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它一刻未曾迟疑——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综述
2015-11-1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 群外滩的风里散发音乐的味道,舞者的衣襟搅动黄浦江的清流,城隍庙的砖瓦堆砌出中国的神韵,东方明珠的霓虹闪耀着世界的绚丽。今年10月到11月,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如约而至。
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众多艺术家和演艺界同人的积极参与下,在广大观众的支持与鼓励下,年近弱冠的艺术节,青春活力之中更见成熟稳重,生命飞扬之中更显风发意气。
从精彩纷呈的演出到分享真知灼见的论坛,从主打惠民的艺术天空和艺术教育板块到着力培养青年艺术家的“扶青计划”,艺术节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坚与青年、现在与未来,日益成为世界艺术与文化版图中引人瞩目的重镇。
精彩演出亮点多——
它们是艺术节的核心与灵魂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演出永远是艺术节的核心与灵魂。今年的艺术节不仅聚集经典,而且力推原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说:“今年原创作品在演出作品总数中的占比超过40%,我们要把中国原创作品通过艺术节的平台推向世界,追求中国元素的世界表达。”
围绕着近期中国与世界的大事与大势,艺术节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演出。
开幕大戏之一、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通过描写二战期间上海人民和犹太难民患难与共的经历,深度挖掘特殊环境下的人性之美,形象地呼应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话剧《中华士兵》、《祖传秘方》,沪剧《赵一曼》,京剧《杨靖宇》等,全方位、多视角地讴歌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气节。
为呼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本届艺术节的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相关作品,深得观众喜爱。陕西歌剧院原创歌剧《大汉苏武》、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印度音乐剧《宝莱坞歌舞盛宴》等演出与展览,共同织就一幅文化新丝路的绚丽图案。
本届艺术节还专门设立中华优秀戏曲展演板块,旨在响应中央关于支持戏曲传承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精神。大师版《牡丹亭》令人惊艳,艺术大师宝刀不老、魅力不减;新编越剧《双飞翼》、《屈原》,新编沪剧《邓世昌》,新编京剧《康熙大帝》等用传统戏曲承载着中国美学精神。
民族的声音与味道与一众来自国外的名家名团相映成趣。“我们把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的舞剧《舞姬》等国外的世界名团、名作请来,一来让中国观众大饱眼福,二来也为中国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个交流借鉴的契机。”刘文国说。
惠民力度再升级——
他们是艺术节的主人与根本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向以“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对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有着清醒而强烈的自觉,老百姓始终是艺术节最大的牵挂,因而各类惠民活动从未缺席。今年,艺术节的惠民力度再度升级,艺术天空、艺术教育两大板块进一步降低了老百姓欣赏艺术的门槛,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艺术天空是艺术节在坚持每年推出1.5万张优惠票吸引市民走进剧院的基础上,又让国内外一流艺术家走出剧院、走到市民身边的惠民举措,艺术家带着作品从殿堂与舞台转战公园与广场,免费演出近600场,观众人数达到250多万。而艺术节追求的不仅是数据,更是质量,许多观众表示:“入场不设门槛,艺术水准却没有降格,艺术节是没有围墙的舞台。”
艺术教育是本届艺术节新创的板块,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与创新。今年的艺术教育活动分为“讲座与导赏”“艺术工作坊”“艺术进校园”“学生进剧院”和“艺术赛事”五大分支,共有50多项近百场活动进入社区、剧院和学校等,实现观众与艺术零距离。刘文国说,艺术节倾力让艺术走近老百姓,让艺术启迪思想、温暖人心的力量惠及更多人。
扶持青年艺术家——
他们是艺术节的未来与希望
如果说艺术天空和艺术教育旨在普及艺术、培养观众,那么,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即是在青年艺术人才的帮扶上发力,因为青年人最有理想、最有创意、最少保守,他们是艺术的未来与希望。
作为艺术节的常设板块,“扶青计划”已步入第4年,今年共推出14部委约作品,100多场邀约演出,50多项大师讲座、工作坊、展览等文化活动,共吸引观众10多万人次。
相比于以往,今年“扶青计划”的委约作品质量提高,立足传统形式之上有所创新。委约作品中的《朝闻道》、《斩·断》、《青衣》等都得到了国内外不同观众群体的关注和喜爱,为作品后续发展和“扶青计划”自身品牌的树立奠定了极佳基础。“扶青计划”中“邀约展演”板块国际范儿十足,来自丹麦、法国、西班牙、瑞典、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际一流表演艺术大师越洋而至;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我国各地的青年创作者同场献艺。
青年艺术创想周则邀请世界范围内怀揣艺术梦想的青年人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及其周边剧场进行艺术创作、演出,让上海成为青年艺术人才及其作品的孵化器。
交易会携手论坛——
它们是艺术节的风向与高度
精彩演出让艺术节丰满,惠民举措让艺术节亲和,“扶青计划”为艺术节储备力量,各类交易会、论坛则标志着艺术节的引领风向和思想高度。
今年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共有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参会机构近400家,其中国外机构超过130家,代表总人数近600人,展位数约130个,推介演出总数64台。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英国南岸艺术中心、欧洲艺术节联盟、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广州大剧院、保利院线、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等国内外一线买家纷纷亮相。据不完全统计,交易会期间,主办方通过提供各类供需信息对接会、网上预约洽谈、观摩后信息交流会等专业服务,帮助交易双方以多种形式达成超过382项涉外项目与创投合作意向。
精彩的艺术离不开深刻的思想作为支撑,为了给中外艺术界人士搭建交流平台、碰撞思想火花,今年的艺术节一如既往地设立了多个论坛,其中主旨论坛为“互联互通时代的艺术:现状与未来”,集聚全球舞台艺术高端资源,突破艺术门类界限,创意独到。18个国家的22个艺术节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发出“一带一路艺术节合作倡议”,加强建立“一带一路”沿线艺术节的交流与合作,其余的系列论坛则分别侧重分享艺术创新与科技进步相融相生的经典个案,探讨城市文化发展、思考和实践艺术教育,探索演艺产业与互联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道,思考近10年来舞台艺术在文本、肢体、空间、科技等角度的发展变化。各论坛的议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援引,既有对过去几年艺术发展的总结思考,又有前瞻性的眼光与探索——这一向是艺术节的气象与胸怀。
本届艺术节的节中节系列活动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积极参与。无锡分会场、2015朱家角水乡音乐节、第九届上海魔术节、首届上海喜剧节、第九届上海宝山民间艺术节等让更多的百姓体验家门口的五洲风情。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组委会的呕心沥血、艺术家的倾情加盟、观众的积极参与共同铸就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流光溢彩。第1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最大的亮点就是好节目集聚、好节目惠民,来自全世界的近4000位艺术家参与其中,数百场演出的平均出票率突破90%,进入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约15万人,参与艺术节的观众人次多达400余万,惠及范围达到上海市所有区县全覆盖,“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落到了实处。
十七载韶华如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乘风破浪,在向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进发的过程中,它一刻未曾迟疑。引进世界优秀文化,同时把中华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明年国际艺术节,上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