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儿女的英雄赞歌——舞剧《吕梁英雄传》观后
2015-10-20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笑林由吕梁民间艺术团创作演出的四幕十场舞剧《吕梁英雄传》,是根据山西著名作家马烽、西戎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吕梁英雄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当年,这部反映山西晋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在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下,同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文学作品,就曾鼓舞和激励了众多读者对山西吕梁地区抗日军民的敬仰,小说的故事也深入人心,在众多读者之间相互传诵。如今,这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又搬上了舞台,使更多的群众通过感人的艺术形象,看到了当年斗争的艰苦和吕梁儿女的英勇顽强,在今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尤为值得庆贺。
吕梁民间艺术团是扎根在吕梁山区的一支民间表演艺术团体,自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艺术人才,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山西特别是晋西北吕梁地方风味的歌舞、戏曲剧(节)目,受到广大观众和艺术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市级的艺术大奖。这次能够在国内顶尖艺术家和我省各个表演艺术团体的大力支持下,排演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舞剧大作,也充分说明了该艺术表演团体的雄厚实力与高超的艺术水平。
长篇小说改编舞剧看似容易,其实很难,难就难在其原作内容的丰富。因为舞剧的表演艺术规律决定了所反映的情节与人物不能太复杂。而长篇小说的特点恰恰是内容丰富,人物众多。该舞剧将这部鸿篇巨著进行了大量的浓缩与取舍,将最富有戏剧性和舞剧表现性的情节人物做为了剧本的主要情节线,突出了吕梁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与斗争精神。特别是把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发展,主要放在了普通人民群众身上,使观众同剧中人物的思想与情感更加贴近。同当今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不同,剧中做为主要反派的日本人在剧中的出现和分量远没有抗日群众出现的机会多,但是我们仍旧感觉到了日寇的残暴与人性的灭绝,这一点在做为舞剧的舞台上是非常必要的,而编导在这些方面也是做得恰如其分的。毕竟在舞台上出现成群的日本鬼子群魔乱舞的场面,无论在艺术美感和观众情感上都是不合适的。而对于舞剧主要要表现的人民群众,该剧做了大量真实的毫无概念化的表现和展示。比如舞剧一开始的第一场中,当剧中主要人物吴秀英、孟二楞和康明理等我党领导下的民兵干部动员全村百姓“空室清野”时,老百姓并不是十分的情愿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去办,而是对险恶的局势还心存侥幸,以至使孟二愣和张老汉还发生了争执。可惜,当天夜里,日本鬼子就袭击了康家寨,没有转移的村民被抓,粮食被抢、房屋被烧。白天和孟二愣争执的张老汉的小女儿也被鬼子杀害。如此处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兵与基层群众产生矛盾,不仅没有减弱党的形象和群众的觉悟,反倒深刻的告诉我们,只有听党的话,跟着八路军同鬼子进行斗争,才能使百姓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少受损失,并取得胜利。而人民群众的觉悟也不是生来就有的, 他们是在严酷的生活中,在党组织的耐心教育下逐步认识到的,这就避免了一般剧目中把老百姓做为概念化的陪衬出现的弊端,使剧目更加生活化,更有了真实性。
舞剧的重点还是表现了吕梁儿女对敌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将歌颂以雷石柱、吴秀英、孟二楞和康明理等民兵英雄在抵抗日本侵略军时的事迹做为主线。剧中吴秀英的扮演者山翀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舞剧表演艺术家,她依靠自己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丰富的舞蹈语汇,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的抗敌女英雄的光辉形象。尤其在第四幕第九场“不屈不挠”中,吴秀英被敌人抓去,雷石柱乘着夜晚从窑洞上面准备救她出去,不幸被敌人发现。爬到窑洞墙壁中间的秀英拼命拉着石柱,而石柱也尽全力要把秀英拉上去。就在这生死的关头,两人的手仿佛把观众的心拉到一起。这段戏的表演可以说是空中芭蕾的完整体现,在剧情的规定情境之下,吴秀英的威武不屈和优美的舞姿身段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在欣赏演员的漂亮演出之中,很好的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雷石柱的扮演者于建伟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青年演员。在这个舞剧中,雷石柱和吴秀英从第一幕开始就有好几段非常精彩的双人舞表演。比如第一幕第二场“鬼子进村”中,两人在鬼子岗哨的眼皮底下、围墙后面的双人舞,既有中国民间舞蹈的大量语汇,又增加了许多杂技的托、举、叠等动作,把人物的情感和敌情的危机,烘托的淋漓尽致。这段戏也使我们看到中国民间舞蹈的拓展与成长,使中国舞蹈融入了许多全新的世界舞蹈语汇,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舞蹈欣赏窗口。
当然,舞剧《吕梁英雄传》中展现最多的还是群舞。其实,群舞也是吕梁民间艺术团的长项,因为该团有众多的基本功扎实、个人表演水平整齐化一的群众演员。无论是第一场里大庙开会的众妇女的群众场面,还是第六场里众民兵伏击鬼子汽车的战斗场面,包括第四幕中埋地雷、炸掉鬼子炮楼等集体舞蹈,第三幕中儿童团手拿红缨枪的舞蹈场面,所有的演员都能够根据人物和剧情的要求,恰到准确的保证了集体动作的完美与整齐,所以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个令观众赞叹不已的是该剧的灯光设计,无论是表现白天还是夜晚,灯光对人物和环境的衬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第二幕中,既有秀英与石柱在夜晚的双人舞,又有民兵袭击鬼子汽车队的战斗场面,灯光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变幻着光柱和对人物的特写,再加上群舞演员的出色舞蹈,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的来到了吕梁山区和鬼子战斗的山村旷野。光,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起着照亮景片和人物的作用,而是和剧情糅为一体,成为展现舞蹈场面必不可少的一环。灯光设计,真正起到了“艺术创作”的作用。
该剧的反派人物也是可圈可点的。不得不说的是由山西省晋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工架子花脸扮演康财主的金小毅。金小毅的戏我看的很多,当然是看的晋剧。当开演之前看到演员表里面还有一个晋剧演员出现,不禁有些怀疑:怎么让晋剧花脸演员跳舞?看了演出,才认识到,舞剧里的这个人物,非金小毅不可。剧中的康财主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物,他卖身投靠日本人,对康家寨的百姓犯下了累累罪行。这样一个人物,单靠舞蹈语汇是无法体现的。而金小毅从一出场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因为他的形象就是观众心目中的“康财主”,高高的鼻梁,佝偻的身材,再加上他那特有的经过几十年舞台锤炼的把握人物气质的功力,使我们看到了舞台上一个活脱脱的汉奸地主的形象。这个人物不需要多少舞蹈动作,单靠他在舞台上的行走和形体动作,就把人物的内在个性和心理动作刻画塑造完成了。佩服小毅的表演,佩服剧组的慧眼!
认识吕梁民间艺术团的团长渠全明有好多年了。他走过的艰难道路是今天取得如此辉煌的基础。当年,我们在简陋的排练厅见到他的团队和学员冒着严寒酷暑,苦练舞蹈基本功的时候,我们就看好这个吕梁汉子。他那种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坚强性格,不就是吕梁儿女数代人、数十年来的精神体现吗?真诚希望舞剧《吕梁英雄传》成为吕梁民间艺术团达到的一个艺术高峰,盼望看到更多更好的吕梁民间艺术大发异彩!
戏剧评论家、中国晋剧艺术网顾问 王笑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