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山西艺术节 >

来自黄河岸边的呐喊——写在临猗“桌子戏”唱红并州后

2017-08-31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闫悦

8月23日,还在前往省城太原的途中,就听到一个好消息——临猗选送的“桌子戏”《面对黄河一声喊》唱红并州。有人评价:“剧院里的声声喝彩,让人血都热了。”

演出小组的12名演员均未受过正规音乐训练,但演出时的表情十分逼真,吹胡子瞪眼睛,粗犷豪放、接地气,“喊声震响河两岸,喊声传了五千年,喊一声王朝和马汉,庄家户也能把包公再现……”其高亢唱腔尽显粗犷朴实的乡土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黄河岸边汉子原生态的生活。

每场都凝神观看的临猗县文化馆馆长张建军介绍,“桌子戏”从忠诚、诚信、德孝、清廉四个方面入手,借用传统历史故事,用老百姓的语言编出人间大爱与真情,同时通过唱词的音乐渲染,塑造出舞台上不同的人物形象。演员们用的道具分武场和文场,武场道具有板鼓、小战鼓、马锣、梆子、大镲、小镲、小锣;文场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笛子、底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本色出演的泥腿子演员们成为舞台的焦点,他们把黄河的故事、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今年54岁的演员刘轩成在出场时,就有一段高声喊唱的戏,喊出了豪放和痛快。

多年来,刘轩成的团队一直在村里唱,这回是第一次在省城表演。刘轩成团队中最小的演员是10岁的刘望鑫,他是和爷爷、爸爸同台一起演出的。刘望鑫的爷爷刘向召今年54岁,他大约14岁的时候开始唱“桌子戏”,到现在已经唱了40年。

伴随着“桌子戏”的走红,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临猗,投向了黄河岸边独特的风土人情。张建军说:“‘桌子戏’是蒲剧早期的一种最接地气的原生态艺术表现形态,在临猗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之前山西省文化记忆工程的发掘时,将‘桌子戏’从夹缝中拉了出来,并在原有的老传统上基础上,加入艺术元素,搬上了大舞台。”在该县,“桌子戏”是百姓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方式,它讲述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唱出了忠诚、诚信、德孝、清廉的精神内涵。

“桌子戏”这朵民间的艺术奇葩,在传承和发展中走出黄土地,带着黄河水的磅礴惊艳了并州,为临猗亮出了文化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