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伟大征程》诞生记

2021-07-0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淼

他们,一直想用一首史诗为党献礼。如今,他们的确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完美,是真正意义上的史诗……

总导演陈维亚:

展现中国共产党辉煌卓越的百年奋斗史

《伟大征程》典礼仪式

陈维亚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卓越的百年奋斗史,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党就在人民心中,我们用了戏剧、歌唱、情景歌舞等艺术形式和很多高科技手段,来表达党和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

“创作《伟大征程》的目的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来自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条主线确定以后,节目的选择和编排就都有了主心骨。”陈维亚说。

《伟大征程》的近8000名演员中,年龄最小的7岁,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孩子;年龄最大的是73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来自大凉山的8位彝族孩子个个可爱,他们与歌唱家雷佳共同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通过歌声表达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心声。

全体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创意造型焰火与演出相结合,也是《伟大征程》的亮点之一。陈维亚介绍,《伟大征程》中共进行了4次焰火燃放:第一次在开场盛典高潮时,场地上演员用手中道具组成的党徽与焰火相呼应。第二次是在舞蹈《开国大典》中,视频画面中出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满天烟花会打出5个五角星的造型。第三次是在歌曲《领航》的高潮部分,舞台后部党徽伴随着焰火徐徐升起。第四次是结尾全体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候,焰火燃放长达200秒。

总撰稿朱海:

用艺术的语言答好这份百年考卷

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再到如今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作为这些具有重大时代意义舞台呈现的总撰稿、核心创作组成员,朱海一直是幕后的关键人物,这次的创作经历更是他毕生中最难忘的一次。“这3台演出,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三大战役’,这最后的一役更要打得漂亮。”朱海感慨道。

歌曲《领航》

对艺术家而言,作品被观众接受与喜爱是最大的认可和鼓励。当鸟巢上空烟花盛放,万人在《领航》激昂的旋律中欢呼呐喊的那一刻,朱海与其他主创的心绪早已澎湃。“我们做到了,给党、给人民、给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只有打造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情景史诗,才能担得起为建党百年献礼的重任。”朱海激动地回忆起《伟大征程》的创作过程,从去年3月2日接到这一任务起就开始筹划,拿方案、写文本、写作品,一路走到现在,一台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大型情景史诗最终呈现于世人眼前。

这台晚会幕后的实验远比观众想象的多得多。“在策划阶段,我们做了长城版本、大会堂版本、工体版本、天安门广场版本等N个版本,我们把北京能够做超大规模演出的地方全部做了一次扫描。”朱海坦言,这种“扫描”,是创意的扫描,文学的扫描,也是剧本结构的扫描。对比各种版本后,鸟巢版最终被确定。舞台规模确定了以后,如何讲好党史故事将是贯穿整个创作的核心任务。“如何生动形象地用艺术化的手段呈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这就是‘伟大征程’的全部意义,要用艺术的手法讲百年党史。”

21个节目均经过上百次的反复研讨,最后呈现出了高潮迭起的效果。“120多分钟里,要频繁出现看点,让观众的反应一浪高过一浪。”现实没有辜负朱海及主创团队的期望,演出从头至尾都保持着沸腾的状态。

横亘百年,意义非凡。“这是一台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演出,因此,能够参与演出,哪怕是一个小角色,其背后承载的丰富文化积淀和海量历史信息,都足以让每位参演者涌起厚重沧桑之感和沉甸甸的使命感。”

无论是资深“老戏骨”还是崭露头角的流量明星,对这一舞台的看重与尊重是一致的。《伟大征程》中那些灿若星辰的人物、那些熠熠生辉的动人片段,被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缔造。“我们把舞台时代、电影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有代表性的演员、歌手、舞蹈家甚至流量明星等,都邀请到这个舞台上,足以显示这次演出的包容与大气。”

