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舞剧 > 资讯 >

少儿舞蹈创作要守住“孩子气”

2019-08-0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琼
配图

“‘小荷风采’发展至今,开拓了三条更新之路:作品的更新之路、编导的更新之路、少儿舞蹈教育的更新之路。这三条更新之路造就了今天中国少儿舞蹈创作、表演、排练、培训的空前盛况,推动少儿舞蹈成为中国舞蹈界的一大奇观。 ” 7月3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广东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创作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如是评价“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21年来取得的成就,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对少儿舞蹈创作思维与方法、教育普及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深入研讨。

“我的灵感、我的作品都是孩子们给的”

冯双白指出,“小荷风采”作品的更新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 21年前,少儿舞蹈是情绪舞蹈,是简单快乐的蹦蹦跳跳; 10年前,少儿舞蹈加入了“非遗”元素、少数民族元素,变得更好看、更有特色;直到本届“小荷风采”展演,现实题材少儿舞蹈作品大放异彩,拓宽了舞蹈选材的边界,为少儿舞蹈创作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展演中出现了很多不拘一格、脑洞大开的作品,它们最宝贵的地方在于,按照儿童的而不是成人的逻辑完成了作品,保住了童心,保住了‘孩子气’ 。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舞蹈专委会副主任韩瑾认为,“孩子气”是少儿舞蹈区别于成人舞蹈的根本标志,编创者要创作出真正动人的少儿舞蹈作品,必须亲自去触摸和感受“孩子气” 。“保护、呈现了这些‘孩子气’ ,你会发现成人舞蹈创作中的那些规矩、条框,那些我们认为难以触碰的东西——花鸟虫鱼、爷爷奶奶、吃喝玩乐全都可以成为题材和创意。 ”

“我的灵感、我的作品都是孩子们给的。 ”作为参与了四届“小荷风采”的编导,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文化馆业务副馆长李观发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我有一个作品叫《排排坐》 ,是我下乡时挖掘到的素材。我发现几个孩子搬着木板凳,在家门前‘骑马马’ ,他们一会儿把板凳摆成一横排,一会儿又摆成一竖排,一会儿往外散开,一会儿向中间聚拢,没坐整齐跺跺脚,坐整齐了拍拍腿……他们就这么反复地玩着,给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我说,我的创意是孩子们给的” 。

如何合理地剪裁题材和创意,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广东省舞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汪洌认为,作品的完整性建立在舞蹈语汇的统一上。他举例,在一些动物题材的作品中,前半段小演员模仿动物惟妙惟肖,已经把观众带入情境中去了,后半段却突然开始说话,又把观众吓一跳,这就体现了作品整体思维、审美、语汇的不统一。韩瑾则认为,好的少儿舞蹈作品应有不输于成人舞蹈作品的“节奏感” ,这个“节奏感”大到整体结构的架构、小到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把握着作品整体的艺术格调,“我发现有的作品竟然敢于安静下来了,一上来就把情绪压得死死的,让观众跟着紧张起来,几十秒之后才开始‘解扣子’ ,力量一下子释放出来,令人获得极大的满足,可见少儿舞蹈作品中也有很多非常高级的处理” 。

少儿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形、育人

冯双白指出,当前中国的少儿舞蹈教育存在一个误区:为了完成一个作品,让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排练,其本质是对舞蹈动作的机械重复,导致孩子最后只会跳一个作品,再跳其他作品时,仍然没有完成度。他认为,少儿舞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形” ,不能光依靠高强度的排练,而是要依靠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训练系统支撑孩子完成每一部作品。

中国舞协少儿舞蹈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敏认为,少儿舞蹈教学不应以“专业”和“业余”作区分,要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进行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的训练;要与孩子们生理、心理的发展相适应,不断吸收国外儿童艺术教育的最新成果,将儿童生理学、儿童心理学纳入少儿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体系中来。

作为一名奋斗在少儿舞蹈教学一线的教师,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中学一级教师饶海明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爱心、耐心、细心是关键。我们通常训练的场所是教室、礼堂和操场,没有掌声,没有观众,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和爱。要细细地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和要素,加强孩子们对动作的理解;还要多多示范,老师讲一遍,不如给孩子们亲身示范一遍。 ”

“尽管少儿舞蹈教育普及的主体、形式纷繁多样,但它的目的始终如一,即塑形、育人。 ”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钟宁认为,少儿舞蹈教育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舞蹈家,而是要帮助孩子促进形体美,引导孩子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小荷风采”不仅仅是一个舞蹈交流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为少儿搭建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少儿舞蹈展演不是评比,它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参与舞蹈艺术活动的过程体验。通过学习舞蹈,孩子们了解了背后的文化、历史、民俗背景,了解了不同服饰、造型的意义,了解了进入排练厅的肃然、登上舞台的神圣感,相信这种审美体验一定会伴随孩子的终身成长,这才是少儿舞蹈教育普及最根本的目的。 ”钟宁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