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舞剧 >

太原市聋人学校舞蹈队: 在寂静的世界里翩然起舞

2022-09-2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朱萌 郭志清

舞台灯光渐亮,母亲迈出院门,满怀欣喜地等待亲人到来。台下,老师随音乐律动进行手语指挥;台上,演员们手拿箅子跟随音乐起舞,用优美的肢体动作展现母亲对儿女们的深深思念……日前,由山西省太原市聋人学校舞蹈队排演的舞蹈《灯儿盏盏盼儿归》先后在第三届山西艺术节、全国群星奖评选等活动中上演。参加演出的听障学生在寂静的世界里翩然起舞、全情投入,获得线上线下好评不断。

太原市聋人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舞蹈队集合喜欢舞蹈的听障学生,组织队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舞蹈、排演节目。2003年起,舞蹈队陆续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全国群星奖评选等演出和赛事,以及省、市级的各类活动,频频获奖。在一次次表演中,学生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自信。“是舞蹈改变了她们。”太原市聋人学校律动教师赵静说。

赵静说,参演舞蹈《灯儿盏盏盼儿归》的学生来自该校初一到高二,由于她们听力障碍程度不一,加上很多人此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排练时在整体的舞蹈动作、音乐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都遇到不少困难。排练时,台前有两位老师引导,台后有一位老师引导,学生们用眼睛捕捉老师的动作,用手接触音响感受震动,用脚感受地板的震动,然后将动作重复百次千次。经过反复的练习、磨合,学生和老师形成了默契,一个眼神提示就了解此处的动作节奏,学生之间也产生了默契,建立起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灯儿盏盏盼儿归》借山西的年节民俗文化“添仓点灯”来展现新年气氛,将母亲对儿女的情感思念寄托在一盏盏点亮的面塑仓官上。排练之初,老师给学生们详细讲述了这项地方民俗,引导她们想象每次回家时母亲迎接自己的动作、神态,并将其运用到舞蹈中。“这些孩子多来自山西省农村,长时间远离家人在外读书,舞蹈中表达的情感让她们深受触动,有的孩子还因为想念家人流下眼泪。”赵静说,老师们对此十分心疼,会特意陪伴和开解学生,给她们更多关爱。

排练时正值盛夏,学校的舞蹈房四面都是玻璃,阳光直射进室内,温度很高,但学生们从不叫苦叫累。寂静中的舞蹈需要更多耐性和韧性。学生们在舞蹈中要端着道具箅子跳舞,有一次,一个学生演完后手红肿了,老师询问后才知道是箅子周围的毛刺扎进她手里,虽然疼痛不已,但她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丝异样。

卡点准确、表情生动、舞姿优美……最终登上舞台时,这些学生演员娴熟优异的表现惊艳了观众。赵静说:“舞蹈队获得佳绩并不是因为她们是残疾人,而是因为她们通过舞蹈,表达出更饱满的情感与生命力,能够带领观众一起进入情境,共同感受生命、感受生活,向往美好。”

登上全国的舞台跳舞,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件可以证明自己、树立信心的事情。看到她们在台上散发光芒,每位老师都感到由衷的欣慰。有队员说:“我们知道有很大的舞台在等着我们,我们要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2008年,舞蹈队的十几名学生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大型聋人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的舞蹈《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受邀在宁夏、浙江等地巡演20多场。太原市聋人学校舞蹈队的发展历程,也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舞蹈队队员魏玉洁、陈静先后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为骨干演员;队员王青湖在央视第六届电视舞蹈大赛中,以生动的表情和鲜活的表演超越其他健全选手,荣获个人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