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走出去”,当有国际范儿
2020-05-2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朱玲——兼评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对外传播策略
古希腊悲喜剧、古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其中中国戏曲成熟较晚却厚积薄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活跃于舞台、绽放光辉。不同于西方的话剧、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用语言、表演、音乐、唱腔等多种手段反映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阐释和勾勒中华民族百年中国梦,是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追求的有效传播形式。中国戏曲要走出国门,对外传播是主要途径与决胜环节。艺术无国界,而艺术的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和策略。选择什么样的剧目、以怎样的方式对外传播,需要细致考量。
近来,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现方式和浸入式的感官体验受到多方面好评。自2018年七夕首演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还登上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舞台。该剧在清代苏州文人沈复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苏州好端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是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携手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打造的“戏剧+”创新文化项目。传播与传承的任务不尽相同,尽管这是一部新编剧,没有传承谱系的昆曲,但是它的主创班底在编剧、导演、作曲、唱腔、表演等主要环节延请了业内知名专家,以促使唱腔科范尽量贴近昆曲艺术本真。这部剧在对外传播上颇具国际范儿,主要体现在:
聘请外国汉学家翻译字幕。加快提升中国戏曲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译出去”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当务之急。翻译是戏曲“走出去”不可逾越的第一道门槛,因为看不懂曲词和道白,外国观众就无法理解剧情。目前国内戏曲演出有英文字幕的还是极少数,个别配了英文字幕,但译文质量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翻译工作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或者局限于戏曲院团的认知水平——会外语的人都能译,有需要时再临时找人仓促赶制;翻译戏文最好找人义务帮忙不付报酬;译出来就万事大吉,质量好坏、效果如何没人管,以致外宣场合闹笑话还浑然不知。殊不知,与实务性翻译以及其他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不同,戏曲翻译因对译者的汉语理解水平和外语表达水平、对戏曲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以及自身素质与综合修养等各方面能力要求甚高,因此翻译难度极大,能够担此重任的译者寥寥无几。
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从剧目编创之初就高度重视字幕翻译这一关键环节。英文字幕聘请了英国汉学家郭冉(Kim Hunter Gor - don)来翻译,在演出现场多个地点都安装了汉英对照字幕,或嵌于花窗之中,或立于假山脚下,与剧情场景完美融合。郭冉出生于1981年,来自英国苏格兰,从小喜爱戏剧,曾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昆曲演出史与传承。他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并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南京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研究昆曲清唱,跟随南京大学文学院解玉峰教授学习过工尺谱和曲唱,跟随江苏省昆剧院钱振荣老师学习过昆曲小生表演,会唱十几个曲目,现在昆山杜克大学任教,主讲中国研究与表演学。他的戏曲翻译经验丰富,翻译过10多个昆曲大戏(如《邯郸梦》 《桃花扇》 《春江花月夜》等)和20多个折子戏(如《铁管图·撞钟分宫》 《窦娥冤·斩娥》 《桂花亭·三错》等) 。像郭冉这样的汉学家,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专门从事中国昆曲研究,同时又占据外语表达的先天优势,并且熟悉西方受众的心理,能邀请他加入到中国戏曲翻译队伍,无疑是中国文化“借船出海”的明智之举。
选取适宜“走出去”的题材。《浮生六记》原为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苏州文人沈复所著自传体散文。男主人公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初遇舅女陈芸定情,后娶为妻,婚后夫妻举案齐眉、相爱甚笃,二人不落世俗、苦中作乐,至芸娘积病身故,离家漫游,遂作《浮生六记》 ,以慰夫妻生死隔离之思。他们诗词酬唱,悠游饮酒,簪花品茗,携手同游,看灯会、秋游,苏州的沧浪亭、虎丘、醋库巷洞庭君祠、仓米巷、万年桥、太湖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这些地点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对外国人来说,到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水城苏州来追寻几百年前在这里发生过的真实故事,颇具吸引力。
同时,现实题材戏剧的创作真正融入了现代性才能塑造出较好的艺术品, 《浮生六记》正是例证。它看似质朴无华,细酌起来却饱含着时代精神和当代意识。这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剧作与中国戏曲里常见的才子佳人传奇截然不同,它既区别于至情以感天地泣鬼神的《牡丹亭》 ,也相异于因皇权社稷而割恩遗恨的《长生殿》 。这里讲述的只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凡人凡事,却又不平凡——在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社会,沈复却鼓励妻子女扮男装并陪她一起出门观灯,于细微处闪烁出中国戏曲中鲜有的现代性光芒。“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却以“恩爱夫妻不到头”的悲剧收场,看似笔调平和舒展,实则蕴含着悲剧因子。“这种小人物不容于时代的悲剧感,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
此外,西方人最早知道《浮生六记》是通过林语堂1935年出版的英译本。“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国际文坛享有盛誉,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经轰动欧美文坛,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选作美国大学教材,有的被各国政府定为了解中国必读书,一直被视作阐释东方文化的权威著述。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最见功力的译作,他自称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在英国的杂志发表后颇受推许,剧中女主人公芸娘更被他称作“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这部作品后来又被译成德、法、丹麦、瑞典、日本等多国文字。原著的译者与译作在西方世界享有一定知名度,是这部新剧吸引外国观众、打开国际通道的一个必备前提。
园林、昆曲“双遗”联袂的呈现形式。苏州园林甲天下,向来是国际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久远的园林,于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保存完好并常年向公众开放。“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元末明初诞生于苏州的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最高成就的集中体现,被誉为“大雅正音”“百戏之师” ,于2001年以全票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以细腻委婉的昆曲来演绎发生在苏州的故事,并且在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中演出,演出过程中并不固定于园中一景,而是让观众随人物剧情移步换景,这种浸入式体验与静坐剧场里的观演完全不同,使得观众的带入感与参与感倍增。将“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在亭台楼阁实景中实现了苏州园林之美和昆曲之韵相生相融,这种“双遗”联袂的呈现形式使得剧作的文化档次大大提升,中国文化特色也愈加浓郁,对外国观众的吸引力倍增。
多渠道的海内外传播策略。无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大师梅兰芳将京剧带出国门、唱响欧美,还是21世纪初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世界巡演、掀起阵阵昆曲热潮,这些成功的案例都说明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难以被外国人欣赏和接受,除了戏本身过硬外,多渠道的传播策略也功不可没。 《浮生六记》采用的多渠道的推广模式也是一大亮点。因为是园林实景演出,主创团队针对不同天气状况设计了晴版和雨版路线,并针对不同的观众团体需求量身定制包场版。此外,还于场外相继推出《浮生六记》系列主题活动,如策划见面会、故事会、清赏会、苏式生活展、少儿体验营等,继而开发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旅游线路演出以及系列文创品,将戏曲、文创、生活有机融为一体。中国戏曲许多经典剧目,国内观众耳熟能详,但流传了几个世纪后的今天西方世界仍一无所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曝光度太低了。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于2019年7月,即在它诞生不满一周岁时,作为我国文旅部“聚焦中国”推荐剧目,亮相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同时也代表苏州在法国巴黎进行文化交流演出。积极争取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展示的机会,必将加速剧目“走出去”的进程。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尽管是一部新编剧,许多地方尚在不断修改完善中,但它的对外传播策略却超前于目前大多数戏曲新老剧目,国际范儿十足,为中国戏曲“走出去”开辟了一些新思路,值得学习与借鉴。
(作者系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