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晋砖戏影 蕴烟火匠心

2024-04-20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白英
17133131038964.jpg
图为山西侯马出土的金代“五花爨弄”戏俑。文并 图

在山西博物院“戏曲故乡”展厅中,陈列着数组宋金时期山西戏曲砖雕中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精雕细刻的散乐百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古老的砖雕艺术凝聚着无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姿态各异的戏曲人物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戏曲文化繁荣的时代。

中国戏曲艺术可追溯到先秦的祭祀歌舞,经长期发展融合,至宋元时期形成完整的舞台表演艺术。特别是宋金时期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皆有许多创新,为元杂剧奠定了基础,而元杂剧的繁荣是中国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山西是戏曲艺术的重要发源地,现存戏曲文物遗存居全国之首位,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故乡”的美誉。三晋大地不仅地上保存了不同时期的古戏台、戏曲题壁、戏曲壁画、戏曲碑刻等文物,地下墓葬中也埋藏有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从晋南一带出土的大量带有戏曲表演场景的金代墓葬砖雕中可以看出,用砖雕戏台和戏俑作为随葬品和墓葬装饰,是当时一种较为普遍的风俗。这些墓葬戏台模型和戏俑,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戏曲演出情景微缩雕刻,向世人展示了那个时代民间文化的多彩、繁荣及戏曲艺术的深入民心。

宋金时期,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多种表演艺术的融合,为戏曲艺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散乐百戏,是我国古代由民间音乐、技艺发展而成的多种艺术和娱乐表演品类的泛称,大体包括歌舞、器乐、武术、杂技、魔术、杂剧等。砖雕中的社火表演、竹马戏、舞狮等,反映出当时形态纷呈的戏乐表演艺术正在城市和乡村蓬勃兴起,并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散乐,是一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出土于襄汾县金代墓葬的一组散乐砖雕,内容包括大鼓、腰鼓、拍板、筚篥、笛、舞者,演奏者与舞蹈者幞头(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上插“高簇花枝”,击鼓者及舞者窄袖长衫,拍板者、吹筚篥者、吹笛者穿宽袖长袍,形象十分鲜明突出。雕像皆为浮雕,人物造型新颖、扮相俊美、表情逼真,雕刻技法娴熟简洁,线条层次流畅和谐,显示出匠人较高的审美水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这些乐舞百戏人物,也见证了当时山西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社火表演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主要是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昌盛。今天常见的社火表演,在千年砖雕中亦有迹可循。

出土于新绛县南范庄金代墓葬中的一组乐舞社火表演砖雕,砖面以红彩衬底,用白彩勾勒边沿,人物面部眉目均用墨色凸显。砖上雕刻的表演者,有的敲击铜锣,有的吹奏横笛,有的肩扛大瓜,个个扭腰摆胯、动作诙谐。

其中的“乔妇人”组图,由一名男子身穿长袍、披散头发乔装成妇人,以帕托腮,扭捏作态,另一个人则头裹幞头、举伞随后、步态夸张,唱闹嬉戏进行表演。还有一幅“瓜田乐”图,一人肩扛大瓜、扭动腰肢、起舞作乐,表现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这些金代山西社火的表演场景,在现在的农村节庆中依然能看到。

宋金时期,戏曲艺术开始在山西南部的城市和乡村蓬勃兴起,能代表金代戏曲主流的是民间杂剧金院本。金院本演出流行和繁盛的中心在山西南部地区,大量带有戏曲表演场景的金代墓葬砖雕,以及现在仍然遍布于晋南一带的戏台建筑,均反映出当时戏曲表演的盛况。

山西博物院内“戏曲故乡”展厅,陈列着出土于侯马的金代“戏台及杂剧俑”墓室砖雕,墓室装饰最为精美的是墓壁正中砌的戏台,台上有五个彩绘砖雕戏俑排成一行,正在表演杂剧。从墓戏俑的装束和表情动作来看,与元末明初陶宗仪《辍耕录》所称金院本五个角色“五花爨弄”行当相吻合,从左到右分别是装孤、副末、末泥、引戏和副净。

末泥是男主角,通常为穿袍秉笏的官员装束,这个行当相当于现代戏曲中的生角。副净是假装憨愚、制造笑料的角色,表演中常以滑稽的扮相和踉跄的步态引人发笑,相当于现代戏曲中的丑角。其他角色也各有分工和表演特点。这些砖雕证明,戏曲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戏曲熠熠生辉,墓葬是长眠之所,墓葬砖雕则是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的实物证据。展厅中陈列着一座出土于侯马晋光制药厂的金代晚期砖雕墓,墓室复制了一处院落宅邸,设计精巧、装饰繁复,表现的场面也颇具生活气息。墓主人夫妇对坐于桌子两侧,男主人头戴幞帽、身着长袍、手捻佛珠,女主人头梳花髻、外罩长裙、手捧经卷,二人端坐高堂,目光专注。他们在看什么?循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原来,在对面的戏台上,五个戏俑正在表演精彩的杂剧呢!一场热闹的戏曲表演凝固千年,真是此生彼岸、生死同乐。

站在这座墓葬砖雕旁,感觉竟如此贴近千年前那段粉墨春秋的时光。这一板一眼传神刻画的戏曲场景,似乎让人听到了唢呐声声、檀板阵阵,金代百姓的戏曲文娱生活就这样变得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