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前方鲁艺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5-01-12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赵树婷

一提鲁艺,人们自然会想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殊不知,在山西武乡,也曾创建过一个鲁迅艺术学校,因创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山前线,被称为“太行山鲁艺”或“前方鲁艺”。

前方鲁艺旧址位于武乡县下北漳村,它与延安鲁艺一样,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集文艺教育、文艺创作、文艺研究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专门培养文艺人才与文艺干部的综合性艺术学校,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现代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方鲁艺与延安鲁艺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校名不同。延安鲁艺全称为“鲁迅艺术学院”,武乡鲁艺全称为“鲁迅艺术学校”。关于这一点,武乡抗战文化学者李东兴做过考证,1940年4月该校编印的《鲁艺校刊》,其封面落款是“鲁迅艺术学校”;该校编印保存下来的《鲁艺歌集》,封面下明明白白写着“鲁迅艺术学校编印”。同时,曾担任过鲁迅艺术学校教务主任的牛犇《鲁艺概况》一文,指出鲁迅艺术学校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关系为“一个母亲培植的同胞亲兄弟”,性质同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进行艺术教育的专业学校。

创建时间和地点不同。延安鲁艺创建于1938年4月。随着全国全面抗战形势的展开,广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民主人士、文艺人士纷纷汇聚延安,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一所专门培养抗战文艺人才的学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937年底,为了纪念广州起义和上海一二·九运动,延安文艺界组织了四幕话剧《血祭上海》,在延安公演20天。该剧公演直接促成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诞生。1938年4月10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亲临会议,提出“艺术工作也应以统一战线为指导方向”,希望鲁艺成为联合全国各界文艺工作者的一个阵地,为抗战作出贡献。沙可夫为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学院设音乐、美术、戏剧三系。前方鲁艺成立于1940年1月1日,是伴随着八路军总司令部和129师进驻太行,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创建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后,许多爱国文化志士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太行前线而成立的。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李伯钊、刘白羽、陈沂、朱光、何云等与“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文化工作团”“鲁艺木刻工作团”先后由延安等地汇聚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山西抗战前线,中共北方局晋东南文艺工作者赵洛方、阮章竞等人,联合晋城华北军政干部训练班话剧组和陵川民族革命学校儿童抗日宣传队等成立了“太行山剧团”,高沐鸿、冈夫等人从太原来到太行山区办起了文艺月刊《文化哨》。于是,党中央决定参照延安鲁艺模式在太行山根据地开办一所革命艺术学校,增强抗日宣传的力量,快速扩大抗日根据地。于是选派曾参加过延安鲁艺创建的李伯钊二赴太行,负责筹建太行山鲁艺,选定校址为武乡县王家峪村附近的下北漳村;同时,抽调原“民革艺校”牛犇、艾炎、杨角、伊琳、朱杰民、洪流等人,与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老木刻家陈铁耕、画家彦涵,以及八路军前方野战政治部汪耀前等人,随129师从延安鲁艺调来前方的洪禹、叶茵,青训班前方工作团的李季达,太行“文救总会”的诗人冈夫、小说家蒋弼、文学家陈默君、音乐家常苏民,抗大总校文工团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吕班、戏剧专家裴东篱等人一起来到下北漳村,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1940年1月1日,武乡鲁迅艺术学校正式开学,李伯钊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陈铁耕任副校长,学校开设音乐、戏剧、美术系和一个文学研究班。

前方鲁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在抗日烽火前线,具有先天的战斗性。与延安鲁艺相比,前方鲁艺建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随时会面临来自四面八方敌人的威胁。建校之初,经济物质资料极端匮乏,敌人的扫荡、飞机轰炸随时可能发生,外部环境十分恶劣。牛犇在《鲁艺概况》一文中说:“鲁迅艺术学校是在抗战转入新阶段、敌后扫荡与反扫荡剧烈战斗中产生的,它的产生就带有先天的战斗性,非但与过去的艺术学校不同,与现在后方学校也仍旧有区别,主要的还是在于它能为着配合当前革命战争的需要与政治上的迫切要求。”当时学校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两只小木箱,一只用来装油印机和办公用品,另一只用来装全校的图书资料,遇到日寇扫荡飞机轰炸,一只毛驴就可以全部驮走。这就是鲁艺全部的校产,号称“一只小毛驴驮走的学校”。

