人

2014-02-13 发表|来源:京华时报|作者:伍铱铱

大过年的,喜欢听戏的有福了。作为“国内第一档大张旗鼓做戏曲的节目”的参赛者,来到《国色天香》的明星们第一个要被赞的不是唱得如何,而是他们胆色过人。梨园行儿有个讲究,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稍有疏忽,就会荒腔走板。著名音乐人黄征为了走好个台步,苦练了好几天,仍有瑕疵。好在演员乐于大方坦承,自己登台面对评委时是“山寨货遇到了正品”。也许正是跨界碰撞的噱头,很容易地调动起观众的热情,才播出两期,《国色天香》的官方微博已经积累了40多万的粉丝。身高超过1.90米的汪正正,全身披挂做出霸王的造型,当他以两米一左右的“海拔”傲视全场时,谁都会觉得这个霸王真是非同一般。更逗的在后面,他唱的偏是女歌手那英的名曲《征服》,男女的错位再加上很京剧味儿的演绎,汪“霸王”的形象真可谓独树一帜。两位主持人也令人过耳不忘,精通评剧且嗓音清脆的郭德纲身边站着的不再是谦哥,而是有副沙哑声线的戏曲“门外女”宁静,混搭效果很强烈。节目制作方的胆量也值得赞一下,既敢于以戏曲为切入点去打造新中国风,还对曲目界定有准确的定位。

看过第一期节目后,听到了京剧版《离歌》、二人转版《High歌》,本以为制作方坚持运用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融合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三古三新”方式改编歌曲,其终极目标是打造类似于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之类的作品。而丫蛋在第二期里用二人转的方式演唱的《城里的月光》,不仅保留了歌的旋律本质,完美整合了二人转的元素,还妥善地利用二人转的地方特色让观众就歌本身产生联想,涌上一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甚至会有想哭的冲动。另一点难得的是,制作方始终头脑清醒,歌是歌,戏就是戏,创作的手法可以跨界,但是概念并不混淆。比如以越剧为蓝本改编的《涛声依旧》叫越调,大嘉宾郑少秋演唱的是黄梅调而不是黄梅戏,避免了对戏曲不熟悉的观众因节目产生错位的可能。

有点赞的就有要吐槽的。《国色天香》最大的混乱不是参赛者有时把握不准戏曲腔调,而是号称来源于《我是歌手》的所谓成熟赛制,运用起来不如它的原版那样规则清晰。因为部分选手本身具有相当的戏曲功底,一抬手一投足工架十足,而有的确实是临时突击,身眼手法步如何与演唱配合尚存疑问。碰到这两类选手,怎样衡量评判,很是考验评委的功力。另外,被选定的歌是不是适合用戏曲腔调进行改造,还是要以好听为基本标准。

能有一档戏曲综艺节目,确实令人惊喜,就像京剧名家于魁智所言,“京剧(戏曲)本身也不应该是被束之高阁的,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人接受,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