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封戏台:在乡村传唱文明绽放美丽
2021-12-0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薛丽娟 吉梦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封戏台位于绛县安峪镇董封村,是一座元代建筑风格的戏台。
古戏台大多建在庙宇里。在过去,民间有“有村就有庙,有庙就有台”的说法。所以,元代时,董封村就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泰山庙,此舞台便是庙内的附属设施。
一个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一座简洁壮观的古代戏台,它们间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带你一起去探寻。
村名来自良史董狐
在去往董封村的途中,绛县博物馆馆长苏文芳给记者讲了一则成语故事,也是董封村村名的来历。
众所周知,绛县史称故绛,曾是晋国的故都。有很多有意思的成语,比如,表里山河、调虎离山、食不甘味等,都源于此地。
相传,晋襄公去世时,托赵盾辅佐幼子晋灵公。没承想,晋灵公长大后不务正业,喜爱奢华,肆意妄为,十分残暴,群臣和百姓敢怒不敢言。赵盾进宫劝阻,竟然被晋灵公的恶狗阻拦。因多次规劝不成,反让晋灵公起了除掉赵盾之意。赵盾只好出逃避难,可还没离开国境,便听说国君被自己的堂弟赵穿一箭射杀了。之后,赵盾回朝拥立了晋襄公的弟弟黑臀为君,也就是晋成公。
当时的太史董狐不写赵穿弑君,而写“赵盾弑其君”。赵盾知道了,翻看史书,便将董狐叫来,说这不对。
董狐说:“你是正卿,弑君者‘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为,作为执政大臣,你擅离职守,背弃国家越境逃跑。国君被人谋反刺杀了,你不讨伐贼子,这是失职。凶手不是你是谁?我是按照事实记载。
赵盾虽不满,但并未动怒和辩解,就这样背负了罪名。
“董狐能名垂青史,其实也离不开赵盾的宽厚大度。否则,如果赵盾斤斤计较,那董狐必死无疑。晋成公也没有偏向有恩他的赵盾,因这件事还将董狐视为良史,后来还封赏他食邑之地。”苏文芳说,“如今的董封村就是当时董狐的封地。”
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感人故事,也影响着后来的史官,开创了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戏台构建颇具特色
因为这段故事,让人心中不由得对这个村庄多了一份好奇,更加期待一睹董封戏台的风采。
到了董封村,村中巷道纵横,大概走到村中心位置,便见路旁一座古建筑顶着长长的飞檐,伸出路面许多,屋顶的琉璃瓦在冬日暖阳里熠熠生辉,颇有古韵。
文物保护员陈玉龙早已在戏台大院门口等候,他拿着钥匙打开了大门。
董封戏台和大部分古戏台一样,坐南朝北,只是南面靠路,所以路过的人看到的大都是其高大宏伟的红墙。
走进院内,眼前的戏台雄伟挺拔、简洁大方,颇有气势。其东西长32米,南北宽38米,台基高0.9米,台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
据陈玉龙介绍,曾经的戏台比现在看到的其实还要大一些。因为历代修葺和加固,这座戏台前原还有一座清代戏台,因为太过于残旧,便被拆除了。在那座清代戏台的原梁脊板上有记载,此舞台重建于明万历四十年,清嘉庆年间有修葺。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已经是修葺一新的戏台,主要部分是元代构建。文物部门先后于2001年、2010年两次对其进行落架大修,以便于保护。
戏台前后檐下柱头的斗栱十分精美,尤其后檐大斗为梅花形,这都是元代建筑的特色。最外围的木梁、木柱被砌在了墙中,可能是后人为更好地保护戏台主体而为。
“屋顶的琉璃基刹大部分是明代的。你看,泛白的部分就是明代的,剩下的是现代修复的。”陈玉龙指着屋顶的琉璃说。
在当地,老百姓有一种说法,三面墙壁和台基下,都埋有助声的陶瓮。其主要是起到共鸣器的作用,扩大声音或是吸收声音。古人竟如此智慧,他们对声音的认知和利用如此巧妙。
戏台的东西两侧各留有一间清代建筑,古朴大气,十分符合“出将”“入相”上下场门的规矩。现在,其主要被作为大院的东西门,庙会唱戏时,方便百姓进出来看戏。
泰山古庙遗留华彩
戏台对面是董封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赫然立着两尊石狮,很是威武。
经过询问得知,原来这里以前是泰山庙,供奉着黄飞虎,戏台仅是庙内建筑,石狮站立的地方,是以前正殿的位置。
“石狮是村民根据记忆还原的,大约有一米五高。原来的石狮高约两米,跟绛县文庙的石狮十分相似,也是分三层。”陈玉龙说。
从这两尊高大的石狮,可窥见泰山庙曾经的雄伟壮观。如此规模的庙宇,修建想必极耗人力和物力。苏文芳说,虽没有文字记载,但村里老一辈人口口相传,董封村曾出过一位宰相和一位御史,为村中建路、修庙费了不少心血,留下了一段佳话。民间传说折射着历史的影子,绝不是空穴来风。
陈玉龙说,董封村最早叫清河村,因为离村不远处有一条清河,后来被封为董狐的食邑之所,才改名为董封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才辈出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70年代,山东、河南等地遭遇飞蝗和大旱,不少流民逃难过来,留在了董封村,便是看上这里土地肥沃、乡民直率热情。陈玉龙的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就是从山东移民过来的。
大院东西各有一排老旧的厢房,外观带着一些民国的优雅,里面的柱梁又颇具明清风韵,只是很多年不住人,有些荒凉。东侧厢房外的地上放着几块残碑、条石,据说这些原来都是庙里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被改建为学校,村民也经常在此组织活动、唱戏、放电影、开会等,也算是村里的文化娱乐中心。现在,这里是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集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为一体,可以说是群众很喜爱的活动阵地和温馨家园。
风云变幻,泰山庙不在了,唯留古戏台一直屹立在原地,默默无语。它见证了戏曲在乡间传唱的辉煌历史,见证了村中一代代的人事变迁,也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