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戏台,戏曲发展沿革的见证者(上)
2016-01-14 发表|来源:太原日报|作者:宋萍山西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作为戏曲主要载体的古戏台,它承载着文化,散落在三晋古地的每一个角落,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见证着村镇的富有,人世的兴旺,文化的繁荣,朝代的更迭。那些历尽沧桑、繁华落尽的古戏台,在历史的变迁中默默地注视着人世间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一个个喜怒哀乐,它留给我们的是那离不了又忘不掉的一块精神圣地。真可谓“演千秋史事尽是悲欢离合,看满台角色无非善恶忠奸”“数尺地五湖四海,几更天七朝八代”。可以说,山西古戏台折射的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山西就有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到了汉代,歌舞百戏十分兴盛;进入宋金时期,山西杂剧已相当繁荣,从金墓发掘的戏曲砖雕就可见当时的盛况;至元代,山西已是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并诞生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及至明清两代,山西戏曲已逐渐形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派别。
戏曲的兴盛促进了戏台建筑的发展。山西仅现存的元、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就有3000多座,在全国排名第一。中国现存最早的戏台为山西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的戏台,全国仅存的8座元代戏台全部集中于山西,尚存的明代戏台山西多达30余座。也许是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大量的木构建筑得以更好地保存;也许是淳朴的民风和有村必有庙,有庙必有戏台的迎神赛社的祭祀频繁;更或是娘子关内的平安富庶,很少遭遇大规模战争的侵扰,致使大量的戏台在山西留存。这是上天赐予山西人的宝贵财富,因为它是见证乡村历史、百姓生活的“活化石”。遍数山西的古戏台,无一例外都与古庙宇有着必然的联系。建庙不忘搭台,戏台总与寺庙相伴,通常都是山门、戏台、过殿和主殿在一条中轴线上纵向排开,因为是给神献戏,所以戏台都坐南朝北,台口恭而敬之地面向神殿,表示对神的敬仰,以求它降福人间,村村的戏台都按这个规矩搭建,形成一个模式。这些耐人寻味的现象直接说明歌舞戏剧与祭祀仪式的合二为一。百姓为求神赐雨,祈望平安,总会求助于神灵,敬歌献舞,解除天灾。
宋金时期露台十分普遍
最早的祭祀戏台称为露台,露台之名见于汉代,宋金元时期,露台得到很大发展,在山西乡村城镇的寺庙中已十分普遍,万荣县宝井乡庙前村后土祠金代露台、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露台、洪洞县伊壁村东岳庙金代露台、乡宁县后土庙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露台、芮城东岳庙露台,在寺庙中的碑刻中都有记载。让人惊喜的是在山西仍有露台实物留存,即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正殿前的金代露台,露台位于二仙庙中,它和露台北的二仙殿同为金正隆二年(1157)建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此露台与正殿台基相连,高约1米,东西长12米,南北宽8米,在平展的台面上铺着厚实的青砖。露台的东、西、南三面做工考究,在其束腰处不仅雕刻有力士、兽头及动物花卉图案,而且更珍贵的是还刻有“宋金对戏图”和“金人方巾舞图”两幅精美线刻画,所刻衣纹线条流畅,人物比例协调,动态传神,它是研究宋金文化和上党戏曲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露台最初多用土堆砌,看起来简陋,也容易毁坏,后改用夯土筑成,砖石砌边,但上面没顶的大平台依然无法解决雨天演戏、晴天暴晒的困难,约在北宋露台兴盛之时,寺庙中出现了“亭榭式”戏台,即在露台上加盖棚顶,但宋代戏台实物早已荡然无存,使我们无法看到它曾经的模样,仅能从碑刻、史料记载中的字面上揣测其貌。但透过岁月的痕迹,我们依然能想象出在北宋年间,当汴京的演出场所还被称作“勾栏”“瓦舍”的时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砖木建筑并被称作“舞亭”“舞楼”“乐楼”的正式戏台。从侯马金代董明墓砖雕、稷山马村金代段氏墓砖雕中可窥其精美、成熟的戏台构造。
