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曲喜忧参半
2017-01-1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胡克非现有剧种14个,表演团体72家,从业人员3425人
1月11日,北京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总结大会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现有剧种14个;共有72家表演团体,其中国办表演团体6家,转企改制表演团体5家,民营表演团体36家,民间班社25家。普查结果的出炉,为摸清北京地方戏曲剧种现状、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个非遗剧种进入普查视野
2015年12月,北京市启动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普查工作已全部完成。考虑到本次普查是为国家戏曲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数据,对普查的广度、深度及规范性、科学性有较高要求,根据文化部的普查要求和北京市文化局的总体部署,北京市的戏曲普查工作按照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培训、召开论证会等流程层层推进,加之新媒体手段的利用,最终圆满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地方戏曲普查工作小组成员张燕鹰介绍,对普查中出现但未列入《中国戏曲志·北京卷》的剧种,北京地方戏曲普查办公室组织召开了论证会,邀请戏曲史论专家、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音乐专家等进行分析讨论。专家们通过审看资料,探讨相关著作,对剧种的起源、演变、流传区域进行了界定,最终决定,将进入非遗项目且存活的柏峪燕歌戏、山梆子、苇子水秧歌戏和淤白蹦蹦戏4个戏曲剧种和未收录到《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但在其他省市卷目中收录的豫剧和诗赋弦两个剧种纳入普查剧种范围。
根据最终得到的数据,目前在北京地区存活的戏曲为: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越剧、豫剧、诗赋弦、柏峪燕歌戏、山梆子、苇子水秧歌戏、淤白蹦蹦戏、木偶戏、皮影戏,共计14个剧种。“这其中,除了一些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种,不少地方戏的生存形式堪忧,其演出队伍、场次、收入并不固定,在生死线上徘徊。”张燕鹰说。
普查数据有喜有忧
本次普查工作获得了大量数据,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可喜的是,2012年至2014年间,北京地区的戏曲表演团体共演出各类戏曲2.5万余场,从2012年的7200余场到2014年的9500余场,在演出场次上呈逐年缓步上扬的态势。这期间,北京地区的戏曲表演团体从各种渠道获得经费超过12.93亿元,其中财政拨款6.27亿元,专项经费4.05亿元,演出收入近3亿元,收到捐助和其他收入3000多万元。每一年财政拨款在全部经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专项资金和演出收入的比例明显增加,特别是演出收入增加迅速,3年来分别为6300多万元、7500多万元、9100多万元,市场态势较为良好。
数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从演出剧目上看,新时期以来北京地区演出的戏曲剧目有19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1400多个,仍可上演的剧目约1500个,包括传统戏1100多个,能够演出的剧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次,2012年到2014年,4家戏曲教育机构为社会培养了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戏曲专业人才数百人,但真正在北京从事戏曲工作的不足百人。截至2015年8月31日,北京地区在戏曲表演团体供职的从业人员有3425人,其中,高级职称28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编剧、导演、唱腔设计人员极为稀缺,不足20人。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尤其是创作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缺口。
为推动戏曲发展提供依据
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北京地区戏曲剧种的数量、形成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分布和流传区域、演出团体、人才状况、演出剧目等情况。北京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认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对了解地方戏发展现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张燕鹰认为,普查的意义不仅在于数据的归纳,更在于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首先,通过普查,对戏曲人口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对传承人、师承关系进行了梳理,对未来的文化人才培养与非遗申报工作都有着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分析不同剧种在市场上的表现,可以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扶持和保护,是加大政府投入还是加大市场引导培育力度,在演出市场发展政策制定方面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最后,通过普查积累了许多详实、可靠的原始资料,激发了基层戏曲人才的发展信心与传承动力。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吕先富指出,北京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实施,为北京地区戏曲剧种数据库平台建设,政府部门对区域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更好地促进北京地区戏曲艺术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个阶段,北京市文化局将进一步做好北京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基本数据分析,为推动戏曲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