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梨园舞台”搬上“三尺讲台”
2024-07-01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杨茹涵“这种课谁不抢第一排呀!”
“毕业了还能选课吗?”
“抬头率100%,上课都不用打卡!”
当老师在教室里舞起水袖,耍起枪花,带领着同学们沉浸式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这门只有2个学分的通识选修课——《赣剧艺术鉴赏》竟成为广大学生竞相追捧的热门课程。近日,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传承人、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教授陈俐授课的短视频片段火爆网络,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与“赣剧陈俐”相关的话题达到了2亿人次的浏览量。
戏曲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爆款并在互联网平台走红“出圈”的背后,是长期以来戏曲从业者努力耕耘的成果。推动古老的戏曲走向当代、走近青年观众,除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外,还离不开国家数十年来持续推进的“戏曲进校园”项目。以此为代表的系列戏曲教育普及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戏曲艺术,有效推动戏曲在校园中的传播,唤醒沉睡在广大学子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戏曲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戏曲“亮相”大学课堂并非新鲜事,其实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就已将《戏曲鉴赏》设定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但长期以来,这门选修课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与各大高校戏曲教师资源配比不均有关,也和这门课的“打开方式”较为单调,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有关。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看来,不管是戏曲鉴赏还是教育推广,方式方法很重要。“过去的戏曲鉴赏课,可能就是老师在教室里放录像、念PPT,老师自己也未必真正了解戏曲美学。现在有专业从事戏曲表演的老师在教室里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戏曲的奥妙,效果自然就会有所不同。”戏曲艺术的现场性、活态性和互动性决定了戏曲鉴赏课必须要有参与感,要能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其中的美。“当专业演员来到教室带领学生展开戏曲教学,学生自己就成了鉴赏的主体,这个举措值得提倡。陈俐的火爆也给我们带来思考,戏曲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在校园内实现和大学生的互动,如何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发现、认识和接受戏曲的美?”王馗说。
在陈俐走红网络的同时,一则“国家一级演员课堂上‘爆改’大学生!”的报道登上了各大主流媒体平台,这条新闻的主角是天津京剧院演员、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教委戏曲进校园特聘专家黄齐峰。他将戏曲化妆、勒头等幕后环节搬上了课堂,通过讲解京剧行当、服饰纹样与文化寓意、京剧脸谱及人物性格等内容,全面呈现了京剧艺术虚拟性、程式性、综合性的特征,为同学们揭秘了京剧舞台的台前幕后。其实早在10余年前,黄齐峰就已开始“戏曲进校园”实践,京津冀等地的几十所大学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授课场次累计超百场。回想起10年前第一次在大学课堂讲授戏曲艺术,黄齐峰说:“同学们的喜爱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大学生们的思想非常活跃,接受能力很强,也有表达的意愿。授课结束后,我收到了厚厚一沓手写的反馈。那时我就意识到,我们在课堂上所代表的不只是我们自己,更是传统文化。”自此之后,黄齐峰非常重视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和讲授形式,不断优化输出方法,用心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戏曲之美。
“在大学讲授京剧课程,就是要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传授的内容准确无误,不能偏离正统,不能走向泛娱乐化。”黄齐峰深知,传播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短期工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看戏本身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每个走进剧场的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到戏曲的美,但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即便已经有了10余年的授课经验,但黄齐峰每次还会花三到五天的时间来备课,“我是一名京剧演员,讲课并非我的专业和专长,面对大学生们,我必须要认真备课,甚至要像对待舞台演出那样,来对待每一堂课”。
建构知识体系,滋养精神世界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印发,为大中小学戏曲进校园实践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为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传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如今,戏曲进校园的形式和手段正在不断丰富,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王馗谈到,中小学时期是“种种子”的阶段,对于孩子来说,从小接触戏曲,听唱腔,欣赏表演,不管他们将来是否进入戏曲行业,都会对戏曲产生一种熟悉感,甚至会把家乡的戏曲当作一种乡情,在乡土文化层面留上烙印;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消费能力和选择能力,将这一年轻群体引流至剧场,成为剧场观众的增量,是在大学推广普及戏曲的重要努力方向。同时,也要让戏曲艺术的理论体系、文化体系成为大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美学熏陶,并将这种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谈到,大城市里的孩子们与戏曲“绝缘”太久,戏曲的普及和传播之路任重道远。他认为,戏曲既是“戏”又是“曲”,但从教育推广角度来看,更应该强调戏曲的音乐属性。“我们的音乐课是用标准化的‘练习曲’当教材,让所有学生像‘描红’一样,模仿着范本唱歌或演奏简单的乐器。如此一来,即便在最差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乐器,只要有一个老师就可以教很多学生学会唱歌。戏曲也完全可以用取材于经典的‘练习折子’当教材,让所有学生先‘拷贝’发声和动作的范本,由此入手学会演戏,多次模仿成功以后再让特别有兴趣或天赋的学生来学原创。”
体验戏曲艺术的传统文化之美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戏剧(戏曲)纳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内容中,成为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并列的艺术科目。另外,语文、历史等课程方案内均包含戏曲等方面内容。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等相关文化活动;历史课程鼓励学生探寻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具体历史信息。如何以此为契机,做好戏曲在课堂的落地实践,成为广大戏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王馗谈到,音乐、美术等学科早已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校内每周都有专门的课程,也配备了专业的教师,校外有专业的社会考级、评比和竞赛,与之相比,戏曲在这方面还较为欠缺。为此他建议,未来要加大戏曲在通识教育和义务教育中的占比,鼓励更多的戏曲人参与特色课程教学,在实践中逐步摸索行之有效的戏曲普及方式,打通戏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推进戏曲人文素养教育,既是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传统艺术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黄齐峰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观察到,表演专业出身的老师往往欠缺系统的文化知识,而懂理论的人才又不会舞台表演,如果这两种人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实际授课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他谈到,“戏曲进校园”并不只是把戏曲演出带到校园里,老师在课堂上也不是演一段或唱一段就结束了。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中包含古典诗词、音乐、舞蹈、武术、绘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老师要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掰开了、揉碎了,让同学们听懂并接受,而且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确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