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山晋水晋文化:功盖天下郭子仪
2015-06-16 发表|来源:三晋都市报(太原)|作者:李振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之际,当安禄山的15万叛军如潮水般南下,攻城掠地,大唐将领、地方官望风披靡之时,郭子仪得到了发挥军事才能的机会。当时,郭子仪就任朔方节度使,率军东征。在山西境内屡次击败叛军。郭子仪首先收复静边军(今右玉),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今大同)、马邑(今朔州)。
公元756年,叛军占领河北全境。不久,郭子仪兵出井陉,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叛军,收复河北许多城市。公元757年,郭子仪率兵进攻蒲州(今永济),叛军大败,叛将崔乾祐逃奔安邑(今运城盐湖区)。此后,郭子仪又陆续率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久,郭子仪入朝,肃宗对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
但两京虽然收复,叛军并没有消灭。第二年唐军兵败相州,负有指挥责任的宦官鱼朝恩却将责任推卸给郭子仪,剥夺了郭子仪的军权。但面对史思明再陷洛阳,西戎趁机入侵的复杂局面,肃宗于公元760年再次起用郭子仪。762年,因功勋卓著,肃宗敕封郭子仪为汾阳王。
自古异姓封王都未必是皇帝本意,多为不得已而为之。其结局往往不好,或者如韩信,讨了个齐王,最后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或者如汉献帝,被迫封曹操魏王,最终也没有逃脱被篡被弑的结局。只有郭子仪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君无藏弓烹狗之意,臣无谋篡不臣之心,虽然封王,也能君臣相安,倒也难得。
直到公元763年,安史之乱才彻底平定。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可以说居功至伟。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由于劲抽边关军队平叛,边防空虚,764年,仆固怀恩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占领长安,迫使代宗东逃。郭子仪又一次力挽狂澜,击败外族入侵。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许多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这种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了100多年,直到唐朝灭亡。郭子仪无法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但郭子仪威名远播,对遏制和平息藩镇叛乱作用巨大。例如: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反叛,代宗命郭子仪率军讨伐。华州将领闻知郭子仪出兵,就杀死周智光,将其首级送往朝廷。
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绝非过誉之词。
其实,郭子仪也遇到过君主的信任危机。肃宗信任郭子仪是正常的,因为“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难,太子李亨发动兵变,然后在灵武登基,就是肃宗。而灵武是郭子仪的根据地,说明肃宗继位有郭子仪的功劳。
肃宗驾崩后,代宗继位,封郭子仪为“肃宗山陵使”,夺其兵权。郭子仪意识到已经遇到信任危机,于是他把肃宗所赐的诏书汇总为二十卷,献给代宗。同时上表自陈:“臣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累蒙国恩,猥厕朝列。会天地震荡,中原血战,臣北自灵武,册先皇帝,乃举兵而南,大搜于岐阳。先帝忧勤宗社,托臣以家国……”上表既有自谦之词,还有效忠之意,以期取得代宗的信任。当然,代宗重新重用郭子仪,也有天下糜烂,不得不用的苦衷。郭子仪也是用自己的行动,逐步取得了代宗的信任。
有一出晋剧《打金枝》,其故事情节山西的读者都知道,不必赘述。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郭子仪绝不居功自傲,而是谨慎避祸;代宗一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俗语,表现出他对郭子仪的深信不疑。
汾阳王郭子仪不愧为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