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2017年长治市非遗保护工作研讨会召开

2017-12-11 发表|来源:长治市文化局|作者:佚名

在长治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建设文化强市之际,2017年长治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补助发放仪式暨非遗保护工作研讨会于12月8日在晶悦凯莱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高传承人的责任意识。长治市文化局相关领导出席了补助发放仪式,并现场发放了补助款项。

会议首先代表文化局向多年来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为上党优秀文化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非遗保护工作者和各位传承人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长治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调研长治市非遗工作为契机,组织文化部试点驻场演出150场。组织沁源秧歌、壶关秧歌、襄垣秧歌参加了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并组织布艺非遗传承人及上党梆子演员参加了培训班,积极推进长治市非遗中心文化创意产品省级试点工作。承办了3场非遗晚会;组织了两场长治非遗成果展;成功申报了第五批省级项目25个;申报数量名列全省前茅。目前长治市共拥有国家、省及非遗项目19个,非遗传承人10个;省级非遗项目104个,非遗传承人4个;市级非遗项目239个,非遗传承人224个。本次已是第二年对144名市级传承人进行发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和厚爱。

会议对非遗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进一步提高对传承人作用的认识,非遗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已成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二、加大扶持力度,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确保资金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使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强监管,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收徒收艺的扶持力度,支持开展收徒收艺、教学、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传承条件是文化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三、根据传承人的知识结构、技艺特点、培训需求等做好培训工作,加大对各级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非遗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保护方式、知识产权保护,传授技巧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传承能力。并希望各位传承人珍惜荣誉、牢记责任,以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长治非遗工作新局面。

上党乐户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文波,潞安大鼓市级非遗传承人李书琴,沁源小麻油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庆和,潞城安陵寺祈福佛乐贷责人高志义,长治堆锦省级非遗传承人闫向军等就非遗传承项目的发展、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