观演时,各行各业、天南地北的几万人坐在那里同频共振;采访观众时,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极为震撼,这正是朱海和主创团队想要的结果。用朱海的话说,那是“精神的震撼、心灵的震撼、情感的震撼,统归起来是新时代精神的震撼,文化的力量”。

朱海说,主创团队一贯追求的即是打造一台政治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演出。“要我们艺术家干什么?既要艺术性地表达,又要完成政治和历史的宏大主题。观众看完之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够接受甚至感动,那我们就成功了。”

“这是空前未有的百年,是中国各族儿女凝心聚力、团结一心感党恩、跟党走的日子。”朱海感叹,演出效果要经得起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同时,要让全世界看懂、感知到中国人民的力量。

副总导演沙晓岚:

屏幕和灯光数量超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屏幕长147米、宽22米,令观众十分震撼。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演出场地,一个巨大的主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据沙晓岚介绍,与2008年奥运会相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屏幕数量、灯光数量方面有很多突破,“这次主屏面积为174米×29.5米,一道副屏长37.5米×15.5米×2组,二道副屏长65米×22.5米×2组,屏幕的数量在大型活动中比较罕见。”

沙晓岚说,屏幕数量的增加带来了制作上的挑战,在视频播放的三维动画上这一问题尤其突出。“由于屏幕比例是1∶6的,对所有原始素材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把原来标清的素材放到1∶6的比例里显示播放,整个视频团队耗费巨大的工作量再修复,进行重新拍摄,做成特殊比例的一个素材。”

据沙晓岚介绍,《伟大征程》用了4000多只灯,比奥运会多了1/3;主音箱200多台,反冲音箱500多个,头戴的耳机近2万个,无线话筒200多个。

副总导演田沁鑫:

即时拍摄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

如何在国家体育场这样一个类似广场的大舞台上,展示细腻表演的戏剧片段,是《伟大征程》导演组在创作之初就面临的一大难题。最终,导演组决定做一次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新——多机位、多角度即时拍摄。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即时拍摄已有所应用。近年来,不少中国戏剧人也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加入了即时拍摄。但在广场化的大型演出中应用这项技术,《伟大征程》是首创。

相对于空间有限的剧场舞台,在鸟巢的舞台上进行即时拍摄并同时投屏在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电视转播是将拍摄信号传到转播车,然后传进千家万户。在《伟大征程》的即时拍摄中,我们要先将各机位拍摄的信号传输到转播车,再返回到大屏幕中,需要通过技术解决其中的延时问题和画质问题。”田沁鑫介绍,“我们组成了一个攻坚克难小组,由中国移动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生与我们一起进行实操练习。”

由于光线问题,攻坚克难小组的视频测试都在夜晚进行。“我们的工作时间是23点至第二天凌晨。我们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天要亮了’。我们害怕天亮,因为这意味着这一天我们没有时间再测试了。”田沁鑫说,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了8天,终于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

戏剧与舞蹈《破晓》

最终,在《伟大征程》的舞台上,戏剧与舞蹈《破晓》《长征》、戏剧与歌舞《东方奇迹》等节目中,由于和伟、张桐、刘烨、黄渤、张嘉译等优秀演员倾情演绎的戏剧片段通过大屏幕即时呈现,让现场每一位观众都能清晰流畅地领略到每一帧他们细腻的表演。

副总导演沈晨:

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可并行不悖

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相比,《伟大征程》的创作难度无疑更大,如何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辉煌历程不落窠臼地在舞台上呈现,是主创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据沈晨介绍,在国家体育场搭建的巨型屏幕上如何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是主创团队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因此,从进入阅兵村彩排那一刻起,主创团队就一直在思考演员表演和主体视觉之间的复杂关系。

