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锦绣梨园映盛世 戏曲新韵谱华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获好评

2025-02-07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博

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风韵与人文积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于大年初二黄金时段在央视综合频道、戏曲频道播出,戏曲名家新秀携手戏迷票友,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戏曲盛宴,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光芒。

传承情景表演《弦歌不辍》

古韵新风沉浸式体验,打造“过年看戏”新风尚

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以我国传统春节风俗“过大年、看大戏”为创作核心,精心挑选一系列经典戏曲作品,通过创新编排与创意呈现,让观众领略戏曲艺术的恒久魅力。在名家荟萃的节目《流光溢彩》中,多位戏曲名家联袂献唱,京剧《定军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女散花》、晋剧《大登殿》等多个剧种的经典名段轮番上演。人们耳熟能详的唱腔与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彰显出新时代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独特魅力。

秉持“戏曲+”的创新理念,晚会大胆尝试跨界融合,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创意剧空间《我的大观园》是今年春节戏曲晚会的创新尝试,也是总台开辟“戏曲微短剧”市场的首次尝试,打造“大戏看总台”的新样态。节目运用电影语言,将章回体的古典小说呈现为演剧结构,通过青春靓丽的越剧演员展现《红楼梦》中的经典形象,向全国人民送出祝福。

戏曲情景剧《大院人家》则将影视化拍摄手法与传统戏曲相融合,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和北京曲剧、宁波甬剧、广东西秦戏等多个剧种的优秀戏曲演员,携手跨界影视演员、歌手出演,在晚会录制地——太原古县城大院上演了一场喜气洋洋过新年的生活喜剧,通过精湛的表演将戏曲的魅力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体会戏曲文化的亲切与温暖。

晚会突出春节联欢氛围,在主舞台采取戏曲名家念白拜年、戏曲诗词飞花令、演员票友接龙演唱等方式展开与多位嘉宾的互动。依托于多个外景节目的场景,主持人化身向导,带领观众实现一场“戏里戏外”的浪漫文化旅程。

图片
戏曲嘉年华《百戏芳华》

开场节目《百戏芳华》从主舞台出发,联动外景,集群化展现京剧、晋剧、黄梅戏、豫剧等多种戏曲文化、民俗表演的精髓,各剧种名家新秀唱响新春旋律,分别在太原古县城的东、西、南、北街上演繁华百戏,彰显中国戏曲文化的无尽魅力。将表演设置在市井古街的地域特色秀演《老巷烟火》,则融合太原莲花落等地方特色表演形式,与流行说唱相结合,在热闹的氛围中展示充满烟火气的喜庆年味儿,让观众在欣赏戏曲表演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与节日氛围。

《天女散花》

戏曲舞台梦幻升级,戏曲文化传承创新

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充分体现总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的鲜明特色,打造出颇具时尚感与年轻态气质的戏曲舞台。从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出发,晚会以太原古县城为主舞台,将表演拓展至晋祠、迎泽大桥、钟楼古街、山西博物院等太原市内的多个代表性地标,营造出一场移步换景、立体传播的戏曲盛宴,观众在感受戏曲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开启了一场云上“City Walk”。

春节戏曲晚会汇聚全国80多个艺术院团的超千人共同演绎,既有名家新秀,也有“戏骨”“萌娃”,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各剧种流派名家携弟子后辈同台,在节目《弦歌不辍》中献艺,接力唱响戏曲名段,一展生生不息的戏曲传承,呈现韵味无穷的戏曲魅力;少儿融合表演《戏游童梦》选取越剧、京剧、上党落子的经典剧目选段,阐释“五女拜寿”之孝、“草船借箭”之智、“挂帅出征”之勇等传统戏曲文化的精神要义,情景化展现“萌娃”的戏曲之旅;名家明星跨界演绎的戏歌唱演《国风新声·西厢寻他》则聚焦戏曲文化的国潮魅力、新风新唱,展示了古老戏曲潮流焕新的一面。

在戏曲传承方面,多个创新节目还积极拥抱年轻观众。多媒体创意秀《活色生香》中,在多位戏曲名家的配音演绎下,山西博物院的金代戏俑文物被“唤醒”,乘着国宝晋侯鸟尊,引领观众共赴古戏台观看戏曲表演——戏曲文物在现代科技的映照下焕发出新活力,让观众感受到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武戏科技秀《纵横天地》采用3000余架无人机与戏曲演员展开默契配合,实现了地空联动的壮丽景象,这一表演形式不仅再现了戏曲中的经典武戏桥段,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其全新的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如梦似幻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