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舞剧 > 资讯 >

和人民同心 与时代共舞——军旅舞蹈70年概述

2019-08-2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应杰

新中国的军旅舞蹈从战火中诞生,又用“秧歌”和“腰鼓”与共和国一同起舞,踏响新中国发展建设的舞步;改革开放之初,它率先“破冰” ,竖起中国舞坛舞蹈复兴的旗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来到新世纪,它用飒爽的舞姿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的正大气象;迈进新时代,它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与祖国一同成长,和人民同心、与时代共舞!

70年来,军旅舞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军队文艺的特殊使命,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关注人民群众期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聚焦备战”“为兵服务” 。无论是在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还是在大潮奔涌的改革年代,这些优秀的军旅舞人舞作,高擎了精神的火炬,点亮了人生的理想,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

“十七年(1949-1966)”:讴歌英雄 四门开泰

《陆军腰鼓》(1954年) 原总政治部文工团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中,军旅舞蹈开启了全面专业化和正规化发展之路,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峰时期。抗美援朝战场文艺慰问演出,第一、二、三届全军文艺会演,向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各军区文工团正式建制和整编等事件均对我国军旅舞蹈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艺会演中的获奖作品几乎代表了当时中国舞蹈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全军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这一时期的军旅舞蹈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英雄”人物形象。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代背景下, 《母亲在召唤》 《金仲铭之家》 《罗盛教》 《不朽的战士》 《飞夺泸定桥》 《狼牙山五壮士》 《艰苦岁月》等作品应运而生。二是各兵种舞蹈特色逐渐形成。在第三届全军文艺会演中,根据部队各军兵种现实生活而创作的舞蹈集中亮相,题材涉及空军、海军、炮兵、工兵、伞兵、坦克兵、汽车兵和骑兵等,形象地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建设成果,如《轮机兵舞》 《筑路舞》 《海洋飞行舞》 《伞兵舞》 《炮兵舞》 《野营路上》等。三是结合民间舞元素,形成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军旅舞蹈。早在延安时期,戴爱莲倡导的“延安新秧歌运动”就极大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1952年,苏联红旗歌舞团首次访华,他们提出中国军队舞蹈创作一定要实现将民间舞蹈与部队生活相结合。这时期创作了著名的《陆军腰鼓》 ,战士们穿着军装,打起腰鼓,开启了运用民族民间舞表现军事题材、展现战士精神风貌之先河。此后又相继创作了享誉中外的《藏民骑兵队》 《三千里江山》 《丰收歌》 《洗衣歌》 《哈达献给毛主席》等,这些作品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民族风格,结合部队时代气魄而创作的。四是革命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舞剧涌现。1959年,解放军第一部舞剧《五朵红云》诞生,之后《蝶恋花》《雁翎队》 《椰林怒火》 《湘江北去》 《英雄邱安》等舞剧相继推出。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演出中,军队舞蹈工作者成为了创作和表演的主力军。1950年“中南部队艺术学院”与1960年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成立,正式开启了解放军舞蹈教育的正规化建设之路。专业舞蹈院校的成立以及占据中国舞蹈半壁江山的优秀军旅舞蹈作品,正改变着当时中国舞蹈的整体格局。正如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所说, 20世纪中国当代舞坛此刻已由之前的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三足鼎立” ,而扩展为以军旅舞蹈为主体之中国当代舞的“四门开泰”格局。

“十七年”中,解放军舞蹈不再只限于战争年代的宣传性功能,它开始注重政治性、革命性和战斗性、群众性相结合,艺术性较之前明显提高,题材广泛拓展,表现内容与形式显著丰富。这一时期,军旅舞蹈人才辈出,查列、张文明、王曼力、李俊琛、黄素佳、薛天、武文夫等,成为继吴晓邦、胡果刚之后解放军舞蹈以及新中国舞蹈的重要奠基人物。

“新时期(1977-1999)”:探索启蒙 独领风骚

《壮士》(1995年) 原总政治部歌舞团

军旅舞蹈经历了从百废待兴时的拨乱反正,到解放思想后的人性复苏、思想启蒙,再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广泛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思想对话,尝试了多样化探索。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巨大转型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都与作为我国国家文化建构之重要力量的解放军文艺紧密相连。正是在社会文化转型和自身的重新定位、重新塑造之中,军旅舞蹈形成了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从人性的觉醒到审美观念的嬗变;从现代舞、古典舞到当代舞;从管理者到编导、演员都引领着社会风尚,对推动中国舞蹈艺术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示范性带动作用。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资深教授唐满城因此发文高喊“向解放军代表队学习” 。

