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山陕会馆的“标配”

2020-05-1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行
图为河南社旗山陕会馆里的大戏楼——悬鉴楼。

纵观各地山陕会馆,不难发现,关帝庙、戏台、铁旗杆三者堪称“标配”。

关帝庙

山陕商人把庙作为主体建筑建在会馆里,供奉祭祀的是武财神关公。

供奉关公的目的,一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寻求心灵慰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异地为商的商人,远别家乡,人地生疏,祸福难料,不得不祈求于神灵,保佑自己的经贸活动能够逢凶化吉,财源滚滚。二是在商家无法定规则可循的情况下,依靠神灵的威慑力量来抑制不当竞争行为,以“人神共愤”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三是把关公作为团结凝聚同籍商人的精神纽带和张扬本土文化优势的标志,激励同籍商人在异地的经贸活动。

由于关帝庙(殿)是会馆的核心建筑,所以山陕会馆又称为“山陕庙”,有的直接称为“关帝庙”。

戏台

每个山陕会馆里都建有大戏台。大戏台正对着关帝殿。戏台功能有二。

一是演戏娱神。每到年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或每逢与关公有关的重要日子,除了上供祭拜,会馆都要例行为关公演戏。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为纪念关公单刀赴会,要唱戏三天。这一天,还要把正殿中竖立的“青龙偃月刀”磨得锃亮,以显示关公的勇烈。农历六月二十四传说是关帝的生日,还要唱戏三天。商家遭投诉,罚演戏三天,向关老爷赔罪。

二是聚集人气,扩大社会影响。山陕会馆的戏台与对面的关帝殿、两边的厢房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戏园。中间的广场是山陕会馆里最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尽可能多的民众来看戏。河南南阳社旗会馆的戏楼大广场,据说可以容纳万人。会馆演戏,名为娱神,实为娱人。频繁的演出活动,聚集了大量的人气;每次演出活动,客观上也都起到宣传商帮、扩大影响的作用。

铁旗杆

铁旗杆由基座、杆身组成。杆身上铸有对联、方形云斗、盘龙、刀旗、风铃及天马、麒麟等附属构件。铁旗杆的铸造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规模较小、结构简单;中期高大雄伟、结构巧妙、工艺精良;晚期虽然也较精细,但规模已大不如前。铁旗杆的产生根源于我国的信仰文化,是清代铸造业发展的结果,也与清代商业的发达密切相关。

铁旗杆是山陕会馆的标志。如果说建戏台是商业会馆与其他会馆区别标志的话,那么建高大的铁旗杆则是山陕会馆与其他商业会馆的区别标志。陕西会馆前必有旗杆,山西会馆前一般没有旗杆。陕西和山西联合所建会馆,门前都有旗杆。

铁旗杆是高超的铁器铸造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炫耀。山陕两地自古就有炼铁、铸铁器的传统,也锤炼出高超的铸造技术。古代没有起重设备,铁旗杆都是采取建炉化铁、原地分段浇铸、逐层热处理加高的方法铸造。铁旗杆历二三百年风雨,旗杆及各个附件,表面仍油光发亮不见锈迹。

山陕会馆山门前的铁旗杆,高度多在15米上下,动辄上万斤。湖北随县厉山镇山陕会馆铁旗杆重2.3万余斤,河南潢川山陕会馆铁旗杆重3.5万余斤,社旗山陕会馆的一对旗杆更是重达5万余斤。高大的旗杆也是一种实力的炫耀。

铁旗杆是秦晋商人商业精神的承诺和宣示。山陕会馆前的旗杆上是不挂布旗的,这和宋代以来商家门前用来广告的幌子不同。没有旗帜,铁旗杆本身才真正成为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上没有具体的商业广告,宣示的是山陕商人的商业精神。

两个旗杆上正好可以铸造一副对联。南阳社旗的旗杆上部,铸有两字联,上联:大义;下联:参天。信阳潢川山陕会馆铁旗杆上,悬挂一副金铁镂铸的对联,上联:铁杆颂德高千仞;下联:铜柱表诚灿九霄。这是一种宣示、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把德和诚放在经商的首要位置,是秦晋商人的自我约束和追求。旗杆立在会馆的门前,更是立在商人心中的道德标杆。

铁旗杆是对大胆追求财富的表达和张扬。中国自古就有重农轻商的传统,在君子不言利的文化背景下,山陕商人在旗杆上铸造方斗,公然向世人昭示山陕商人日进斗金的期盼和发家致富的人生追求。这种惊世骇俗的大胆举措,促使方斗成为旗杆上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