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舞剧 >

舞蹈诗剧《莲花》再现敦煌婆娑舞姿

2023-07-08 发表|来源:文汇报|作者:宣晶

绵延千年的敦煌莫高窟积累了丰沃的壁画彩塑资源,堪称一座博大精深的音乐舞蹈博物馆。由编导赵小刚编排的舞蹈诗剧《莲花》下个月将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婆娑舞姿,寻觅“莲花”足印叠迹。

敦煌是舞蹈创作的灵感源泉。上世纪初,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中首次创造出敦煌壁画舞乐的戏曲舞蹈桥段;1954年,戴爱莲编创出的双人舞《飞天》成为敦煌舞的发展源头;20世纪70年代末,舞剧《丝路花雨》的出现成为传承敦煌艺术的典范……沉睡千年的敦煌舞蹈掸去灰尘,款步走上舞台。

《莲花》延续了敦煌舞剧的创作思路,用肢体语言建构传统文化遗韵,讲述敦煌彩塑师“乐僔”历经万苦创作莲花泥塑的故事。全剧分为“塑”“行”“别”三个章节,展现主人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作为舞剧核心意象,“莲花”以其高贵圣洁的品格贯穿始终。古典舞作为积淀着传统文化意蕴的动作形态,更能在当代题材的表现中强化民族意蕴。

“从11岁开始学习敦煌舞蹈,20几年来我似乎从没真正离开过。先祖留下的遗产或许已经化作一根筋骨,长在了我的躯体深处。”赵小刚从小师承艺术家高金荣学习敦煌舞蹈表演。他谙熟“敦煌舞蹈”,但不炫耀“敦煌舞蹈”。《莲花》提炼与调动敦煌文化元素,颂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打开了既有古典意蕴又有属于当代审美表达的敦煌世界。通过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该剧让沉睡了数千年的敦煌艺术焕发时代感,在中国独特审美的范畴下,探索意象表达相融的路径,丰富舞蹈语汇的创新可行性。

在《莲花》中,赵小刚无论是在动作、结构都有自己的风格与表达。剧中的优美舞姿从大量敦煌壁画及彩塑提炼而出,并在敦煌舞蹈个性化的动作姿态里融入了现代舞元素,编创了牙泉舞、蓝莲花舞、石莲舞等颇具观赏性的舞段。月牙泉依偎在鸣沙山的怀抱,梵天丽影中星云流转……由灯光、音乐、道具等舞美元素共同营造出“大漠涌清泉”的艺术氛围,通过巧妙的时空设定,将观众拉入回味悠长的意境中。由此,《莲花》展现了一条舞蹈创作的可行路径,即舞蹈的“现代性”并不执着于肢体语汇的创新出奇,而在于人生信念的高瞻远瞩。

“闲舞人剧场”成立于2009年,曾推出“肥唐瘦宋”“莲花”“西游”“生命之舞”等系列舞蹈剧场。这些作品不仅汇聚了业内顶尖舞蹈家,也为新生代年轻舞者提供了舞台实践机会。作为“闲舞人剧场”经典舞剧,《莲花》的表演阵容拥有国内多家院团首席舞者、“桃李杯”“荷花奖”获得者,以及热门综艺《舞蹈风暴》的人气选手。李响、胡阳、邵俊婷、汪子涵、李艳超等都曾站上《莲花》的舞台。此次《莲花》上海站演出将带来两组卡司阵容,由黄琛迪、王艺涵、徐立昂、黄路霏领衔主演。沈徐斌、孙秋月、朱磊、石仁琦、徐之惠等国内顶尖舞者将分别饰演“飞天羽人”“妙音天女”“并蒂莲”等敦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