成立于延安鲁艺之后,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前方鲁艺是延安鲁艺“到敌人后方去”方针的具体贯彻。毛泽东曾亲临延安鲁艺做过一次报告,明确提出延安鲁艺是小观园,抗日民主根据地才是大观园,前方鲁艺是北方局和野战政治部直接领导下组建在太行山“大观园”的一所文艺学校,许多师生直接来自延安鲁艺,比如校长李伯钊,及洪禹、叶茵等。在教授内容和专业设置上,参照延安鲁艺模式开设,由教师带领创作、演出一些反映根据地生活现实、鼓舞士气、激发军民战斗和生产热情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形式短小通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当时延安鲁艺曾实行“三三制”,即在学校学习三个月、深入前线生活三个月、回来创作三个月。1939年王震之率领的鲁艺实验剧团离开延安奔赴晋东南抗日前线,深入火线、深入部队和农村,根据前方抗战的需要,一方面以戏剧艺术形式动员群众,参加空室清野、拆墙破路、除奸带路的反扫荡斗争;另一方面推动根据地的民主运动,减租减息、保卫秋收、选举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演出之余,对晋东南地方剧团和歌咏队进行辅导和文艺培训。

创办在战火燃烧的土地上,具有更强的革命性。前方鲁艺创办在抗日前线,生活艰苦、战争频繁,艺校师生们在历次反扫荡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在太行山上留下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的甚至在太行山壮烈牺牲。比如来自延安鲁艺、参加筹备下北漳村鲁艺工作的龙韵(伊琳妻子),曾兼任前方鲁艺实验剧团导演,为根据地戏剧运动作出了较大贡献,却在被派往“太行剧协”驻会办公途中遭遇日军大扫荡,不幸被俘,后押至太原日军集中营,在日寇集体屠杀中英勇牺牲;再如同样来自延安鲁艺的朱杰民,参加前方鲁艺筹建,担任鲁艺学校音乐教员,后参加前方鲁艺实验剧团并担任音乐指导,曾与李伯钊合作谱写《鲁迅艺术学校校歌》,出版《太行歌声》等刊物,指导剧团演出。在1942年的反扫荡斗争中,遭遇日寇三路袭击,身陷重围,与敌人展开白刃肉搏,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这次反“扫荡”中,戏剧系主任严熹和教务处干部李思中在黄泽关西北方梁沟工作,在遭遇敌人封锁、转移群众出村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坚决依靠群众,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前方鲁艺办学比较灵活,校址曾随八路军前方总部迁移几次,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校址。1940年夏,敌人占领了武乡段村,经常“扫荡”,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为保证师生安全,学校曾转移到大陌、城底等地,等日寇撤回据点后,又回到下北漳村。1941年前方鲁艺迁至辽县上武村,1942年迁至麻田镇附近的芹泉村。1942年5月反“扫荡”以后,应革命需要,前方鲁艺合并入延安鲁艺,一部分同志回归延安,另一部分分流到各抗日根据地。

前方鲁艺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中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同时在艰难的创办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前方鲁艺精神。这是一种与延安鲁艺精神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德艺双馨的鲁艺人身上体现的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精神。当下,我们要赓续革命年代共产党人的红色文化基因,前方鲁艺师生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投枪,以文艺为武器”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我们应该加强鲁艺精神的血脉传承,发挥文艺举旗帜、聚民心、培元铸魂的重要作用,引领广大文艺人才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文艺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构建清朗、正向的文艺环境,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积极的榜样和示范引领,从而守护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