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文化部:全国现有348个地方戏曲剧种 山西数量最多为38个

2017-12-30 发表|来源:文化部|作者:无

文化部就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情况及成果举行发布会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文化部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经过2年努力,目前普查数据已全部入库,普查先期工作已完成。今天上午文化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普查成果,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明文军介绍,截止2015年8月31日,全国有348个剧种,其中分布区域在2个省区市以上(含)的剧种48个,分布区域仅限1个省区市的剧种300个。

剧种数量

依据普查统计结果,全国现有348个剧种,其中分布区域在2个省区市以上(含)的剧种48个,分布区域仅限1个省区市的剧种300个。各省(区、市)现有剧种数量如下:北京8个、天津5个、河北36个、山西38个、内蒙古14个、辽宁6个、吉林8个、黑龙江5个、上海9个、江苏20个、浙江16个、安徽31个、福建23个、江西26个、山东28个、河南25个、湖北26个、湖南20个、广东16个、广西21个、海南3个、重庆6个、四川11个 、贵州10个、云南18个、西藏6个、陕西26个、甘肃13个、青海7个、宁夏7个、新疆6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

剧种所属剧团情况

全国参加本次普查的戏曲演出团体共有10278个,其中国办团体1524个、民营团体(含民间班社)8754个。目前,共241个剧种拥有国办团体,其中120个剧种仅有1个国办团体;共107个剧种无国办团体,仅有民营团体或民间班社,其中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

剧种增减情况

1.《中国戏曲志》未收入,但增补至本次普查名录的剧种有17个,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曾经流行,后一度衰微,现重新恢复的剧种有1个:蛤蟆嗡。第二种类型:因地域及声腔音乐形态的差异,从原有剧种中分立而出,作为独立剧种的有4个:怀安软秧歌、弦子腔、沙东落子、扽腔。第三种类型:在编撰《中国戏曲志》时未曾发现、或被遗漏的剧种有8个:武安傩戏、鹧鸪戏、啀戏、仫佬剧、果洛马背藏戏、玉树格萨尔藏戏、巴贡戏、夏尔巴玛尼戏。第四种类型:经由曲艺发展衍变而成或由多个小戏融合发展而成的剧种有4个:郧剧、漫瀚剧、紫阳民歌剧、高跷竹马戏。

2.曾收入《中国戏曲志》,但未收入本次普查名录的剧种有60个,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前便已消亡,却被收入戏曲志的剧种有19个,分别为:淮红戏、丁丁腔、天津曲艺剧、文明戏、南方歌剧、山东乱弹、朱春、清戏、昆弋、满族八角鼓戏、京腔、陕西赛戏、西府秦腔、闽南四平戏、队戏、芮城拉呼戏、雁北弦子腔、万荣清戏、翼城目连戏。这些剧种在修志时早已消亡数十年不等,仅为说明或描述该省戏曲发展历史,得以在志书中记录或开设条目。

第二种类型:无任何演出团体,无艺人或有个别艺人,且无传承、无演出活动的剧种有24个,分别为:高淳阳腔目连戏、小落子、碰板调、二呼噜、南词调、渔家乐、维吾尔剧、吉安戏、瑞河戏、抚河戏、景德镇采茶戏、临高人偶戏、贵州梆子、固原曲子、隆德曲子、中卫秧歌、盐池曲子、银川曲子、安徽端公戏、四川土戏、翼城秧歌、平陆花鼓戏、夏县弦儿戏、夏县蛤蟆嗡。

第三种类型:无任何演出团体,仅存数名艺人,有传承、偶有演出活动,未完全消亡的剧种有17个,分别为:湖调、瑞河采茶戏、贵儿戏、粤西白戏、海陆丰竹马戏、罗子戏、松阳高腔、醒感戏、诸暨乱弹、浙江目连戏、浙江傩戏、词明戏、泽州秧歌、介休干调秧歌、黄骅渔鼓戏、西路评剧、凌源影调戏。

据介绍,截止2017年6月30日,完成全国普查基础数据复核工作,所有数据正式入库。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平台共收入表格111406份、图片46555张。今后文化部将结合普查基础数据,加强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夯实戏曲发展的根基,贴近时代推出优秀剧目,推动戏曲走向民间服务群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并不定期组织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通过普查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情况,实现文化行政部门对各地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更好推动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剧种认定标准

据介绍,2014年6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邀请各省及一些地级市的艺术研究机构的戏曲学者,对剧种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参照中国戏曲在剧种认定的历史经验,几经讨论与修订,确定为以下标准,本次普查采用的即是此标准:

1.具有"以歌舞演故事"这一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

2.舞台语言采用本民族和本地方言或本地官话;

3.在声腔音乐和伴奏形式上具有个性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色;

4.在表演上分行当或形成角色类型,具有相对成熟的表演形态和技术规范;

5.服装、扮相、道具具有历史形成的规制;

6.创作和演出了一定数量的保留剧目;

7.有本地专业或业余演出团体和演职人员,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机制,在本地区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8.剧种名称具有某一地区的广泛群众基础,在社会中具有特定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