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戏曲传承的“主心骨”
2016-12-25 发表|来源:中新社|作者:郝烨 高红超图为京剧演出现场。 韩冰 摄
图为尚长荣在后台。 韩冰 摄
“做一个有血性的戏曲人,守护好戏曲的灵魂便是我的责任。”谈到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时,京剧泰斗尚长荣说,戏曲人如今遇上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好时候,应该张开双臂迎接传统民族艺术的美好时代。
23日晚,有“活曹操”美誉的京剧大师尚长荣亮相石家庄人民会堂,与来自京、津、沪、辽的8位京剧名家共同演出“一月一名剧”年终收官大戏《群·借·华》。
《群·借·华》是“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三折戏的统称。当晚演出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曹操最后败走华容道、与关羽狭路相逢的对手戏。76岁的尚长荣老当益壮,唱腔犀利,身段霸气,将一代枭雄喜怒无常、机敏诡诈却又能屈能伸的性格铺陈得淋漓尽致。
曾担任中国剧协主席的尚长荣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第三子。他五岁登台,十岁正式拜师学习京剧花脸,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如今他虽然年逾古稀,却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尚老师最让人敬佩的是‘艺德’。”上海著名叶派小生金喜全在演出中饰演周瑜一角,他告诉记者,当晚11点钟才出场的尚长荣,早早便来到现场进行彩排,“尚老师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现场观众中不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65岁的北京“票友”曹玉芬说,为一睹尚老风采,她特地搭乘高铁来到石家庄。“我年轻时就是尚老的‘铁杆粉丝’。”曹玉芬说,看到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舞台,这样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中国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舞台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然而在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现代艺术、互联网和新媒体艺术等多方面的冲击,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传承人,尚长荣虽然年逾古稀,仍积极为传统戏曲寻找新的文化内涵。在以《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为代表的新创剧目中,他探索人性、挖掘传统,将“发于内而形于外”的戏曲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取得不俗反响。
尚长荣认为,虽然戏曲如今面临普及、传承和创新难题,“但我们必须迈步向前,这是责任,也是重托。”
今年5月,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在上海京剧院开班。尚长荣在半年多时间里对学员进行“手把手”式教学,“我期望能够尽己之力,发掘和培养更多人才。”他还鼓励戏曲工作者摆脱流派、剧团等“门户之见”,广泛汲取经验。
“中国戏曲体现的是自强、自重、自律的精神内核。”尚长荣说,戏曲传承需要加强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民族自信,民族文化就寸步难行,“文化自信是戏曲传承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