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声,生命的绝唱,时代的强音 ——评舞剧《胡笳十八拍》
2024-04-24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刘月娥据传,六岁的蔡文姬正在一旁玩耍,忽然听到父亲蔡邕弹古琴断了根弦,她问父亲怎么断了第二根弦,父亲故意把第四根弦弄断,文姬又问他怎么第四根弦也断了。这位从小表现出在音律上、在文学上天赋异禀的才女,却生逢乱世,一生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她的故事也经常出现在诗文、绘画、戏曲、影视等文艺作品中,为大家所熟悉。
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胡笳十八拍》,正是蔡文姬从匈奴聚居地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创作的一首融合了汉胡文化的音乐作品,深刻着蔡文姬在南匈奴12年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近期,由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和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历史题材舞剧《胡笳十八拍》用全新的视角,以“舞”呈现2000多年前战火纷争的东汉末年蔡文姬的坎坷一生。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IP,舞剧《胡笳十八拍》不仅深情传递了汉胡音乐融合中的“和”思想,同时也呈现蔡文姬在文化传承上的历史贡献,实际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舞剧围绕蔡文姬人生中的爱恨纠葛和其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贡献两条叙事线,展现个体命运在历史滚滚大潮中的不可控性,同时表现了作为人,仍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当蔡文姬面对迎接她回中原的庞大曹军阵容,那一瞬间,有片刻的欣喜若狂,更有一步三回头的离愁别恨。
舞剧《胡笳十八拍》编剧罗怀臻认为,历史人物用自己的作品来讲自己的生平是最准确的。通过历史人物波折的命运曲线反映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那些被战火毁灭的家园、被时代裹挟的生命,人们的身不由己和自我哀怜的时代烙印,经过演员苍劲唯美、浅斟低唱的肢体语言得以表达。
蔡文姬在匈奴聚居地12年,即便身处苦寒的边塞,依旧保留中原的生活习惯。她用文学、音乐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借助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一种吹奏乐器——胡笳,将少数民族的吹乐融化在中原地区的弹乐里,将少数民族的乐曲转化为中原雅音。
可见,舞剧《胡笳十八拍》创作,是站在民族平等立场来看待历史上的这些民族纷争,《胡笳十八拍》是民族融合的成功案例之一,其实也是对多年来存在的汉胡文化对立的观念或是汉族中心主义的观念的正向呈示,融入了罗怀臻对汉、胡文化融合历史的精辟见解。
蔡文姬对民族融合所做的历史贡献,不仅表现为她对汉胡音乐世界的融通,也可从蔡文姬与左贤王的婚姻中态度转变见出。从被迫接受到和谐相处,骨肉亲情是最重要的血缘链接。在中国历史上,汉朝的和亲之路、昭君出塞,使汉朝与匈奴和睦相处多年,两地人民避免了战乱之苦;文姬归汉是为复兴中原文化,这不仅是曹操的愿望,也是其父蔡邕的遗愿。舞剧通过左贤王与蔡文姬双人舞以及他教儿子射箭等,向观众展示他们之间情感的逐渐融洽,其实也是不同的文化习俗的互相渗透与彼此融合。可见,“和”字贯穿整个舞剧始终。
舞剧《胡笳十八拍》除了内涵深厚,艺术性也很可观。从大幕启动,怀抱胡琴的文姬被左贤王掳走,舞台叙事通过文姬在匈奴聚居地区的生活片段,利用数控技术,不断翻滚的条形屏幕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北方游牧民族在辽阔的草原上的弓马骑射,雄放豪迈的草原气质,狂放、野性的原始生命力与自然景观的呈现,让舞台画面有了油画的质感。
剧中,有几段古典舞、少数民族舞蹈,展示了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土地上滋养出来的一种雅文化与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不同,比如在曹府宴饮时,有段优雅唯美的汉代宫廷舞蹈,众多女子不断变幻出复杂队形,手臂弯曲成S型,身体造型似垂柳状,有着《千里江山图》的画卷感。再如,蔡文姬续写《后汉书》时有段群舞,20多个衣着红裙的女子表演一段舞蹈,是蔡文姬心灵的外化,也是蔡文姬笔下的《后汉书》符号化的动态表现。主演孙秋月(饰演蔡文姬)用舞蹈表现蔡文姬在撰写时复杂的心情。古典舞与少数民族舞蹈让观众在剧场看到不同风格的舞蹈。
“迎姬归汉”不仅是曹操为了彰显政权的强大,也是从复兴战后中原文化的需求出发,所以蔡文姬在骨肉亲情和文化传承的民族大义之间的选择上,是徘徊的,是痛苦的,也是令人动容的。当文姬回中原后,曹操将她许配给比她小12岁的音乐学子董祀,但新婚之夜的文姬便遭独守婚房的待遇,这让本就郁郁寡欢的文姬更加抑郁,昏睡中她又梦回与两个儿子的相见,画面在南匈奴与中原两地之间切换,梦境中短暂欢快的画面与现实中的婚房形成极大反差。这种逼真氛围的营造与主创团队服饰考究、灯光、道具的精雕细琢息息相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也应合舞剧三幕:《月难圆》《人难圆》《天心圆》,当年轻气盛的董祀违反了曹操的禁酒令被判极刑时,文姬赤着脚在大雪天,三拍威严的曹府大门。史书记载因她与曹操的一段精彩辩驳,从而救下董祀。因三拍曹府大门的精彩情节,便有了后来文姬与董祀婚姻的琴瑟相和,晚年隐居终南山潜心修书。在这里,月与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赋予了舞剧丰富的哲学意蕴。
舞剧中,蔡文姬不仅是身怀民族大义之人,同时也是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个体。而以一个女子的传奇一生,再现一段汉胡民族融合史,不仅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古往今来,个体命运的沉浮始终与家国的兴衰密切相联,特别是当蔡文姬生命史已成为汉胡文化融合史的“有意味”的一部分,胡笳与雅乐传达一切不可传达之声,这里,有历史的回声,有生命的绝唱,更有时代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