“以往的操作是把主体视觉部分作为背景式内容插入,辅助演员表演,但在《伟大征程》的排演中,这种方法显然行不通。”沈晨说。

情景交响歌舞《人民至上》

主创团队经过不断演练和讨论,最终形成了当演员在表演叙事时,屏幕视觉进行辅助,当屏幕视觉进行叙事之际,演员进行辅助的新方案,达到了合二为一、巧妙融合的效果。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情景交响歌舞《人民至上》,当运—20大型运输机紧急空运医护人员和设备迅速降落、机舱门打开的画面在大屏幕中呈现时,配合着视觉画面,解放军的医疗队在舞台上奔涌而出,形成了一体的艺术语言体系。

将京剧、杂技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是《伟大征程》的一个突破。

在沈晨看来,国家体育场是个超大的舞台,能呈现气势恢宏的场面,但近两小时的演出,如果仅用一种艺术手段,时间长了以后,再好的画面和内容都会让观众视觉疲劳,“我们必须调配艺术表现手法,寻找新的演绎形式。”

为此,主创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将京剧、杂技、街舞等艺术手段高度凝练到特定年代的人物情境当中,让观众能够唤起记忆,让老一辈的人告诉现在的年轻人,我们的历史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曾经的文艺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伟大征程》的很多节目几乎都动用了数百位演员,演员在上下场和候场的时候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令人赞叹。

据沈晨介绍,3月底开始,所有演员在阅兵村磨合了1个多月,不断地演练上下场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就是这样,进入国家体育场后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阅兵村是开放的,没有具体的环廊结构和内部建筑结构,而国家体育场的环境完全不一样,考验和困难也更多。“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每一位编导都是细致再细致地工作。”

舞台演出上下场理顺了,难度更大的是演出转换期间,沈晨将其称为“外环道的切换”,他说:“这个考验相当于我们晚高峰和早高峰的车流量,上百名编导、上百名舞台监督及解放军战士和专业老师,在外环道帮我们进行极其合理的梳理和协调,我们的人员都是分流进出,通过每一个细节的合理安排,才达到了目前的状态。”

编导徐孟珂:

向党和国家交出新时代戏曲人的答卷

在《伟大征程》中,戏曲作为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呈现手法、动作、唱腔的安排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近3个月的时间,戏曲工作者对节目不断调整、打磨,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新时代戏曲人的满意答卷。

当接到担任戏曲板块编导工作的任务时,徐孟珂既感到振奋自豪,同时也倍感压力。“戏曲如何在这样大型的演出中呈现,我们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经验,一切都只能不断尝试和摸索。”徐孟珂想到了以京剧名家李少春为首的众多艺术家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大会上演出《大闹天宫》,可作为如今设计排演的参考蓝本。“舞蹈界的艺术家、导演在排练过程中提供了很多设计方案和想法,我们反复尝试,其中有失败,也有总结。”徐孟珂说。

由于在排练之初没有音乐、道具,没有任何节目元素辅助,第一阶段的排练过程充满意想不到的困难。“没有音乐,我们就自己喊节拍;没有道具,我们就向各单位借来藤棍、水袖。大家群策群力,依靠我们丰厚的戏曲基础训练。”徐孟珂说,为展现钢铁工人的形象,他们把藤棍改成了更高更粗的白蜡杆;为展现女性劳作场景,他们把戏曲水袖改成厚重的白毛巾。“白蜡杆很重,耍动起来很费劲,打在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白毛巾的耍动姿势与毛巾不美观,一些老演员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一些文戏演员武戏基础相对薄弱等,排练中出现了各类问题。”

徐孟珂和其他导演废寝忘食地讨论设计方案,甚至根据音乐节拍计算每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实际操练的步数和距离,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所有动作都要和音乐、舞台、灯光严丝合缝。徐孟珂说,为了处理好坡度影响演员行走速度从而影响舞台表现力的问题,他们在舞台上安装固定装置,保证演员能够呈现完美画面。