新中国成立之后,军人一直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建设力量,军人形象则既是社会各阶层纷纷学习和羡慕的对象,也是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形象。 《东方红》《红色娘子军》 《沂蒙颂》 《白毛女》等一系列经典艺术作品,都以其军人形象的革命性、军民情、爱国主义、阶级情义等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也因此赢得了人民对革命、对军队、对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认同。即使在“文革”期间,军队舞蹈艺术家仍然创作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如《战马嘶鸣》 《草原女民兵》 《鱼水情》 《雪山门巴》 《格斗》 《采药歌》 《水乡送粮》 《送盐》《行军路上》 《整装待发》等,这些作品大多都在1977年第四届全军文艺会演中复排。如果说这时的整体创作风格还处在“文革”结束初期的苏醒与恢复中,那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思想路线的提出,中国舞蹈创作进入了“文革”后的觉醒时期,“新时期舞蹈艺术”的风格逐渐形成,这与军旅舞蹈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新时期军旅舞蹈对中国舞坛主要有两大贡献:

一,率先突破“人性”与“爱情”的禁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道主义” 、“爱情”一直是文艺创作和研究中的禁区。1979年,朱光潜发表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人都有激情的20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反思所经历的历史。军旅舞蹈家们更是满怀正义感、责任感,他们开始情不自禁地在作品中抒发着自己对历史的回望,肩负着军旅工作者对社会的文化担当。中国舞蹈界则以军旅舞蹈编导蒋华轩为先锋,率先在舞蹈中突破了表现“生死、爱情、亲情”等人性的禁区。1979年由蒋华轩创作,刘敏主演的《刑场上的婚礼》 《割不断的琴弦》是军旅舞蹈对英雄主义美学观念的突破,是战争中“人性”关怀的初露端倪。从前“高、大、全”“三突出”的僵化模式,转向了对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和“亲情”的讴歌。 《再见吧!妈妈》 《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 《高山下的花环》则是深入展开的重要表现。舞蹈一反过去战争题材侧重对战争过程描述的手法,将笔墨放在英雄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上。上前线的战士们,离别时既有对母亲依恋之爱的“拥抱” ,也有对女护士青涩之情的“吻手” ,还有面对战争人性中的真实矛盾。过往白热化的情感转向了内省的记忆与反思,英雄从神坛上走下来,他们能战胜肉体的欲望,但他们更是一个有情有爱、有血有肉,也有人性弱点的真实的、完整的“人” 。作品中的舞蹈人物形象塑造,都开始从外在情节向内在情感转向,关注人情、人心、人性。

二,对中国古典舞、中国现代舞、中国民间舞、中国当代舞学科建设的推进。这一时期的军旅舞蹈对中国舞蹈其他学科的发展与推进也起到了引领作用。如20世纪八十年代初《希望》对中国现代舞划时代的影响。 《金山战鼓》 《昭君出塞》 《剑》 《敦煌彩塑》 《盛京建鼓》 《囚歌》 《庭院深深》等作品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顶碗舞》 《酥油飘香》对当时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产生了震动效应。当代舞名作《小小水兵》 《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边关沉月》 《壮士》 《天边的红云》 《走·跑·跳》 《云上的日子》 《儿啊儿》 《送军鞋》 《小溪·江河·大海》 《向天堂的蝴蝶》等军旅舞蹈都成为了当代中国舞蹈经典。此阶段的舞蹈重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合一,将政治宣传与艺术追求、军旅文化与民间文化、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这一时期军队培养的舞蹈编导、表演艺术家们如蒋华轩、刘英、门文元、苏时进、房进激、刘敏、赵明、张继刚、沈培艺、华超、陈惠芬等更是名扬中外,他们都是对当代中国舞蹈发展,甚至在国际舞坛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重量级舞蹈艺术家。

