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扶贫记 静乐“放牛班”迎来了“春天”
2019-07-11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薛帅一片文化贫瘠之地,一所偏远而封闭的小学,一群调皮的“问题”学生;直到一位音乐教师的到来,一支童声合唱团的诞生,一切渐渐发生了奇迹般的改变;合唱中,孩子们的天性被解放、心智被启迪,他们中还有人成为音乐家……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无数观众,更让人领略到艺术直击人心的魅力、改变人生的魔力。如今,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正在上演,故事的主人公“音乐教师”是中国交响乐团(原中央乐团)退休女中音歌唱家李克。
“这里是文化和旅游部的扶贫点,是我们中国交响乐团下基层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试验田。那么,倾注所有精力、奉献毕生经验,在所不辞。”作为“老国交人”,即使已经退休多年,李克的归属感与使命感未减分毫。在这位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老艺术家眼里,自己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是文化和旅游部系统的“老人”,那么参与扶贫重任理所当然。她选择用支教的方式,誓要将艺术活水引入静乐,让静乐百姓从“心”中脱贫。
李克拥有过自己的辉煌。1979年,小泽征尔访华演出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演员,她成功入选并演唱了《欢乐颂》;1981年,我国首演莫扎特的《安魂曲》,她担任女中音领唱。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及群众合唱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克,原本应该享受较为悠闲的退休日子,但她选择了另一种生活。
“文化扶贫贵在坚持。以文化人需要时间,艺术的力量要随着滴滴浇灌、丝丝浸润而逐步见效。”半年多来,李克的行程几乎是两点一线。从北京到晋北,千里之遥,和谐号动车的轨道联结李克和静乐。每月两次往返,半年间近一半的时间常驻静乐。当地人形容李克走路带风、声如洪钟,感恩于她不懈的付出。
李克在静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她的初心与他们的梦
在静乐县文化活动中心,摆放着一架价值不菲的卡瓦依钢琴。李克与静乐县的渊源正是从这架钢琴开始。2018年,中国交响乐团来到静乐县演出,当《走进新时代》的优美旋律在青年钢琴家李舒曼的指尖缓缓流淌时,李舒曼没有想到这架钢琴是由其母亲捐赠的。
刚听说国交要远赴山西开展基层扶贫演出,李克就决定为静乐捐赠一架钢琴。“不能因为当地的硬件条件限制了发挥,国家院团不能因为下基层就达不到平时的艺术水准。越是到基层,越要把最好的艺术表现留给当地观众。”在李克看来,基层观众的期望不但不能被辜负,最好一点儿折扣都别打。于是,有了硬件上的保证,有了高质量的演出效果,进而有了百姓口中的“国家水平”。
不久之后,由李克捐赠的又一架崭新的钢琴送至静乐。这是一架适合在上千人场馆演奏的长江牌三角演奏钢琴。测试打包、联系运送,直至钢琴送抵,李克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真正落了地。
女儿每次给她讲起山西扶贫的点滴故事,都让李克有去看一看的冲动。于是在捐赠钢琴后,李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亲自去静乐帮扶,以自己的声乐特长为静乐的文化脱贫做点实事。
短短半年,在李克一次次的京晋往返中,静乐组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教师合唱团和3支童声合唱团。“一来到这里,我就看到了合唱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的潜质。”李克坦言,一方面,改变静乐的贫困需要从静乐人的内心深处给予激励与力量,合唱是绝佳方式;另一方面,虽是贫困县,但静乐有历史、有底蕴,更是革命老区,有着诸多音乐教育从业者与一大批中小学生、教师、艺考生等音乐爱好者。“我就是从最基层一步步走到国家级舞台上的。我理解他们,他们需要我。”李克说。
谈及这4支合唱团的发展,李克眼里闪着光。李克说,她希望把童声合唱团在两年内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合唱团,给静乐的山里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到北京去,飞到国际合唱节去;希望让孩子们通过参加国际合唱节,与大城市的孩子拥有一样宽广的视野,让他们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我想要留下一支带不走、有能力的园丁队伍,进而一代一代地教授、传承下去。等新一代成长起来,他们的身心就不会再‘贫困’。”李克对教师合唱团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把文化“种”到心坎上
文化和旅游部对静乐县的帮扶始于1995年,先后派出22批工作队、26位干部到静乐挂职扶贫,并持续组织优秀艺术家赴静乐辅导学生、教师等群体,成效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李克的“种文化”举措无疑是静乐“扶贫”“扶智”“扶志”工作极为生动的例证。
每次李克到了静乐县,教学任务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现场授课时,教室里总是站满了学员。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在这里是如此必要。“上午是教师合唱团,下午是3个学校的童声合唱团,晚上还要辅导艺考生。李老师太拼了。”当地的教育局工作人员感叹。白天吃饭的时间都要省,深夜更要加班备课,这成了李克的工作常态。除了现场授课,李克还坚持每周网络授课。半夜甚至凌晨,李克还在学员微信群里发布教学文章和声乐音频。
为了提高教师合唱团的水平,李克通过多方努力,邀请到原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王军一起加入共同帮扶静乐的行列。原本按规定,王军主讲的“合唱指挥初中高级班”远程视频课程为一年,学费每人3800元,60人学费共计20余万元。李克和王军经过商议决定:文化扶贫,学费全免。在李克的带动下,在中国交响乐团的引导和组织下,文化和旅游系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目光投向了静乐,无偿将资源倾注于这片正在脱贫的土地。不到两年的时间,李克无私捐赠的钱物超过20万元。这些钱除买了两架钢琴外,全部用于两个合唱团的培训及演出,以及购买演出服装、乐谱、光盘等。
为参加不久后举行的陕西(神木)全国合唱艺术节,日前,教师合唱团正在紧张的备赛阶段。在静乐,李克连续五六个小时弹着钢琴,一遍遍地指导、示范;回到北京,她仍将大量精力放在合唱团上,通过微信视频为学员们抠细节。“贫瘠的土壤更需要播下文化的种子,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李克常这样说。
艺术家的舞台无处不在
灰白时髦的卷发、挺拔的腰身、爽朗的笑声,让所有初见李克的人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铿锵的语调总是吸引着山里娃的目光。平时的指导中,李克教给当地教师的不仅是音乐知识、合唱艺术和指挥技能,更多的是作为教师的教授方法。
“一张随时就能定格在‘O’型的嘴总能随心所欲唱出动听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其中。”这是静乐县爱乐希望小学的音乐教师马丽峰对李克的印象。马丽峰在这所由文化和旅游部援建的希望小学里工作了20 多年,李克的到来为她业务精进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无论是口型、用气、唱法,她都会一遍一遍示范。她还常常教导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她的言传身教中,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在规范自己。”
“当我看到她变了形的双腿走路不灵便的样子时,我总能想到老师在求艺路上付出的辛苦与汗水,感受到一位老人的敬业精神。我现在眼前便浮现出她提着一摞摞厚重的书本步行到快递点为我们邮寄音乐资料的情景。”32岁的静乐一中教师张建岗说,“李老师总是说,只有提高了我们这些教师的合唱水平,一棒接一棒,才能把声乐事业源远流长地抓下去。”
“这些老师、娃娃,如今更听你的。”静乐县政府的干部们常跟李克开玩笑说,她比他们在当地更有威信。李克也总是微笑地回应:“这也许就是文化的力量,艺术的感染力吧。”采访中,这位老艺术家时常让记者联想起她年轻时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也许正如她所说,艺术家的舞台无处不在。