参与此次演出的演员们将大量的排练时间用来磨合动作、学习、训练技巧。据徐孟珂介绍,演出成员有国家京剧院的成熟演员,更多的是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个子还没手里的道具高,有的连翻身、飞脚这样基础的动作都没学过。”但令徐孟珂感慨的是,这次演出体现了“老带新”的艺术承接状态,“老演员纷纷担任起领队的职责,教授孩子们动作,带领学生练功,从细节教会他们诠释农民、工人、科学家、艺术家等每一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奋斗者形象。”徐孟珂感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演员,思想上也得到了更大进步。“我们都有克服困难、不怕辛苦的宝贵意志,相信可以为党和国家贡献出戏曲人的一份力量。”

音乐统筹黄凯然:

摒弃“晚会音乐” 追求“交响化”

在最开始的创意阶段,音乐总监关峡就确定《伟大征程》要达到“交响化”音乐品质的目标。“《伟大征程》是一台大型文艺演出,将我们熟知的晚会音乐交响化谈何容易——音乐不再单单服务于舞台表演,而是兼顾自身发展逻辑,使音乐作品能够自洽。”在黄凯然看来,相较于2016年G20大型水上情景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伟大征程》是大型活动中音乐品质的又一次提升,“G20音乐会是新老结合、中西合璧,加上节目不多,交响化的品质相对易于把握。此次活动20余个节目如何将主题贯穿,已经不再是一个节目自循环的问题,而是整台演出布局的交响思维。”

诗朗诵与合唱《跨越》

黄凯然举例,《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整场晚会的主题贯穿,从序篇到尾声,观众都能听到它在作品中回荡,以配乐、童声、混声等各种形式再现,这种整体构思是“交响化”最有力的呈现。

黄凯然还负责了第三篇章中《跨越》和尾声《领航》两个节目的创编工作。《领航》作为全场演出的收官之作,历时数月完成,黄凯然更是临危受命。“将作曲家李文平编配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与作曲家亢竹青创作的歌曲《领航》相结合,并创编符合本场音乐气质和品质的管弦乐队,可以说是创作中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在乐曲的高潮中可以感受到双合唱团+双铜管组交相辉映的灿烂辉煌。”黄凯然说。

编导周莉亚:

有6个场景的《长征》更像戏剧舞蹈

戏剧与舞蹈《长征》

对周莉亚而言,在《伟大征程》中参与戏剧与舞蹈《长征》的编导,是激情与挑战都很大的一次创作。

“舞台剧编导更多要做细节决定,这次是在大型场地演出,主要依靠结构决定。如果在人民大会堂,观众在观众席是从下往上看的,但体育馆的观众是俯视视角。”周莉亚还说,以前一个过雪山或过草地的情景就能代表长征,这次却要在舞台上呈现从湘江战役到遵义会议这个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再到长征胜利,历史绵延感长。

他们最开始的舞台设计是把整幅长征路线图投影在地,所有长征演员跟着地图走,每到一个节点做一个雕塑造型或慢动作,后来因为戏剧结构的变化,仅“长征”一段就用了几个视角点:湘江战役中,演员们站在最高的平台上,与江水一起翻涌而出;遵义会议,另一群演员拎着马灯从舞台一角慢慢走上来,增加了戏剧感;最后胜利会师时,又用多条线路汇成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画面感。

一个单纯的“长征”就用到了6段不同的场景,整场演出更像戏剧舞蹈,它的最大难点在于上下场口的调度。为了避免一段节目一收、所有演员往下跑的情况出现,他们就设计让这些战士“多用”——在湘江战役时,战士们是一群“赴死的雕塑”;遵义会议时,他们又要像专业演员一样慢慢“化”下去,成为欢呼的战士。把舞台分成多点位情景,以点带面,达到最后胜利会师时的欢腾效果。

表演《长征》的战士,不但同时主攻3个节目,而且是第一次演出。编导邢春明和陈亚楠最先教战士们的是区分上场口、下场口这些舞蹈最基本的交流语言;甚至仅一个边听音乐节奏边走的情节,战士们就练了两个月。

(本版统筹:刘淼   参与采写:刘淼、薛帅、王伟杰、于帆、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