“新世纪(2000-2012)”建构主流 正大气象

《一片羽毛》(2006年)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

进入新世纪,军旅舞蹈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延续20世纪九十年代军事题材舞蹈创作的模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客观说,新世纪军事题材舞蹈创作体量非常大,但堪称经典的军事题材舞蹈作品并不多,正可谓有“高原”缺“高峰” ,大部分作品都风格雷同,缺乏创新意识。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创作者们似乎缺少了些过往的“真诚”和“激情” ,军旅舞蹈创作一度陷入瓶颈中。当然,新世纪还是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舞蹈作品,如《穿越》 《红梅赞》 《士兵与枪》 《士兵兄弟》 《刀锋》 《新军靴》 《红蓝军》 《跨越》《红· 1937 》等。这一时期,军旅舞蹈作品所塑造的军人形象“大气”“霸气”“帅气” ,带有一些偶像化的时尚感,展现了新世纪军人的阳刚之美、情感之美、意志之美、机智之美、爱国之美、力量之美、艺术之美,具有充实光辉人格的“正大气象” 。二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的专业化学科建设在近二十年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学院舞蹈专业的师生们创作的作品不仅囊括了国内外诸多大奖,也为中国舞蹈界奉献了一批除军事题材之外的精品之作,许多作品家喻户晓,如《小城雨巷》 《黄河母亲》《一片羽毛》 《牡丹亭》等。同时,军队也为中国舞蹈界培育了一批顶尖级的舞蹈艺术人才,如杨笑阳、杨威、黄蕾、邢时苗、余粟力、夏小虎、邱辉、柴明明、王迪、李倩、张志等,他们对中国舞蹈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 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史》的出版,成为解放军舞蹈理论发展奠基之作,尤其是资料搜集的全面性,几乎让每一个军旅舞作的名字都镌刻史册,不仅让军旅舞蹈发展薪传有据,也为军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振兴贡献了力量,为后人研究军旅舞蹈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坐标。三是大型专题晚会中军旅舞蹈家作为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如奥运会开、闭幕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全国“双拥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等。可以说,军旅舞者们对现实的时代审美变化保持着高度敏感,在构建中华民族伟大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之中自觉承担艺术使命,在政治与文化、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艺术与生活之间保持着恰当的张力。

回望70年军旅舞蹈总体的审美特征,可归结为“正大气象” 。“正大”并非“假大空” ,“正”是强调军旅舞蹈应表现堂堂正气、雅正之态、正本清源和正大光明之容的美;“大”意在标举大气磅礴的雄浑舞蹈风格,是大气凛然之态,是阳刚崇高之美,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之风,是大国精神之象。“正大” ,需要伟大的人格和深厚的感情;需要艺术的形式美和意境美;需要军威军魂的高扬。

“新时代(2012-2019)”:担当伟业 征途如虹

《步调一致》 (2012年) 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

迈进“新时代” ,军旅舞蹈展现出新一代革命军人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在强军之路上聚焦主责主业、磨砺胜战精兵的崭新风貌,塑造了“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道德”的新时代军人形象。舞蹈《铁道游击队》 《步调一致》 《看齐看齐》 《兵车行》《去远方》 《我等你》再创历史高峰。军队培养的新一代舞星黎星、苏鹏、玉米提、张傲月、李艳超、李祎然、李响、曾明、刘芳等正闪耀中国舞坛。此外,军旅舞蹈编导成为当前地方各大剧团的舞剧编创主力,如《闪闪的红星》 《永不消失的电波》 《醒狮》等在中国舞坛再次掀起波澜。

军旅舞蹈有着以艺术为本位却不囿于艺术的现实担当,以现实为指向却又远高于现实的美学内涵。军旅舞者们具有战争年代拯救民族的重要参与者、转折时期拯救人性的大胆开拓者、发展时期拯救文化的探索创新者等诸多“身份” 。新时代的军旅舞者依然以国家主流文化的建构者、军队文化的重要表现者和新时代文艺思潮的探索者的三重身份,进入到强军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军旅舞者们承担着国家民族话语层面的文化传播, 2015年至今,军旅舞蹈工作者在《胜利与和平》 《永远的长征》 《在党的旗帜下》 《我们的四十年》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文艺演出中都是创演主力;另一方面,他们心系基层、为兵服务,一个个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走边关、下基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战士文化” ,用文艺圆强军梦、中国梦。军旅舞者们不愧为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用舞蹈艺术高举旗帜、维护核心、铸牢军魂、担当伟业的文化战士。

当下正逢一个理性回归,崇尚本真、正知正念的时代,军旅舞蹈工作者依然会怀揣信仰和梦想,积极提升强军文化素养,在反思和正念中聚焦正业、重整行装,砥砺前行!我们要让军队舞蹈文化工作在新时代,文化不断层、生命不断线、历史不断代!将70年的辉煌薪火相传,谱写新篇章、奋进新时代!(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