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为时代舞蹈,为时代创作
2019-11-2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周洋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1936年出生的赵青用满腔热血与如火激情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舞剧艺术形象,为新中国舞蹈史写下了绚烂一页,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文化艺术发展历程。
赵青出身上海的一个艺术世家。父亲赵丹是著名的电影演员,母亲叶露茜是优秀的话剧演员。4岁时,赵青就以“露丹”的艺名,在原上海电影制片厂拍片,成为那一时期的电影童星。1951年,赵青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1954年,赵青被选送进入北京舞蹈学校插班深造。1955年,苏联丹钦科音乐剧院应邀来华演出经典舞剧《天鹅湖》,该剧第三幕加入了北京舞蹈学校学生的表演,赵青被苏方导演选中为领舞。演出结束后,赵青与同学们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对我们说,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国争光了。”赵青至今依然记得周总理的赞许,“从那时候开始,‘为国争光’这四个字就刻到了我的心里。”
1956年,自北京舞蹈学校毕业的赵青成了原中央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那时候中央歌舞团主要表演外国舞剧。一次团里接到出国访问演出的任务,在审查出国节目时,周总理问赵青:“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跳《白毛女》呢?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舞剧啊。”这句话给了赵青很大的启发。她一边思考,一边和同事商讨,希望能排练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剧——不仅借鉴芭蕾舞等西方代表性舞蹈艺术,更要着重从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中汲取养分,特别是传统戏曲中的身段、台步、水袖、刀剑、武功等。
1957年,赵青申请调入了中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投入中国民族舞剧的探索和实践中。这一年夏天,赵青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的演出,饰演女主角“三圣母”。为演好这个角色,赵青拜京剧表演艺术家于连泉为师,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中的身段、《霸王别姬》中的舞剑,还请教了专攻敦煌艺术的学者常书鸿、常沙娜,借鉴莫高窟佛经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在以赵青为代表的广大演职人员的努力下,舞剧《宝莲灯》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上世纪90年代末,赵青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跳舞了,但她依然坚持艺术创作。通过写小说、创编舞剧剧本等方式,赵青继续发挥自己对舞蹈艺术的余热。2008年,赵青开始画油画。青山不老夕阳红,赵青在舞蹈、绘画中注入灵魂。她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和人生经历,要创作有灵魂、对时代有意义的作品。“我觉得我所有做到的和学到的,都是党、国家和人民给的。我一直情着感恩之心,直到今天,这种想法都在支撑着我要为新时代拿出新作品。现在,我80多岁了,但是我不服老,我还有很多梦,我要用自己的作品为新时代作出新贡献。”赵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