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节日之思,文化遗产应融入现代生活

2016-06-11 发表|来源:人民网|作者:闻白

明日端午,不少人已在漫卷诗书,唤醒文化记忆,或开启休假旅程。但你可知随后的6月11日便是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节日的紧密相连,注定了未来的三天,我们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临风凭吊屈原外,还可以畅游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欣赏厚重文化家底,梳理中华文明传承,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多少年后,如果我们再翻阅2016年的日历,会发现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信息是如此的密集。

6月7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它将负责海昏侯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利用和学术研究,包括后期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的规划、论证及建设等。与此同时,根据它的考古发现而举办的《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自三月在首博开展以来,一直是人头攒动,观者如云,不得不一再延期。

还有一个消息是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我们已经在用国家的力量和开放的政策来鼓励从历史文明中挖掘文化创意——这份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深入发掘馆藏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利用。而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消息说,截至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其销售额也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正在从数量的野蛮增长走向质量的精细提升。

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也在融入文化遗产的保护。今年的5月7日到9月4日,敦煌莫高窟四个洞窟和藏经洞部分文物将搬到洛杉矶的盖蒂中心展出。南加州的艺术爱好者不必再亲自到敦煌、巴黎和伦敦等地各大博物馆,即可在家门口欣赏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佛教艺术”。如今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团队已经利用高科技精准复原莫高窟洞窟内的壁画、造像、浮雕等文物,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此外,在网络上议论得风生水起的还有关于中国古老地名的恢复。古老的地名也是文化遗产,它可以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利益就随意任性改变那些承载着文化内涵与浓浓乡愁的行为,正在不断被质疑,人们希望曾经在古诗词中被诵读的那些美好地名“徽州”、“浔阳”、“兰陵”能够重新点亮我们的记忆。

当然再往前追溯,在今年4月12日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李克强总理批示强调,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刘延东则表示文化遗产在彰显文明大国形象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自然而然地成为2016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而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和传统的端午节又是如此紧密地相连。我们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与端午节相关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表达,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并在当下生活中生机存续的证明。以节庆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同样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体。

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需求正在迅速释放。在博物馆门前不断出现的排队长龙,一再提醒着我们,国人对文化渴求的旺盛与文化供给、文化创意的相对不足已经成为一对文化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而这一短板正影响到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在对海内外讲述中国故事时居然会因为提炼不出更多的文化元素而捉襟见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依然有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毁灭的命运;而那些在中国大地上频频出现的不今不古、不巧不拙的拆建又复古的建筑,正是文化迷失的体现;而 “申遗热”与“名人故里之争”的背后呈现的依然是简单的利益诉求……

说到底,对文化遗产的珍爱,并不仅仅是保护一个古村落、一件古董、一项古老的技艺甚至一个节日那么简单,它首先是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其次是对于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的尊重与欣赏,这种气质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气质,这种气质的涵养才是文化繁荣的土壤。

回想起来,我们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初衷,正是要让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能够走出博物馆和书本,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