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是再创作 而非偷工减料
2024-10-08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淼日前,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为期7天的主场活动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除了300余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演出活动,一系列以“中国戏曲发展经验”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备受业内外关注。
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戏曲发展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戏曲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基层院团代表、演员和观众代表以及高校戏曲社团的青春力量,近百位嘉宾深入剖析戏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特别是各地戏曲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讨戏曲发展中的突出难题及解决之道。其中,“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成为众多嘉宾讨论的焦点。
从明清传奇对元杂剧剧目的移植,到清代以后各地方剧种对古典剧目、各剧种剧目的改编与融合,再到当代戏曲艺术实践中跨剧种移植与新创剧目、经典重排等共同交织成当前戏曲创作的主流……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跨剧种移植改编既是行当传统,也是发展规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深度融合,一直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个性与魅力所在。戏曲起于勾栏瓦舍、根植乡土人情,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剧种间的借鉴与融合从未间断。在这一过程中,戏曲传统剧目愈加精巧、表演技艺愈加精彩、流派艺术愈加精深,剧种繁盛、经典迭出,戏曲艺术异彩纷呈。”中国评剧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学术秘书马艳会说。
2025年,中国评剧院将迎来建院70年。“近70年来,我们创作整理了300多出剧目,其中跨剧种移植改编剧目有50多部,包括豫剧、川剧、晋剧、赣剧、梆子、京剧等。移植的扬剧《夺印》搭建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培养年轻人;移植的京剧《三岔口》《智取威虎山》等成为不同年代移植改编剧中比较成功的案例。”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齐红介绍。
上海市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艺术总监华雯自称是“靠移植剧启程的戏曲演员”。“从业初期,我领衔主演了移植自淮剧的《母与子》和移植自湖南花鼓戏的《家庭公案》,其中《家庭公案》演了600多场。因为在这两部戏中的表现,我迎来了从艺经历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沪剧《东方女性》,并由此剧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如果没有前两部移植剧的铺垫,我绝对不可能在23岁就站到了梅花奖的领奖台上。”华雯说。
2012年,由华雯主演的原创沪剧《挑山女人》一炮走红,翌年便被豫剧移植。之后,壮剧、蒲剧、黄梅戏版本陆续上演。目前,由河南豫剧三团创演的豫剧《挑山女人》已演出百余场,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排演的蒲剧《挑山女人》已成为剧团的“吃饭戏”。
“我深深感受到,戏曲跨剧种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艺术实践。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还能促进不同剧种之间的交流学习,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丰富自身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为演员的表演提供相互参照和对比的实验场地,更有助于他们体验人物角色和情感,融汇、打磨新的技艺,从而提升表演素质。在移植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原剧的精华,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确保原剧种的魅力,体现新剧种的特色。”华雯说。
跨剧种移植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戏曲艺术实践,其根本是继承,目的是发展,过程则是戏曲的当代创造与时代创新。如何把握好跨剧种移植工作的方方面面,众多嘉宾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嘉宾们一致认为,跨剧种移植改编是再创作,不是偷工减料,因此应该在政策引导、考核评价、基金扶持、展演展示等方面有更科学、更客观的导向与标准。
在多年的跨剧种移植改编实践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郝卫总结了不少经验。他认为,跨剧种移植改编要尊重原剧种特色,保持原剧精髓;充分发挥本剧种优势,注重符合演出院团实际和本土化转化;强调艺术融合与再创造;加强人才培养与传承。“移植改编对于戏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使有限的戏曲资源得到显著利用,既可以繁荣演出市场,也有利于人才培养,是戏曲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郝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