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鼓声与天地诉说 ——观看鼓乐舞诗《大河之东》有感
2019-05-16 发表|来源:运城日报|作者:贾明5月14日晚,一台由运城市文工团创编的大型鼓乐舞诗《大河之东》在芮城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它呈现给观众眼前的河东,不仅是地域上的范围,更多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一组精彩纷呈的画面,一种大气恢弘却又风情万种的人文情怀。是的,这就是它诉说给天地、呈现在观众心目中的大河之东。
中华民族的起源在哪里?对此说法不一。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的表述,认同度是极高的。早在远古,人们依水而居,围绕着九曲黄河繁衍生息。然而,我们的民族究竟从千里黄河哪处起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芮城西侯度发现了180万年以前人类用火的痕迹,有力地佐证了黄河臂弯里的运城一带,就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史书的记载也充分证明,这里正是古中国所在地。应当说,大河之东它所纳涵的不仅是河东的古往今来,更多的是华夏儿女对她的眷恋和深情。因此,在新时代的今天,由运城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大型鼓乐舞诗《大河之东》的成功问世,正是宣传战线递交给2019年的一份精彩答卷。
该鼓乐舞诗的创编团队令人瞩目。一年多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决策,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编导左青担任艺术顾问,乐舞文学家、著名词作家黎琦创意设计,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宏担任导演,国家著名舞美设计、北京舞台美术设计中心总经理张继文担任舞美设计,他们和一大批国家级著名艺术家参与的创编团队一道,历经千难万苦,呕心沥血,精心打造出这部舞台艺术精品。
上溯遥遥远古,下至灿烂今日,五千年甚至更远的一段历史如何通过舞台呈现,是最初摆在编创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他们经历太多的争论、探讨、翻阅、浏览之后,决定以河东地区影响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名人故事为题材,以河东鼓乐鼓舞中经典艺术元素为基因,采用鼓、乐、歌、舞、剧多种艺术形式交融混搭、转化创新,形成这台具有河东浓郁民俗风情的优秀舞台剧目,捧出一张面向中国走向世界的金色文化名片。放眼舞台上的大河之东,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有咆哮奔腾的九曲黄河及成千上万的黄河儿女;有河东先民从一片荆棘中走来的刀耕火种和从这里开启的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有植桑养蚕、缝裳制衣、天生丽质的河东秀女;有后稷稼穑的记忆;有重耳兴晋的悲壮;有忠义仁勇的武圣关公;有先贤英豪的文韬武略;有永乐壁画的精彩再现;有传家花鼓的桃红杏白;更有走在小康路上的河东社火和走兽高跷……特别是那磅礴大气却又如幻似梦的舞美,使运城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在太多的画面切换中,人们思考着和解读着大河之东的古老神奇、色彩斑斓。
什么是大河之东?铿锵的鼓声在天地间向人们诉说着。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人们听到的不仅有原汁原味的蒲剧音乐,更有富于山西特色的其他旋律。在不尽的陶醉中,观众们仿佛置身河东又涉足太行吕梁,浏览和聆听着那里的民间小调和劳动号子。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给人们提供了听觉上的盛宴。
时而浪涛东去,时而小桥流水,时而金戈铁马,时而娓娓道来,所有的旋律都在天地间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才是大河之东!
运城市文工团是运城人民心目中能歌善舞的优秀团体。多年来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创作演出了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舞台作品。在当前迈向市场参与竞争的探索与打拼中,他们又不失时机地推出这台让人赏心悦目又颇觉感动和震撼的《大河之东》。精彩的演出宣示着他们对文化事业的执着、对河东大地的爱恋和精湛的演技。据我所知,在全省的各地级市中,运城市文工团是唯一存留下来的专业文艺团体。这次演出结束之后,他们将风尘仆仆地赶往千里之外的深圳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尔后还将辗转上海、太原、西安等地,把这台象征着文化与旅游完美融合的鼓乐舞诗捧给全国人民。对他们,我们深怀期待,更坚信演出能够大获成功。
当然,该剧也还有需要探索和修改的空间。比如,强化地方音乐元素,增强若干独特的民俗特色,给人留一个新颖的出其不意的结尾和谢幕。相信他们随着演出场次的累积,一定能在观众的厚爱中实现自我完美与升华。
鼓,起源于河东。大鼓、小鼓、花鼓、腰鼓和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战鼓,都深深镌刻着河东的印记。今天,就让这来自河东的阵阵鼓声告诉天地,什么是大河之东的远古,什么是大河之东的现在,什么是大河之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