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台是金代戏台,在高平市王报村的二郎庙内,它历经风雨侵蚀,独领风骚,成为名冠华夏的戏曲文物孤品。王报村的金代古戏台,建于村北高垣上的二郎庙南端,戏台坐南朝北,坐落在1米多高的须弥台基上,平面呈方形,歇山式屋顶,顶内无梁枋,全用斗拱支撑屋面。戏台两侧由两株粗大的荆条木作台柱,下施巨型砂岩柱础。在台基刻有“金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赵志刊”题记,确认为该戏台属金代原制。
元代戏台的演变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剧作家辈出,剧本繁盛,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精彩篇章。山西又是北杂剧的主要形成和流行的地区之一,涌现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乔吉为代表的一大批山西籍剧作家,因此戏台的大量兴建自然在情理之中,而戏台建筑的普遍性又促进了山西戏剧的繁荣。同时庙宇中也出现了专门记载修建戏台的碑刻,这充分说明元代戏台在寺庙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时戏曲繁荣的盛况。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等。现今有据可查的山西元代戏台多达24个,现存实物8座。从戏台建筑形制上摒弃了宋金时期四面观的“亭式”戏台,完成了从四面观到三面观进而一面观的转变。同时狭小漏风的舞亭也被砖木结构的戏台所取代。
位于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的元代古戏台就是这样的一座戏台,是元代戏台的典型代表,经典之作。这座戏台重建于元至治元年(1321),戏台呈正方形,四角立石柱,上面是歇山式屋顶,后两石柱间砌土坯墙,两山墙仅在靠近后檐墙位置砌筑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长度,墙端加设辅柱,辅柱头搭接的额仿留有铁钉,可见是当时悬挂帷幔的地方。这是典型的元代建制。加的三分之一长的山墙使前台呈三面展开,前、左、右三面空口,宽敞开阔,音响效果极好,像这样三面观的舞台,可以说是完成了戏台建筑的一次大的变革。演出的时候,在两根辅柱前悬挂帷幕,将戏台分割为前台后台,它是我国戏曲艺术演变的重要佐证。从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水神庙大殿的戏班坐场壁画中我们得到了印证,画中有一后台掀幕窥视者,这表明了有后台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在元杂剧鼎盛时期已经有了较完备的舞台。
在戏台尺度的演变中,山西的古戏台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山西临汾东羊村的东岳庙戏台始建于元代,它是典型的四方形,台的进深与台口的宽度都是7.7米,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形式,四面对称。这种建筑形式一般往往运用在最高等级楼和阁的建筑中,这一方面证明戏台在整个庙宇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说明戏曲艺术的成熟与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明清以后的戏台中极少见到这种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像这类的方形戏台有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东羊村东岳庙戏台、王曲村东岳庙戏台等。在元代戏台中,也有些例外的现象,与其他戏台相比,山西翼城乔泽庙戏台,台口和进深都在10米左右,从尺度上讲,可以算得上是元代戏台中的极致。山西石楼殿山娘娘庙戏台,尺寸又非常小,台口和进深都只有5米左右,称得上是元代戏台中的精品。
宋金时期的戏曲发展并未规范化,在表演动作上不讲究严格程式,因而戏台的尺寸自然也就未能统一。但有些特点是共通的,首先元代戏台多数为单开间和单进深,四面基本相等,近似方形。三面通视,即三面观是元代戏台最主要的特点,并且是划分建筑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两侧山墙嵌有铁环等钩挂之物用以悬挂帷幕区分前后台。其次元代戏台多为四角立柱,梁架结构采用“大额枋结构”,就是在四角立柱上架四根大额枋,形成巨大的井字形框架,以支撑整个屋顶的荷载。第三,元代戏台外形端庄稳重,雄浑壮观,屋顶的藻井结构严谨,构思奇特,精致玲珑,是难得的建筑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