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关良的戏画人生:从小痴迷戏曲,一生以戏入画

2022-05-20 发表|来源:上观|作者:李君娜

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水墨画,并创造出别具一格戏剧人物的画家。“富东方情调,达到不可模仿的曼妙高浑的境界;首创的戏曲人物画,抒情写意,发掘民族艺术精魂,格局博大,动静相生,令人百看不厌,久而弥新。”刘海粟曾这样评价关良艺术成就。

1980年,关良在创作《太白醉酒》

以戏入画:与戏结缘的人生

11岁至16岁期间,关良在英国圣公会的金陵中学学习时,就常去附近的戏院听戏。母亲禁止他去看戏,他便有烦躁不安、怅然若失之感。

对关良而言,戏曲不仅是绘画创作的重要素材,而且也是自幼养成的一种嗜好、生活方式。

从小痴迷戏曲的关良并未在为何画戏这一问题上思索过多,而是自然而然地开始了。这一画,就是一生。

关良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1923年,关良从日本学成,回到上海,先后在神州女学、上海美专、广州美术学校、武昌艺专等校任教,同时也开始了艺术创作的自我探索。空余时间,关良沉迷于看戏,并带上速写本随兴记录戏中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姿态。 正因这份痴迷,他才能用简拙质朴的线条,画出一个个灵活精巧的戏曲场景。

《捉放曹·宿店》关良

20世纪30年代,随着对艺术认识的深入,关良已不满足于速写式的随兴而作,戏曲人物画开始成为一种偏爱。1935年,在尧伯麟的介绍下,关良利用暑假学戏, 两个月里每日吊嗓子,熟悉各种唱腔,甚至学会了全本《捉放曹》。

通过学戏,关良完成了从戏迷到票友的转变,深入了解了京剧不同行当的特色与表演技巧,以及演员表演的各种特点等,这让关良从相对专业的角度认识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也增加了其创作的艺术积累。这一时期,关良开始大量创作戏曲人物画,潘金莲、王熙凤、孙悟空、李逵、 张飞等戏中人物都在其笔下得以生动展示。

关良对戏曲的热爱帮助他全面提升了绘画创作的层次: 一方面,从理性上厘清了戏目剧情、场次、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性格特征; 另一方面,从情感上体悟了戏曲人物的精神气质,从而使画中人物与观者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所以,关良笔下的戏曲人物不是一种样式或一个符号,而是源自生活中情感的浸润和流淌,看似平淡,却自有动人的力量。

以画品戏:关良戏曲画的特色

关良虽痴迷戏曲,却从未用戏曲的表现方法来限制或取代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西方现代艺术图式的借鉴慢慢淡化,而对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钻研却愈发深入,逐渐形成了其戏曲人物画的独有意韵。

《牧牛图》关良 1983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在画面经营上,关良对剧情设置和人物设定等进行反复揣摩与推敲,打破焦点透视的限制,重新安排戏中各个角色在画面中的关系,致力于以洗练的笔墨刻画戏曲人物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性格气质, 既非如实描摹戏中人的外在形象,也不拘泥于戏曲表演所呈现的具体情节、舞台场面等。

在人物造型上,关良戏曲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去繁就简,既写实也夸张,多角度以拙就拙,以传神就写形,凸显稚拙、率真的美感,这样的美感既是传统的东方审美情趣,也是其时西方现代艺术从高更到毕加索再到卢梭所努力追求的原始、朴素的审美情趣。

眼神与身姿是关良人物画传神的窍门。眼神的留白与点睛,眉目传情,身姿的动静相宜等,关良通过寥寥数笔就将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张力展现了出来。

《武剧人物》关良 1979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关良大量的戏画作品约略可分两类:一是以特定剧目和人物表现为主题的创作;另一类是无标题绘画,包含众多以《武剧人物》、《京剧人物》为名的作品。据关良回忆:“这些无标题绘画,主要是从内容上来划分的,并不注重特定的剧情,是借以创造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更为重要的是,关良的写意精神也充分呈现了他对于“线条”这一基本绘画语言的探索与变革。一向偏好写意多过写实的关良对梁楷、朱耷等画家给予更多的关注,又从写意花鸟画与黄宾虹的积墨山水中得到启发,还常常观摩汉代画像砖、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

《贵妃醉酒》关良 1979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遍观古今名画,加之开放的视野,经过反复推敲,关良终于提炼出钝拙、滞涩、湿重的语言技巧,笔势 “拙中带巧、柔中带刚”, 符合人物运动的规律,顺势而下、意在笔先、笔到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